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施工用电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用电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 1 -二、编制依据 - 1 -三、临时用电工程施工部署 - 2 -四、临时用电负荷计算: - 2 -五、施工用电布置: - 8 -六、电杆、横担、瓷瓶计算 - 11 -七、临时用电安装规定 - 11 -八、机械用电要求 - 20 -九、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 22 -十、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 30 -中复隧道临时用电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项目简介中复隧道全长4496m,其中明洞60m,Ⅴ级围岩726m,Ⅳ级围岩1500m,Ⅲ级围岩2210m。

隧道进口表层覆盖层为粉质黏土及石炭系石英砂岩,砾岩夹千枚状页岩全风化~强风化,厚度一般为1~28m,属于中等富水区。

出口表层覆盖层为粉质黏土,厚度一般为12~28m,属于强富水区。

Ⅲ级围岩主要为石炭系上统石英砾岩,沙砾岩夹千枚状页岩。

灰白色夹紫红色。

强~弱风化。

巨厚层状构造,节理较发育,岩体完整,岩质较硬,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

Ⅳ级Ⅴ级围岩主要受断层破碎带影响,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属于强富水区。

推测中复隧道存在3处断层破碎带,其中F[1]断层破碎带在DK185+018~DK185+034段16米,F[2]断层破碎带在DK187+820~DK187+955段135米,F[3]断层破碎带在DK188+500~DK188+660段160米;2处岩性接触带:分别位于DK186+290~DK186+310段20米和DK187+570~DK187+590段20米。

受其影响,该处洞身岩石破碎,属于强富水区。

二、编制依据(1)招投标文件、设计文件资料、施工规范、验评标准、程序文件、管理规定等。

(2)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赣龙铁路GL-4标段一项目部二分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赣州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GL-4标段投标文件(4)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三、临时用电工程施工部署1、中复隧道进口施工临时用电由南山镇大田村接入,同时配备发电机组以供备用。

在中复隧道进口DK185+000段右侧设一台800KVA变压器、采用架空线路沿右线界线采用三相五线连接中复隧道进口拌和站及生活区。

配电箱至开关箱的线路和开关箱由相应作业队按本施组要求负责实施。

2、中复隧道斜井施工临时用电由南山镇大田村接入,同时配备发电机组以供备用。

在中复隧道进口XDK1+240段右侧设一台1000KVA变压器、采用架空线路沿左线界线采用三相五线连接4#拌和站及生活区。

配电箱至开关箱的线路和开关箱由相应作业队按本施组要求负责实施。

3、中复隧道出口施工临时用电由中复镇黄家庄村接入,同时配备发电机组以供备用。

在中复隧道出口口DK189+500段右侧设一台630KVA变压器、采用架空线路沿左线界线采用三相五线连接中复隧道出口拌和站及生活区。

配电箱至开关箱的线路和开关箱由相应作业队按本施组要求负责实施。

四、临时用电负荷计算:4.1 中复隧道进口施工用电统计表实际用电负荷计算:(1) 根据现场各个阶段的施工用电特点,用电负荷计算以主体结构阶段(最大负荷)时施工用电为计算依据。

(2) 钢筋加工场地用电:PaMax=170.5kwPa实际= 170.5×0.75=127.875KW(3)隧道施工用电:PaMax=346KWPa实际= 346×0.75=259.5kw(4)拌和站及生活区用电:PaMax=224.8kwPa实际= 186×0.75+38.8×0.8=170.24KW(5)按导线的允许电流选择:A、钢筋加工场地用电:I线= 1000 P /(1.73×380×0.75)=345.8AB、隧道施工:I线= 1000 P /(1.73×380×0.75)=701.75AC、拌和站及生活区用电:I线(拌和站)= 1000 P /(1.73×380×0.75)=377.24AI线(生活区)= 1000 P /(1.73×380×0.8)= 73.78AI线= I线(拌和站)+ I线(生活区)=451.02A(6) 据 4.1表式统计,中复隧道进口隧道施工用电总量为346KW,实际用电量259.5KW,根据导线的允许电流,选取YCW3×120+2×60为两条主线路;钢筋加工场地用电总量为170.5kw,实际用电量为127.875KW,根据导线的允许电流选取YCW3×95+2×35 为独立的两条主线路;拌和站及生活区用电总量为224.8kw,实际用电量为170.24KW,根据导线的允许电流选取YCW3×95+2×35 为独立的两条主线路。

