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调查报告资料
台州文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门中国青蟹节 台州文化(2张) 2002年以来,每逢9月金风送爽,蟹肥膏黄的时候,三门举办青蟹节,中外游客和客商纷纷前来品尝蟹的美味。三门中国青蟹节由浙江省发 展与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浙江省旅游局、台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三门县委、县政府承办。青蟹节提出"与文明创建互动, 与招商引资共融,与美丽城市共建"的办节思路“。 仙居杨梅节 2002年,仙居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已建成杨梅基地12万亩,产品畅销中外,每年由中共仙居县委、县政府主办的6月的“杨 梅节”,吸引了中外游客和中国各地的水果商贩云集仙居。 天台山云锦杜鹃节 华顶云锦杜鹃所处的天台山风景区在浙江省天台县境内,云锦杜鹃节以花为媒、以文会友,结合举办摄影大赛、茶道表演、民俗风情表演、 杜鹃小姐评选大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从华顶杜鹃初开至花谢,杜鹃节历时一个多月,期间活动内容丰富,主要有:网络摄影博客大赛活动、“参禅问道——天台山世博逍遥之 旅”上海推介会暨“5.20”天台山旅游日新闻发布会、“5.20”天台山旅游日启动仪式、天台山云锦杜鹃节游客K歌赛、全国围棋甲级联赛、 2010国际旅游小姐大赛浙江赛区天台山总决赛、高明寺讲经祈福法会、天台山和合文化拍摄活动、世博媒体浙江行天台山采风活动、中国 易经研究院落户天台华顶授牌仪式等活动。 玉环文旦节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专门为其题写“中华第一柚”。金秋时节,玉环不定期举办文旦节或 文旦飘香游活动,突出玉环特色,成为了玉环展示海岛经济和社会文化魅力的一项重要活动。 中国(温岭)石文化旅游节 温岭的石文化源远流长,长屿硐天集中展现了1500年来人工采石留下的石文化。“中国(温岭)石文化旅游节”从1998年开始,平均每两 年举办一届。通过参观长屿硐天硐窟景观、观赏亚洲惟一的岩洞音乐会、体验渔家生活,迎接中国大陆第一缕阳光等系列活动。2010中国 (温岭)石文化旅游节于9月27日至10月5日在温岭隆重举行。石文化旅游节由浙江省旅游局、台州市政府主办,温岭市政府承办,以“接 轨世博,展示温岭,共谋发展”为主题。 中国江南长城节 台州临海市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留有大量的府城古迹,其中的千年古城墙被称为“江南长城”,在江南首屈一指。从2000年首 届中国古城会暨江南长城节起临海市每两年举办“中国古城会暨江南长城节”,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江南长城节,开展了各项丰富多彩的节 庆活动与文化推广活动。[18] 中国· 黄岩柑橘节 黄岩是久负盛名的“中国蜜橘之乡”,有着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每年10月,由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林业厅、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黄 岩区人民政府承办的柑橘节。黄岩举办柑橘节,展示独特浓厚、源远流长的橘乡文化。 中国(浙江)汽车工业博览会 每年11月在路桥区举办中国(浙江)汽车工业博览会,展示台州及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重要盛会。主要内容有汽车摩托车整车、汽摩 配件及汽车用品、汽车维修保养及检测产品等的展示与交易,展会同期召开中国(浙江)汽车自主品牌高层论坛、汽车零部件跨国采购供 应洽谈会等。开设展位600个,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 中国塑料交易会 中国塑料交易会已连续在台州市路桥区举办十届,每年举办一次,被列为国家商务部重点支持的展会之一,是中国塑料行业三大展会之一, 获得了中国行业品牌展会“金手指奖”。 中国网络音乐节 中国网络音乐节是由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台州市委宣传部、台州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传媒大 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中国网友报、浙江电信台州分公司联合承办的全国性网络音乐大赛。自 2005年首次举办以来,中国网络音乐节致力于 打造“全民互动”的快乐音乐,吸引了中国以及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歌手参与,同时举办网络音乐论坛等系 列活动。
• 水系 • 境内有大小河流(含干支流)700多条,其中流域 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25条。椒江、金清两大河 流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台州市陆域面积80%左右。 • 椒江是境内最大河流,也是浙江第三大河。干流 自仙居县天堂尖曲折向东至椒江牛头颈入海,全 长197.3公里,沿途有灵江、永宁江和永安溪、 始丰溪等80多条江溪汇入,流域面积6613平方公 里,占台州市陆域面积2/3左右。 • 金清港横贯温黄平原中部,发源于温(岭)黄 (岩)交界的太湖山东南麓,流经温岭市大溪镇, 向东从路桥区金清镇黄琅西门口入海,全长50.7 公里。流域面积1172.6平方公里,为温黄平原排 灌、航运水道。
台州调查报告
Hale Waihona Puke • 位置 • 台州市地处浙江省中部沿海,东濒东 海,南邻温州市,西与金华和丽水市 毗邻,北与绍兴、宁波两市接壤,介 于东经120度17分-121度56分,北纬28 度01分-29度20分之间。台州市陆域总 面积9411平方公里,东部沿海海岸线 长达651公里,大陆架海域面积8万平 方千米。
台州历史建置沿革
• 台州历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
