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 惠更斯原理 PPT
大学物理 惠更斯原理 PPT
发出的两列波传到点P 时干涉的结果.
P
解 B P125 22m 02m 5
15m
u1100m 00.10m的相位较 B 超
前,则 ABπ .
B A 2 π B A P P π 2 π 2 0 .1 1 5 5 2π 0
点P 合振幅
AA1A2 0
1. 两相干波分别沿BP、CP方向传播,它们在B点和C点的 振动表达式分别为yB = 0.2cos2 t 和yC = 0.3cos(2 t + ) (SI)己知BP=0.4m,CP=0.5m波速u=0.2m/s,则P点合振动 的振幅为
AA1A2 振动始终减弱
其他 A 1A 2A A 1A 2
讨论
A A 1 2 A 2 2 2 A 1 A 2c o s
212πr2r1
若
1 2 则
2π
波程差 r2r1
kk 0 , 1 , 2 ,
AA1A2 振动始终加强
3 ) ( k 1 2 )k 0 , 1 , 2 ,
几列波相遇之后,仍然保持它们各自原有的特征
(频率、波长、振幅、振动方向等)不变, 并按照原来 的方向继续前进, 好象没有遇到过其他波一样.(独立性)
在相遇区域内任一点的振动,为各列波单独存在
时在该点所引起的振动位移的矢量和.(叠加性)
2 波的干涉
频率相同、 振动方向平行、 相位相同或相位 差恒定的两列波 相遇时,使某些 地方振动始终加 强,而使另一些 地方振动始终减 弱的现象,称为 波的干涉现象.
一 惠更斯原理 • 介质中波动传播到的各点都可以看作是发射子波 的波源,而在其后的任意时刻,这些子波的包络就是
新的波前. 这就是惠更斯原理.
ut
平 面 波
球 面 波
R1
O
R2
• 波的衍射 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能绕过障碍物
的边缘,在障碍物的阴影区内继续传播.
水
波
通
波
过
的
狭
衍
缝
射
后
的
衍
射
二 波的干涉 1 波的叠加原理
(A) 0.2m.
P
(B) 0.3m.
(C) 0.5m.
(D) 0.1m.
B
C
AA1A2 振动始终减弱
其他 A1A2AA1A2
6 – 4 惠更斯原理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物理学教程 (第二版)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
10
第六章 机械波
例 如图所示,A、B 两点为同一介质中两相干波
源.其振幅皆为5cm,频率皆为100Hz,但当点 A 为波
峰时,点B 恰为波谷.设波速为10m/s,试写出由A、B
s 1
r1 *P
s2
r2
y1pA1c ots (12πr1)
y2pA2c ots (22πr2)
y p y 1 p y 2 p A co t s)(
tanA A11csions11( (22ππrr11)) A A22scion2s2( (22ππrr21))
A A 1 2 A 2 2 2 A 1 A 2c o s
212πr2r1
常量
讨论
A A 1 2 A 2 2 2 A 1 A 2c o s
212πr2r1
1 ) 合振动的振幅(波的强度)在空间各点的分
布随位置而变,但是稳定的. 2 k π k 0 , 1 , 2 ,
AA1A2 振动始终加强
2 ) ( 2 k 1 ) π k 0 , 1 , 2 ,
水波的干涉现象
s1
r1
*P
s2
r2
波源振动
点P 的两个分振动
➢ 波的相干条件
1)频率相同; 2)振动方向平行; 3)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
y 1A 1cot s1 ) (
y 2 A 2co t s2 ) (
y1pA1c ots (12π r1) y2pA2c ots (22πr2)
点P 的两个分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