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五)及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五)及答案解析


贵族阶层予以阻挠。具体而言,礼仪和礼制是门阀贵族彰显身份、维护特权的工具,根据等级品阶的不同,他 们所穿的服装的样式、所用的器物、乘坐的车辇等各不相同,庶人用礼,损害到贵族阶层的威仪和利益。甚至
有些官员认为,庶人只可施用刑罚。所以,老百姓通用的大都是流传于民间、不完全符合礼制规范、适合他们 的生活方式的“礼俗”。 历史发展到今天, 等级制度和等级差别趋于模糊, 官员亦是百姓, 百姓亦可为官, “礼”
父母兄弟妻子各得其所,才能使社会关系稳固。抛弃礼,社会发展将失去平衡。 近些年来,社交礼仪、家礼、开笔礼、婚礼等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婚礼,中西合璧,花样繁多。然而,
遗憾的是我国并没有一部现行的官修礼仪文本如《汉仪》 《大唐开元礼》般让人们参考或效仿,以至于很多礼 仪活动失去了原有的含义,甚至成了娱乐、哗众取宠的噱头。
酒。母亲对高粱有一种特别的情结。
②老家太行余脉的山脚下, 曾经有一片属于母亲的高粱地, 她一种就是 8 年。母亲对待那些高粱胜似她的儿女。
她风里雨里,为它们锄草施肥,白天黑夜地精心伺候它们。
③有一年,父亲对母亲说:“今年咱家的高粱地换换茬儿吧!来年再种你的高粱,成不?”父亲的话音未落,
母亲就还了他一句:“不懂,别瞎掺和!”母亲什么心思,当时我们都不懂。
2018 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 ( 五) 及答案解析
2018 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五
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 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管子·牧民》 曰:“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张则君令行。 ”其中, “四维”指的是礼、 义、 廉、耻。“四 维”是国家运行的重要支柱,礼绝则国倾,义绝则国危,廉绝则国覆,耻绝则国灭。国家顺应礼制法度才能使
层鞋垫什么的。起初人们都不敢接,怕受牵连,但母亲真情真意,心好心诚,终于打动了乡亲们。为此,母亲
C.第四段通过阐述古代礼仪、礼俗的相关情况,论证礼仪暗含着对道德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这一观点。
D.文章论证礼仪,思接古今,论据题。
1
2018 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 ( 五) 及答案解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属品。 普通百姓行“礼”不再受诸多限制, 只要有意愿,皆可以“礼”修身。 可以说,“礼” 具备了普遍应用的条件, 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前进了一大步。在这种情况下,对“礼俗”进行引导和提升,正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 摘编自李文娟《礼仪非儿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每一种礼仪都暗含着
对道德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周代时始制定礼制,这一时期制定了天子之礼、诸侯之礼、卿相之礼,到后来 才延伸出士人之礼。从孔子以仁释礼开始,经过汉、唐、宋、明、清等多个朝代,政府和官员几番做出“礼下
庶人”的尝试, 专门制定了“庶人之礼”供民间通用, 但均未得到普及。 主要原因是社会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
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 而是一场正视夫妻关系的启蒙教育。然而, 在现代社会,如此神圣庄严的时刻竟被一
些人视为儿戏, 甚至演绎为一场闹剧。 尤其表现在那些荒唐而野蛮的闹婚陋习方面, 闹公婆, 闹新郎, 闹新娘,
手段粗俗卑劣,甚至威胁到当事人生命安全。
礼仪等同于文明。 中国庞大的礼仪系统是人类社会由野蛮迈向文明的一块历史丰碑。
的生活方式,在民间广泛流传。
D.在当今中国,“礼”具备了普遍应用的条件,任何人都可以用“礼”修身,而民间的“礼俗”有待引导和
提升,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 本题共 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母亲的高粱
周振华
①母亲生前稀罕高粱。她喜欢吃高粱米饭,擅长用高粱秆穿盖帘儿, 70 岁后每天都要抿一口纯高粱酿制的白
本,供人们参考、效仿。 D.由于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和贵族阶层阻挠, 我国多个封建王朝做出的“礼下庶人”的尝试均未成功,
“庶
人之礼”未能普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三段中引用古代国君求婚辞中的内容,反映了古代国君求婚的礼仪,论证了我国古代重视婚礼的观点。
B.第三段先指明婚礼的重要性,再论述古代对婚礼仪式的态度,接着批判现代社会中存在着的闹婚陋习。
A.周代开制定礼仪制度之先河,为后世礼仪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周代的礼仪制度适用的对象十分广泛,
上至天子,下至士人。
B.在古代中国,门阀贵族的等级品阶越高,他们的服装样式、所用器物等就越高级。门阀贵族能借助礼仪和
礼制彰显身份、维护特权。
C.在古代中国,百姓通用的不是礼仪和礼制,而是“礼俗”,“礼俗”虽不完全符合礼制规范,但适合百姓
)(3 分)
A.礼、义、廉、耻构成“四维”,它们是国家运行的重要支柱。其中,礼是最重要的。国家推行礼制法度,
才可能强大起来。 B.以礼制法度治理国家,这是家庭成员各得其所、社会关系保持稳固的重要前提,关系到社会的平衡发展,
应给予高度重视。 C.本文作者认为官修礼仪文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应模仿《汉仪》《大唐开元礼》出一本官修礼仪文
④母亲出身地主家庭。那年头,时时处处事事都讲成分,讲出身。地主随时都会被揪出去批斗。那些年,母亲
总认为自己做错了事,特别是“文革”刚开始那阵子,她觉得自己犯下了滔天罪行,不知道怎么赎罪才好。于
是,除了每天好好劳动,认真扫街,虔诚请罪,低头改造外,对待身边所有的人都毕恭毕敬,不光吃的喝的慷
慨于街坊四邻,使的用的,也常想着房前屋后。 比如给人家端去一碗刚出锅的压饸饹,送去一副她亲手纳的千
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礼仪。 《礼记》 将之视为“礼之本”。 古代国君在迎娶夫人的求婚辞中写道: “请
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事宗庙社稷。”除传宗接代以外,婚礼更多表达的是夫妇一体、相扶相携、尊卑
等同的含义。 婚礼仪式中“御布对席”“合卺而饮”“共牢而食”传递的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 古代婚礼中还
有“拜见公婆”这一礼节,即新娘要在婚后的第二天向公公婆婆见礼,以表达对长辈的尊重。由此可见,婚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