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和皮革
PVC服装革
PVC绒面革
(二)聚氨酯合成革 • 1、聚氨酯合成革的种类 – ①底布为化学纤维非织造布; – ②底布为混纺非织造布; – ③底布为多层纺织材料 (非织造布与织物并用); – ④底布为织物等四种。
• 2、聚氨酯合成革的性能
良好的透湿性,柔软而有弹性,良好的服用性能。
–⑴强度和耐磨性高于聚氯乙烯人造革
人造革的时装皮带
(三)人造麂皮
• 麂皮:一种小型鹿类的皮,质地相当柔软,对于 硬度不高的玻璃或者是其他东西相当有保护性。
• 人造麂皮的制造
– 1、对聚氨酯合成革表面进行磨毛处理 – 2、在涂过胶液的底布上,采用静电植绒工艺 – 3、将专门的经编针织物进行拉绒处理,使得 织物表面呈致密的绒毛状
三、再生革
3.脱碱
脱碱又称脱灰。浸碱的生皮虽经水洗, 皮内PH值仍在10以上,不利于鞣制,故脱 碱目的是除去裸皮中的石灰,降低Ph值, 降低裸皮的膨胀。
4.浸酸和去酸
脱灰和软化之后,要用酸和盐溶 液处理裸皮,称为浸酸。目的是降低 裸皮的pH值,改变裸皮表面电荷性质, 利于鞣剂的透入。
5.脱脂
脱脂目的是除去原料皮中所含的大量 脂类。脂类不除掉,将严重影响成革的 质量。脱脂方法除需要将原料皮削肉, 尽量削尽皮下脂肪外,还必须采用化学 的方法脱脂。常用的化学方法有皂化法、 乳化法和溶剂法。
(二)人造毛皮的特性
• 目前多数人造毛皮是将睛纶作为毛绒, 棉或粘胶纤维等机织物及针织物作为底 组织的制品
• 特点:是质量轻、光滑柔软、保暖、仿 真皮性强、色彩丰富、结实耐穿、不霉、 不易蛀、耐晒、价廉,可以湿洗;缺点 是容易产生静电,易沾尘土,且经洗涤 后仿真效果逐渐变差。
第二节 皮革
• 动物的皮板经一系列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便 成革。与原料皮比较,很多性能得到改善。 特点: 1、热稳定性能好,有良好的耐热性和 耐寒性。 2、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3、具有透气性和排湿性。 4、具有较好的着色能力。
•
2、机织人造毛皮
底布一般是棉纱作为经、纬纱。 毛绒采用羊毛或腈纶、氯纶、粘胶 纤维等,在双层组织的经起毛机上 织造。
• 3、人造卷毛皮
用粘胶纤维、腈纶或变性腈纶等为原料, 将纤维放在 条带机上自动转动的切刀上,纤 维被切成小段,随即被夹持在两根纱线中, 通过加捻形成毛茸的绒毛纱带。绒毛纱带在 卷烫装臵中被烫卷曲,成为人造毛皮的卷毛。 然后通过传送装臵将绒毛纱带送向已刮涂了 一层胶浆的基布,在基布上一行行粘满整齐 的卷毛,再经过加热, 滚压,适当修饰后, 就成为人造卷毛皮。
(四)毛皮的质量判定
• 要观察毛被的色彩、光泽、疏密、长短,粗 细,皮板的大小、软硬、厚薄、损伤情况、 物理机械性能等。 • 1、毛皮的外观质量与绒毛的密度和毛的高 度成正比。
• 2、毛皮的光泽决定于毛鳞片层构造、针毛 的质量及皮脂腺分泌物的油润程度。 • 3、毛被的柔软度决定于毛的粗细和针毛、 绒毛的比例。
作用:绒毛主要是保持体温,针毛 和粗毛则显示颜色。
(二)毛皮的加工
准备工序 鞣制工艺 整理工序
鞣制:通过一系列工艺、并采用一些化学药剂对原料 皮进行化学和物理加工。鞣制后的皮革既柔软、牢固, 又耐磨,不容易腐败变质。
