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一)我国现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对中小企业的作用不够重视,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对滞后。
伴随着国家经济战略的不断调整,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其总体数量和经营范围不断扩大。
但是经过仔细分析发现,现代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仍会遇到很多发展障碍,如制度和国家政策的限制、科技水平相对较低、融资难度偏大、经营模式相对落后等,但财务管理水平的低下是制约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从总体上看,资金问题是制约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加上企业风险意识的淡薄和管理控制措施的不力,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和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融资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诚信机制的长期缺失和国家金融体系的不健全,使企业很难取得银行的足够信任,获得充分的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会计水平、账面管理、资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因此,现代中小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尽量规避或化解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现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财务管理模式相对滞后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管理上没有真正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合理分离,企业的经营者往往就是企业的所有者,这就很难实现对企业领导人的权利的有效约束,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过多的体现了领导者的个人意志,而没有将财务管理的理论和相关手段进行科学的运用。
同时,这种财务管理模式还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相对落后,因为企业领导人往往干预财务管理,并缺乏对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深入研究,缺乏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混乱。
更有甚者,企业经营者为了进行偷逃税而使财务人员做假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务管理的良好进行,使得财务管理的作用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2 缺乏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包含多个方面,如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筹资数量最大化等等,而从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尚处于发展不完善阶段,股权结构非常单一,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职权划分不明确,有些企业单纯地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盲目地进行经营活动。
现代中小企业缺乏竞争力,没有形成规模优势,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足够的优势,获得长远发展,就要进行企业的创新,从内部到外部都进行调整,同时明确管理目标,制定企业的中长期管理目标和发展计划,除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之外,还要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以及知识资本的价值,为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3 融资能力较差不能满足企业周转需求在我国许多中小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筹资渠道,但是总的来说,筹资渠道过于单一,融资难仍旧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较大困难。
相比于发展较为成熟的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非常不稳定,由于缺乏较高的信任度,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相当有限。
银行会因为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不稳、偿债能力不高、信息缺乏透明度而拒绝给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在国家的相关支持政策没有到位之前,中小企业的发展会因为融资能力较差而受到影响。
对于政府来说,国家对中小企业加以扶植的优惠政策还远远不够,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4 财务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较差从总体上,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识比较单薄,很难对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和准确的预测。
因为很多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认为就是简单的会计处理工作,很多账面的设置和管理也不够科学,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也很难满足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
同时,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思想的落后,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低下,也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比较混乱,给企业的财务腐败埋下了隐患,严重威胁了企业的资金安全。
5 中小企业对内部进行监管的能力不强从整体上看,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法的投入明显不足,突出的表现就是内部监管的不到位,影响了企业投资的有效性,增加了企业投资的风险。
例如,在企业的资金监管方面,很多企业的资金利用率明显低下,对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缺乏有效的控制,使得企业的坏账、呆账数量大量增加,甚至造成了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危害是致命的。
同时,很多企业存在造假账等行为,监管的不利必然会造成企业资源的大量浪费,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变革趋势和要求(一)我国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1 控制作用财务控制是保证现代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符合既定目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
财务控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加强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平衡财务收支;组织财务计划的实施。
2 计划作用财务预测是在认真研究分析有关历史资料、经济技术条件的情况下,对未来①的财务指标做出估计和判断,制订财务计划的过程。
通过预测和分析,找到增收的途径和节支的渠道。
现代中小企业的财务计划要以货币形式综合反映计划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项资金、预计的收入和经济效益。