4.2 中复隧道斜井施工用电统计表实际用电负荷计算:(1) 根据现场各个阶段的施工用电特点,用电负荷计算以主体结构阶段(最大负荷)时施工用电为计算依据。

(2) 钢筋加工场地用电:PaMax=139.5kwPa实际= 139.5×0.75=104.625KW(3)隧道施工用电:PaMax=392KWPa实际= 392×0.75=294kw(4)拌和站及生活区用电:PaMax=220.62kwPa实际= 182×0.75+38.62×0.8=198.292KW(5)按导线的允许电流选择:A、钢筋加工场地用电:I线= 1000 P /(1.73×380×0.75)=282.93AB、隧道施工:I线= 1000 P /(1.73×380×0.75)=795.05AC、拌和站及生活区用电:I线(拌和站)= 1000 P /(1.73×380×0.75)=369.13AI线(生活区)= 1000 P /(1.73×380×0.8)= 73.43AI线= I线(拌和站)+ I线(生活区)=442.56A(6) 据 4.2表式统计,中复隧道斜井隧道施工用电总量为392KW,实际用电量294KW,根据导线的允许电流,选取YCW3×120+2×60为两条主线路;钢筋加工场地用电总量为139.5kw,实际用电量为104.625KW,根据导线的允许电流选取YCW3×95+2×35 为独立的两条主线路;拌和站及生活区用电总量为220.62kw,实际用电量为198.292KW,根据导线的允许电流选取YCW3×95+2×35 为独立的两条主线路。

4.3 中复隧道出口施工用电统计表实际用电负荷计算:(1) 根据现场各个阶段的施工用电特点,用电负荷计算以主体结构阶段(最大负荷)时施工用电为计算依据。

(2) 钢筋加工场地用电:PaMax=170.5kwPa实际= 170.5×0.75=127.875KW(3)隧道施工用电:PaMax=390KWPa实际= 390×0.75=292.5kw(4)拌和站及生活区用电:PaMax=225.7kwPa实际= 186×0.75+39.7×0.8=171.26KW(5)按导线的允许电流选择:A、钢筋加工场地用电:I线= 1000 P /(1.73×380×0.75)=345.8AB、隧道施工:I线= 1000 P /(1.73×380×0.75)=790.27AC、拌和站及生活区用电:I线(拌和站)= 1000 P /(1.73×380×0.75)=377.24AI线(生活区)= 1000 P /(1.73×380×0.8)= 75.49AI线= I线(拌和站)+ I线(生活区)=452.73A(6) 据 4.3表式统计,中复隧道出口隧道施工用电总量为390KW,实际用电量292.5KW,根据导线的允许电流,选取YCW3×120+2×60为两条主线路;钢筋加工场地用电总量为170.5kw,实际用电量为127.875KW,根据导线的允许电流选取YCW3×95+2×35 为独立的两条主线路;拌和站及生活区用电总量为225.7kw,实际用电量为171.26KW,根据导线的允许电流选取YCW3×95+2×35 为独立的两条主线路。

五、施工用电布置4.1 配电图按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和有关规定进行配电布线。

4.2 接线走向(1) 本工程贯彻施工用电和生活区用电分开布置的原则,按就近配电顺序进行布线:(2) 从变压器处分三路至办公生活区和钢筋加工区用电处:其中一路经YCW3×120+2×60电缆进入现场隧道施工场地;一路经YCW3×95+2×35电缆进钢筋加工厂;一路经YCW3×50+2×15电缆进拌合站及架子队驻地;(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4.2-1和图4.2-2。

ABCNPE4.2-1隧道施工用电布置图YC3*70mm2+2*35mm2630KVA变压器BCNPEBLV3*185mm2+2*90 mm20.3m0.3m0.3m0.3m图4.2-2办公生活区、拌和站和钢筋加工棚用电布置图YC3*70mm2+2*35mm2ABCNPE0.3mBLV3*185mm2+2*90 mm20.3m0.3m0.3m六、电杆、横担、瓷瓶计算电杆间距50m。

架空线中复隧道进口长大约:460m,钢筋砼电杆约20根;中复隧道斜井长大约:330m,钢筋砼电杆约7根;中复隧道出口长大约:810m,钢筋砼电杆约17根,实际用量按实际情况确定。

2∠70x5横担44根,瓷瓶220个。

分配电箱至开关箱的电缆和开关箱由作业队电气工程师按用电负荷、规范、规程设计,电工安拆。

七、临时用电安装规定1、架空线路1. 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导线,必须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他设施上。

2. 架空线导线截面的选择符合相关规定。

3. 架空线路的挡距不得大于35m。

在一个挡距内,每层导线的接头数目不得超过该层导线条数的50%,且每一条导线应只有一个接头。

在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挡距内,架空线不得有接头。

4. 架空线路相序排列应符合规定。

5. 架空线路的线距不得小于0.3m,靠近电杆的两导线的间距不得小于0.5m。

6. 架空线路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横担采用的角钢或方木、横担长度等方面都应该服从规范规定的要求。

7. 架空线路直线采用针式绝缘子,耐张杆采用蝶式绝缘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