• • • 秦朝:先秦时为瓯越地。秦代,属闽中郡。 汉朝:汉初,先后有东海王、东越王封立。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东越王除, 民徙江淮间,改其地属会稽郡鄞县,置回浦乡。 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以鄞县回浦乡置回浦县,县治回浦(今章安),属会稽 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台、温、处3府。 东汉建武年间(25—56)(一作章和元年)回浦县改名章安县。永建四年(129)(一 作永和三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在今永嘉县内)。建安四年(199) (一作兴平二年),分章安县西南部置松阳县。 三国:吴黄武、黄龙年间(222—231)分章安县西北部置始平县,分章安县西部及永 宁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以县境临海山而得名。赤乌二年(239),分永宁县置罗阳县; 立罗江县。少帝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隶扬州,郡治章安(一作 初治临海,寻徙章安),辖章安、临海、始平、永宁、松阳、罗阳(后改安阳)、罗 江7县,境域远及闽北。是为台州建郡之始。 晋朝: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始平县为始丰县;分鄞县800户、章安县北部200户置 宁海县,属临海郡,又改安阳县为安固县。太康四年(283),分安固县置始阳县,不 久改称横阳县。罗江县改属晋安郡。是时,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永宁、 松阳、安固、横阳8县,隶扬州。 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南部永宁、松阳、安固、横阳4县置永嘉郡。临海郡 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4县,后世台州辖境大致形成。永和三年(347),分始丰 县南乡置乐安县(今仙居)属临海郡。 隋朝:隋开皇九年(589),灭南朝陈,废郡,并临海郡各县入临海县,属处州(十二 年改称括州)。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临海县属永嘉郡。 唐朝:唐初,复分临海为章安、始丰、乐安、宁海、临海5县。武德五年(622)置台 州,以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七年,并宁海县入章安县。次年,又 将始丰、乐安、章安3县并入临海县。贞观八年(634)复分临海县置始丰县。高宗上 元二年(675)分临海县东北部置宁海县。天授元年(690)九月,改永宁县为黄岩县, 以县西黄岩而得名。神龙二年(706),分宁海县与越州的贸卩县地置象山县,属台州。 开元二十一年(733)隶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复称临海郡。乾元元年(758)复 称台州,肃宗二年(761)改始丰县为唐兴县。广德二年(764)象山县改属明州。中 和三年(883)隶义胜军。光启三年(887)以台州置德化军。
• 气候 • 台州地理环境 • 台州属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受海洋水体调节和西北高山对寒 流的阻滞,境内夏少酷热,冬无严寒,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气候温 和湿润。气候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介于10℃ 与22℃之间为春秋季。 • 平原地区气温16.6℃—17.5℃,自南向北递减。南部玉环县年平均气 温17.5℃,西北部丘陵山地低于17℃。全年各月气温,1月最低(海 岛为2月),平均气温5.0℃—6.9℃,月平均最低气温0.9℃—4.8℃; 7月最高(海岛8月),平均气温26.6℃—28.5℃,平均最高气温 29.1℃—34.2℃,极端最高气温33.8℃—41.7℃。 • 台州市年均日照时数1800—2037小时。区域分布以天台县、玉环县与 椒江区洪家为多,在1950小时以上;大陈岛最少,低于1800小时。 • 台州市年降水量1185—2029毫米,平均降水量1632毫米。年降水日数 132—171天。降水有两个明显的雨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历时1 个多月的梅雨期,降水量300多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0%,平均6—9月 降水量占年总量的54.8%。 • 境内初霜日在11月15日至12月31日之间,终霜日在2月11日至3月25日 之间。无霜期235—322天,南部270天以上,北部(天台县)少于240 天,南北相差30天以上。
• 地形 • 台州依山面海,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西北山脉连绵,千米峰峦迭起。 东南丘陵缓延,平原滩涂宽广,河道纵横。南面以雁荡山为屏,有括 苍山、大雷山和天台山等主要山峰,其中括苍山主峰米筛浪高达 1382.4米,是浙东最高峰。近海有12个岛群691个岛屿,主要有台州 列岛和东矶列岛等。最大岛屿为玉环岛,现与大陆相连,大致构成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结构特征。[1]台州市中低山与丘陵占台州市 陆域面积的70.4%,平原区面积约占26.8%,内陆水域面积约占2.8%。 • 地质 • 台州市所处的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南加里东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的温 州—临海凹陷内。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出露地层主要 包括前第四系中生界的白垩系、侏罗系地层,岩性以沉积岩为主,岩 体结构多呈块状、层状。侵入岩体较发育,形成时代主要为燕山晚期, 主要分布在黄岩富山乡、临海北东、天台石梁镇以及三门旁亭镇南侧 一带,其余地段零星分布,岩体大多呈岩株、小岩株或岩枝状产出, 以酸性岩为主。 • 海积平原区第四系主要包括全新统海积,上更新统冲海积、洪冲积、 冲积,中更新统冲海积、洪冲积、坡冲积以及残坡积等。岩性包括淤 泥质亚粘土、亚砂土及粉细砂、砂砾石等,其厚度分布不均,部分地 层局部地段缺失,在温黄平原区较为典型,其最大厚度可达150余米。 山区第四纪地层主要包括残坡积、上更新统坡洪积、洪冲积和全新统 冲积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