3 资本运营资本运营是现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不采用财务会计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方法,也不采用管理会计中预测利润的量本利法,而是采用管理会计中投资决策的理论和方法,采用财务管理中投资组合选择原理、资本结构理论等重要方法,将投资、融资和盘活存量资产作为主要内容。
4 监督作用财务监督主要是利用货币形式对现代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实行的监督,具体来说就是对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回收和分配等活动进行监督。
例如:通过资金周转指标的①分析,能够反映企业物资的占用和使用情况,对这些生产经营资金的形成和使用实行严格的监督,从而促进企业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改进物资供应工作。
(二)我国经济发展对财务管理变革要求和发展趋势1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必须全面更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需要人们必须树立新的理财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探索建立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为此,要充分认识知识经济给企业经营和财务活动带来的深刻变化,改变人们的传统理财观念。
①人本化理财观念。
重视人的发展和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趋势。
企业的每项财务活动都是由人来发展、操作和管理的,其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指挥和努力的程度。
因此,在财务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扬弃“以物为中心”的观念,要理解人、尊重人,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充分调动人们科学理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知识化理财观念。
这里讲的知识,包括科学知识、技术、能力、管理等,在知识经济时代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
理财思路、内容、方法、手段等的知识含量,将成为财务管理是否创新、有无成效的关键因素。
未来的财务管理将是一种知识化管理,要不断学习财会新知识,运用各种现代化新知识(信息技术、数学模型等)进行财务决策,以真正解决未来财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③风险理财观念。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任何一种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具有不确定性,存在蒙受一定经济损失的可能,不可避免地承担一定的风险。
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风险将会更大。
其一是信息传播处理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当企业对信息的处理不充分、不及时,或者企业管理当局对来自企业内外的各种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加以利用,就会加大决策风险。
其二是知识积累更新速度大大加快。
专家估计, 2020年时人类所应用的知识有90%现在尚未创造出来;而现在大学的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到毕业时就有60%—70%已经过①时。
企业职工如果不能随着社会知识状况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就会产生不能适应环境的风险。
其三是产品的寿命周期不断缩短。
据统计,20世纪40年代以前,一般产品的寿命平均在30年以上,50—60年代平均在10年左右,到了70—80年代就缩短到平均5年左右。
这种情况不仅会加大存货风险,而且由于高新技术项目的成功率低,也会加大产品设计、开发的风险。
因此,在财务管理中要树立风险观念,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预测,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可能遭受的损失程度降低到最小,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④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
当代市场经济中出现了各种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即原来的竞争对手转而开展合作。
如汽车行业中美国福特与日本丰田、马自达公司的联盟,电子设备制造领域的美国通用电器与欧洲西门子的联盟等。
这些联盟企业的合作并没有取代竞争,而竞争也没有妨碍他们之间的合作。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知识和信息的占有上如能抢先一步,便会获得竞争的优势;而知识和信息具有共享性和开放性,加上信息网络化,科学技术综合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则为企业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善于抓住机遇、从容应对挑战,而且还要善于与相关企业互通信息、沟通技术,共同开发市场,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联盟,使各方的经济利益达到和谐一致,实现“双赢”。
2企业财务管理效果必须做到最优化在具体的生产领域,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化具体表现在注重“三效”的提高上,即注重经济效率的提高,注重经济效果的好坏,注重经济效益的高低。
企业同时要具备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意识。
在管理意识上,要具有整体化,即有效益意识、战略意识、市场意识、改革意识、竞争意识、开发意识、时间意识、人才意识、科技意识、质量意识、名牌意识和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的意识。
3企业财务管理要更加科学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将管理观念从基础型、开放型向发展型转变。
发展型的管理观念更加强调人的作用和人的发展。
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物质运用过程或一种制度安排,更是与社会文化、人的愿望、人的激情、意志等精神物质所密切相关的。
管理的境界在于创造一种促进人们不断学习的组织气氛,进行内在的知识积累,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潜力的外化;要创新,要使人达到自我更新和自我实现的目的。
发展型管理观念强调个人、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和谐。
因此,在管理中要树立开放的观念、合作的观念、创新的观念、竞争与和谐的观念。
开放才能交流与沟通,合作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掌握信息,才能不断创新与自我完善,而创新才能促进人类和自身的进化与发展。
竞争是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压力和动力,竞争与和谐的统一应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发展模式。
4企业财务管理对象要以有形生产要素为主转向无形为主①传统的管理主要是对劳动力和物化劳动(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等有形生产要素的管理。
随着社会财富生产过程和结果的科技含量的增大,科技和知识等无形生产要素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从而知识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成为重要的管理课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人的价值和作用超过资本的价值和作用,知识生产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迅速将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