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规划文献综述

区域规划文献综述

区域规划发展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阐述了区域规划的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根据目前国内区域规划的实施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关对策。

区域规划的概念
区域规划是20世纪20~30年代在城市规划与工矿区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
自50年代中起,结合新工业基地和新工业城市的规划建设,广泛开展此项工作。

6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区域规划受到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重视。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

广义的区域规划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后者系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

狭义的区域规划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

[2]
区域规划主要是在城市规划和工矿区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和城镇居民点,使各项建设在地域分布上综合协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顺利地进行地区开发和建设。

工作具有3个基本特性,即战略性、地域性和综合性。

区域规划要对整个规划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建设布局问题作出战略决策,把同区域开发与整治有关的各项重大建设落实到具体地域,进行各部门综合协调的总体布局,为编制中长期部门规划和城市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区域规划研究现状
当代西方区域规划研究的主要流派
1) 以Peter Hall为代表的技术学派
Peter Hall认为,规划是一种为取得既定目标或目标群而进行的有序行动的常规行为和一个常人不难理解的非历史的普通过程。

由此规划是纯技术性的事情。

Peter Hall理论框架下的西方城市历史划分为3个时代:技术一生产创新(technological-productive);文化一智
能创新(cultural-intellectual),以及文化-技术创新(cultural-technological)。

[3]
2) 以Scott,Held,Ambrose和Cooke为代表的社会学派
社会学派认为技术学派的理论观点明显忽视了制度因素的作用和变化,因而既不能解释规划和被规划社群的关系,也不能解释规划和权力的关系。

他们认为城市和区域规划不可仅仅从内容上加以理解,而应和正在规划中的特定社会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特征和那些决意推行这一活动的人的想象力相联系。

[4]
3) 以Brindly,Rydin,Stoker和Thomley为代表的政治学派
政治学派认为,城市和区域规划就实施方式而言是一种深刻的政治行为:它涉及到何重塑当前的社会经济动力学过程以达到特殊的发展目标。

主要发达国家区域规划现状
自20世纪初德国首先编制区域规划之后,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也都陆续编制了各种类型的区域规划,形成了各自的区域规划体系,对优化空间结构、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从优化结构空间出发,制定全国性的区域规划——日本
日本1962年制订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中将全国分成“过密地区”、“整治地区”和“开发地区”三种类型地区,对“过密地区”政策实施重点是限制新企业和城市规模的扩充,对迁出的企业给予优惠;对“整治地区”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和配置、建设教育、行政等职能,使其起到分散过密地区人口和转移过密地区生产机能的作用;对“开发地区”重点实行基础设施的完善化,以利于诱导大工业的开发。

[5]
2由物质建设规划向经济发展规划的转变——从“田纳西流域开发法案”到“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案”
美国早期的跨州区域规划多表现为物质建设规划,即通过综合开发优势资源,促进相关资源和相关产业的开发,从而达到某一区域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区域的整体发展,“田纳西流域开发法案”就是物质建设规划的典型代表。

但是在后来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物质建设规划受到很大的质疑。

因此,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美国跨州区域规划多为表现为经济发展规划。

与物质建设规划相比,经济发展规划多为联邦政府采用间接的财政、税收、政府购买、公共投资及人员培训等手段治理更大范围的区域问题,比较典型的是1965 年的“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案”。

[7]
3 注重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的衔接配合——德国
在某种程度上,欧洲国家是区域规划先行,配合以政府投资、经济补贴、基金、诱导资金、减免税收等区域政策,来保障区域规划实施的资金来源。

以德国为例,其财政政策中有关区域规划的内容主要有:明确划分联邦、州、地方的事权和财权,实行横向和纵向的拨款,保证各州财政平衡,联邦政府财政预算中一直保持20%的社会基础设施投资,诱导资金和减免部分税率的办法。

主要发达国家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经验是多元化的。

从内容上看,许多国家已由物质建设规划开始转向社会发展规划,规划中的社会因素与生态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范围看,更加重视以整个国家为对象的区域规划,甚至开始制定跨国或以大洲为对象的区域发展规划,如欧洲空间展望计划等。

主要发达国家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经验为我国的区域规划工作提供了一定启示。

我国区域规划现状
2009年以来,中央政府为刺激经济、保增长,除了实行激进的财政政策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外,由过去重视产业转向重视空间布局的优化。

其中,首推批准地方政府的各类区域规划。

近年来,中央政府大致分三个批次推出了不同级别的区域发展规划,包括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等。

从地理区位上看,分布广泛,从东南部沿海、中部地区直到东北地区、西部内陆。

从类型上看,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涉猎综合改革、城乡统筹、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几大类。

这些区域规划都是围绕经济建设与发展这一核心,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特殊的政策环境。

[8]
2 区域规划实行中的问题
1) 我国区域规划内容偏重物质建设规划
上文以“田纳西流域开发法案”到“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案”为例,提到美国区域规划实现由物质建设规划向经济发展规划转变。

而在我国,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区域规划内容涉及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因素,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区域规划内容依然偏重彰显地方政府政绩的物质建设规划,对如何确保人们在获得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机会均等方面重视不够。

2)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内容交叉、冲突较多
该问题具体体现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规划上行下效,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同类型的区域规划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和协调,规划之间存在冲突;区域规划与其他规划内容交叉较多,极易造成区域规划的实施执行机构无所适从的局面。

[10]
3) 区域规划编制方法单一
我国传统的区域规划编制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创新。

当其他领域的专项规划都已经大量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和定量分析模型时,区域规划编制仍然主要依靠静态的定性分析方法,这直接导致了规划内容缺少前瞻性和科学性。

[11
参考文献:
[1]景建彬.城市规划各阶段中的区域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15).
[2]百度百科.区域规划. /view/319484.htm
[3]百度百科.Peter Hall. /view/4193379.htm
[4][9]沈玉芳.当代西方区域规划研究的主要流派.世界地理研究.2006,15(3).
[5][7]胡勇.主要发达国家区域规划的几点启示.中国经济时报.2005,第 005 版
[6]区域规划情况. 大巴黎规划简介. /fzgh/yjdt/t20060421_67176.htm
[8]孙秀岩、顾卓.浅析中国区域发展规划现状.财经界.2011,(2).
[10]欧阳慧.对我国区域规划内容的反思和建议.学习时报.2008,004
[11]王君.区域规划编制缺陷制约和谐发展.中华工商时报.2006,0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