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国旗下讲话稿精选汇总
演讲者要多听别人演讲,多听别人说话,以提高有声语言的表达能力。
对于初学演讲和语言即兴表达能力不是很强的人来说,多写是一种提高口才能力的有效途径。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5篇高二国旗下讲话稿,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国旗下讲话稿1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学习》。
穿越时间的洪流,《论语》这部著作依然被世人敬仰,两千多年亦不曾改变。
历史的漩涡中,《论语》的光茫始终那样闪亮。
然而伟大的教育家孔夫子在《论语》第一篇《学而》卷卷中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可见这句话的非凡地位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是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快乐的吗?孔夫子为什么要如此教导他的学生呢?在我看来这与“学”“习”三个关键字是紧密联系的。
首先是“学”,学习指知识也可指学知识。
朱子说:“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及可以明善而复其始也。
”朱子说:“人生下来就带着做好人、为好事、获好名、得好利、享好位等潜质,但是要把这种潜质发挥出来,真正在成人后
得到这些美好的东西就在掌握这个社会的运作规律和做事的方法,塑造自己的性格。
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后进者,就要不断学习进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塑造出独特的自我,找到人生中真正追求的目标。
只学习就能进步了吗?当然不是,要想全面掌握一门知识,就要对学过的进行不断的温习、练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将其思想精髓溶于生活,使其真正在行为方式上发挥作用,这便就是“习”了,“习”是“学”的延伸是对学的巩固和提高,可以说,没有“习”,“学”也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真正完成“学”“学”后,就能达到“乐”的境蜀了。
何为“乐”?“乐”及“说”,《集注》说:“说,喜意也”,而且是“中心喜说”,也就是内心自然滋生的一种快乐的感觉。
学习的作用一方面应用于实践,但另一方面,还是一种思维娱乐活动,而不仅仅是出于功利目的,更多是为了享受一种思维和发现的快乐,时常温习学过的内容时,自主地复习一个理论时,往往会有新的感想、新的收获,这不就会有一种愉快喜悦的感觉吗?
由此看来,学而时习之,确实不亦乐乎,但在我们周围却有许多同学意识不到“学而时习之”的重要性,有人不学,以玩世不恭的心态对待学业,用无所谓的态度忽视父母精心的哺育,老师辛勤的教导,将美好的青春时光浪费在玩手机、打游戏、看小说上;有人不“习”,对老师“教授的内容”以为只听听就好,课下不复习巩固,对作业更是漫不经心。
也许他们正在为自己所谓的苦中作乐而洋洋得意,熟不知,他们正在摧残自己的未来。
我们正处
于成长的重要时期,是吸收知识,获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阶段,知识是我们的精神食粮,知识灌溉我们茁壮成长;学习提高了一个人的能力,学习发展了一个人的才能,学习增长了一个人的见识,学习丰富了一个人的人生。
我们是祖国的朝阳,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已然成为作为接班人的一种责任。
也许你会说:我在承担我的责任而紧张的学习,在令人窒息的高中生活中,又有何快乐可言呢?试问当我们回顾充实的一天时,当我们为一道难题冥思苦想而最终通过不懈努力茅塞顿开时,当我们用勤劳的耕耘收获丰硕的成果时,我们不快乐吗?作为一名有上进心、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我们应该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要以学习为荣,不要总埋怨学习的苦闷,不要轻易放大你的悲伤,加重你的负担,褪去内心的浮华,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抵制不良的消极学风。
“人生各有所乐兮”工人以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为快乐,农民收获丰硕的果实为快乐,那我们学生呢,当然应该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快乐,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刻苦学习,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以学习为乐。
学习犹如登高的梯,登高远望,才会广见博闻;学习犹如望远的镜聚焦近观,就能尽收眼底。
学习是划水的浆,不断地拨动,才会有动力;同学们在学习的黄金时代,此时不博何时博?在属于我们的舞台,就要尽情展现风采。
未来必定是风雨兼程,也必定
是汗水与梦想同在,只要努力付出,劈荆斩棘,未来一定会春暖花开,让学习筑成船,以梦想为帆载着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高二国旗下讲话稿2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自省而行》。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自省的生命不值得存在。
“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其目的就在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为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虽然我们都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但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
相传很久以前,河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
“ 河伯顺流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说:”俗话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
“望洋兴叹的故事中,河伯能自我省察,反省自己曾坐井观天,夜郎自大,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加勤勉。
这就是自省的魅力。
犹如一场人生的旅行,需要驻足回首,反省自我。
而如今急促的生活压力之下,自省仍是不能遗忘的。
要记得:
一个具备反省能力的人一定要具有自我否定精神。
我们的行为过程会让我们经历种种失败和挫折,在不断的失败和挫折中,我们只有自省才能逐渐明白哪些地方需要不断纠正,需要不断改善。
一个具备反省能力的人一定能够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
他们总是寻找自己的不足并力求改进;他们总是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别人的建议中汲取营养,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
所以,在期中考试过后,你可曾自省过?当你骄傲于优异的成绩,你要记得王安石感伤的仲永不曾自省自己的不足,昔日神童”泯然众人矣“的无奈;当你失意于这一次考试的失误,你要记得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几年的自省让他积蓄力量,战胜吴国。
人贵有自知之明,莫若人贵有自省之能,若能适己且及时,便是上乘。
那终有一天,当心被琢磨的剔透时,成功,也就如探囊取物。
高二国旗下讲话稿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珍惜时间,把握期末复习”。
两千年前,一位伟人立于河边,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想起逝去的时间与事物,发出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感叹:“逝者如斯夫。
”
我们出生时,世界送给我们的礼物就是时间,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这礼物都是如此公平:一天24个小时。
作为学生的我们用它来学习,用它投资经营自己的生命。
时间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贵的。
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虽然它限制了人们的生命,但人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可充分地利用它。
有人很会经营,一分钟变成两分钟,一小时变成两小时,一天变成两天……因为他的做事效率很高。
他用上天赐给的时间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最终换来了成功。
其实,这世界上的伟人:元首、科学家、发明家等,最成功之处就是运用时间的成功,他们都是运用时间的高手。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劳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由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成功的人,善用时间,庸碌的人,消磨时间。
是啊,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时间更重要,看书需要时间,写字需要时间,完成作业需要时间,师生之间探讨学习问题也需要时间。
尤其是对于我们白天要上()节课的学生来说,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更少了。
但是,一些同学还是没有意识到时间对自己的重要。
还在得过且过,浪费时间,让美好的时间白白的从我们的身边溜走。
同学们,希望你们能知道,在我们有限的共同学习时间中,它是最宝贵的资源,同时,它也最容易溜走,是最容易被浪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