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督导评估标准
60
C25
体艺
卫工
作
(1)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卫生工作两个《条例》,有落实条例的规划和措施。(10分)
(2)坚持“两课”“两操”,认真开展体育达标活动,定期组织运动会、文艺汇演等展示活动。(10分)
(3)保证学生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坚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成效显著。(10分)
(2)图书、仪器、音体美场地及器材、信息技术教育、卫生保健等设施达标。(25分)
40
B2
校园文化
60分
C3
绿化美化
(1)有计划地种植花草树木,做到绿化、美化。(10分)
(2)校园校舍布局合理,干净整洁。(10分)
20
C4
育人环境
(1)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板报、专栏、标语、宣传画等有新意,充分体现为学生成长服务的理念。(10分)
(2)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堂和自习时间独立完成作业。作业本整齐、干净,书写工整、清楚。(10分)
20
B14
学生
基础
性发展
130分
C33
思想
品德
(1)热爱家乡,尊敬长辈,诚实善良,具有初步的是非辨别能力。(10分)
(2)能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讲文明,懂礼貌。(10分)
20
C34
10
C19
安全工作
(1)有健全的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建立了安全工作应急预案;能经常性、多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5分)
(2)学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5分)
10
A3
教育
教学
350分
B10
德育
工作
80分
C20
德育
管理
(1)校长亲自抓德育,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管理机构健全,教职工全员参与。(10分)
(2)德育工作有规划、计划、实施方案,措施得当,注重实效。(15分)
(3)重视班主任的配备,加强班主任工作。(10)
(4)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5分)
40
C21
德育
途径
(1)少先队工作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有计划,活动有阵地,教育有成效。(5分)
(2)建立了德育基地,分年级开展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经常性的实践体验教育活动,富有实效。(5分)
20
C37
综合实践
(1)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树立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5分)
(2)有良好的劳动习惯,能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5分)
(3)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5分)
(4)具有初步的自觉创新意识和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5分)。
20
C38
爱好特长
(1)有健康的兴趣爱好,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兴趣小组和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10分)
(3)班额和学生作业量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10分)
40
B6
班子建设
40分
C11
领导班子
(1)领导班子配备职数符合规定,年龄、学历、学科等结构合理。(20分)
(2)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廉洁自律,业务素养和管理水平得到师生好评。(20分)
40
B7
教师
队伍建设
130分
C12
教师配备
(1)严格按照国家教师准入制度和编制标准配备教职工。(10分)
(4)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堪为社会、家长、学生的榜样。(5分)
35
C16
专业
能力
(1)熟练掌握或精通一门以上学科专业,对所任学科有较高的见解、分析和运用能力。(5分)
(2)能独立认真的写出富有特点的教案,教学方法灵活自然,教学手段多样。(10分)
(3)针对学生实际,实施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和综合能力、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效果好。(10分)
(4)面向全体,不放弃一个学生,实施有效的分层、分类指导与帮助。(5分)
(5)能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学科间的整合,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5分)
(6)认真学习、理解和正确把握各年段课标要求。以课标为依据,准确理解、灵活运用教材。(5分)
40
B8
后勤管理
20分
C17
后勤
服务
(1)学校后勤工作坚持为教学、为师生生活服务,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需要,困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5分)
(2)学校各部门都有落实规划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形成了有效的目标管理体系。(15分)
30
B5
管理体制与制度建设
60分
C管理体制
实行规范完善的校长负责制。(20分)
20
C10
管理
制度与
办学行为
(1)制定和落实了岗位职责(包括校长、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教职工等岗位职责)。(10分)
(2)制定和落实了各项管理制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及控辍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校园、校产、校舍和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教职工考核奖惩制度、安全工作制度等)(20分)
(4)重视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建立学生健康档案。(10分)
40
C26
教学
研究
(1)注重教研组建设,骨干队伍稳定,教师参与面广。(5分)
(2)针对学科特点,开展教学研究,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有实效。(5分)
(3)各科教师有切合实际的教研课题,并有实施过程的记载。注重集体研究,发挥个体作用,实现资源共享。(5分)
(3)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0分)
40
C23
教学
常规
(1)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总结、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试考查等提出明确要求,并检查落实。(30分)
(2)对教师有明确的听、评课等业务学习的要求,有听课笔记和评课记录。(20分)
50
C24
课堂
教学
教学态度端正,教学内容正确无误,教学时间分配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详见《课堂教学观察表》)。(60分)
(4)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有实效。(5分)
(5)积极开展切合实际的校本教研活动,注重总结推广。(5分)
(6)教研有成果,教师有论文发表或教研主管部门的评价认可。(5分)
30
C27
语言
文字
(1)将推广普通话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10分)
(2)师生坚持讲普通话,用规范字。(10分)
20
B12
周边环境
(1)校门周围规定范围内无商贩摆摊设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周边整洁干净,卫生状况良好。(3分)
(2)社区内无“黄、赌、毒”现象,有较好的文化环境氛围。(3分)
(3)学校周围治安环境良好,师生安全有保障。(5分)
(4)学校周围生态环境良好,无有毒气体、无噪声,师生饮用水无污染。(4分)
(2)对全体教职工实行聘任制。(10分)
20
C13
教师结构
(1)按要求配齐各学科教师,学科结构合理。(6分)
(2)教师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6分)
(3)学校有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目标和计划,效果好。(8分)
20
C14
教师
待遇
(1)教师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5分)
(2)教师的工资和各项政策性补贴按时足额发放。(5分)
小学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参考标准
分值
评估得分
自评
督评
A1
条件和环境
150分
B1
办学条件60分
C1
教育
经费
(1)国拨教育公用经费足额到位,地方财政承担的教育经费按时足额拨付。(5分)
(2)学校教育经费使用合理,专款专用。(15分)
20
C2
教育设施
(1)生均校园占地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达到规定标准。(15分)
15
C7
社区
关系
(1)学校能广泛动员社区参与学校发展和相关教育教学活动,能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有计划的家访,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与社区联系广泛。(10分)
(2)学校能积极争取社区的支持和帮助。(5分)
15
A2
学校
管理
300分
B4
目标规划
30分
C8
规划措施
(1)有明确的符合教育方针和学校实际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专项工作计划。(15分)
(2)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经费使用合理,按规定收费,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无乱收费现象。(5分)
(3)图书、仪器、电教设备和文、体、卫器材都有明细账目,分类编目,保管完善,维修及时。(5分)
(4)教学设备使用方便、高效,建立了使用登记制度。(5分)
20
B9
安全管理20分
C18
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实行校长负责制。(10分)
(3)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5分)
15
C15
师德
建设
(1)有师德教育工作计划安排、评价体系;有针对性的开展师德教育活动。(10分)
(2)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每一位教师。(10分)
(3)具有健康的心理素养,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与人为善,和谐相处。(10分)
(2)注重教学过程的全面评价,评价体系健全。有合理、公正、公平的评价方法要求,实施过程有效。(3分)
(3)注重对学生评价方法的多样、多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分)
10
C30
教研
评价
学校教研活动有检查、评价、指导,创设教研成果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全面提高。(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