浸水工序
去肉 削里 毛皮拉伸
一件貂皮大衣的形成
生皮的选择
皮的分类选择
毛皮的切割
(二)皮革的构造
• 1、皮革各部位的特点 延伸性;张幅大小;不同部位皮的特点。
背脊处是皮张质量最好的部位, 比较结实,粒面平整,延伸性小, 厚薄均匀,一般用于衣服的主要 部分,如服装的前片。 腹部皮较薄,松软,延伸 性大,强度较低 . 脐部皮最薄、最松软,延伸性很大,以 致在服用过程中,因皮张拉大变形,造 成表面涂层断裂,产生裂胶现象,故尽 量不用此部分做服装。 颈肩部较厚而硬,横向延伸性大, 表面粗糙不平,皱纹多,一般不用 于服装正身,而用于兜盖、后下脚 等部位。
鞣制阶段
1.铬鞣法:是用铬的化合物鞣制裸皮, 使之成为成品革的加工方法。 2.植鞣法:是利用植物鞣剂鞣制裸皮成 革的一种方法,又称为植物鞣法。 3.结合鞣法:指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鞣 法进行鞣制,即将裸皮在不同的鞣质中 逐次鞣制成革的方法 。
皮革的后整理加工
皮革的后整理加工的目的是使皮革具有与用 途相适应的外形和性质。
生皮的基本成分是蛋白质、水分和脂肪。生 皮中含有多种动物蛋白质,其中胶原蛋白是真皮 层的主体,是构成皮革的基质。除胶原蛋白外, 真皮中还含少量树枝纤维状的弹性蛋白、网形纤 维状网硬蛋白,其余还有角蛋白和非纤维状的球 蛋白、清蛋白、粘蛋白等。
(3)制革工序 准备过程
浸水 ↓ 脱毛 ↓ 脱碱 ↓ 浸酸和去酸 ↓ 脱脂
原料皮的化学组成 (简单了解)
一般生皮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73%、水 分24.5%、脂肪2%、矿物质0.5%。生皮中含 有多种动物蛋白质,其中胶原蛋白是真皮层 的主体,是构成皮革的基质。
一、天然皮革
• (一)皮革的分类
1、按原料皮的不同分为: 兽皮革:牛,马,羊,猪,鹿等 海兽皮革:江猪等 鱼皮革:鲨,鲸等 爬虫皮革:蛇鳄鱼等
第一节 毛皮
一、天然毛皮 (一)毛皮的构造 1、毛被 2、皮板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皮板:由表皮、真皮和皮下层组成。 毛被:一般由针毛、绒毛和粗毛三种毛组成。
针毛:生长数量少、较长而呈针状, 多具有漂亮的颜色;
绒毛:数量最多,细而且短,常呈 现浅色的波卷; 粗毛:数量和长度介于前两者之间, 毛的下半段形似绒毛,上半段又像 针毛。
小牛皮
牛皮
山羊皮
羔羊皮
猪皮革
鹿皮革
• 2、牛皮革
• 黄牛革表面毛孔呈圆形,毛孔密而均匀,排 列不规则;因牛身上的部位不同,质量差异 较大,脊部中心皮的真皮层厚而均匀、毛孔 细密、分布均匀、坚实致密;头颈皮有明显 的皱皮,皮层厚度不均,毛孔大小不一;侧 边皮真皮层薄,毛孔稀而大,结构松弛。 • 牛皮皮革耐磨、耐折,吸湿透气较好,磨光 后光亮度较好,绒面革的绒细而密,是优良 的服装材料。
(五)服装革与手套革
(六)沙发革
(七)皮带革
4、按外观分类
服装革:多为铬鞣制,厚度为0.6~ 1.2mm,透气性、吸湿性良好,具有染 色坚牢,薄、轻、软的特点。
光面革:(正面革)表面保持原皮天然的 粒面,从粒纹中可以分辨原皮的种类以及 品质的好坏。 绒面革:是革面经过磨绒处理的皮革 .绒 面革具有柔和的光泽外观,手感软糯,适 宜制作高档的服装与鞋帽。缺点易吸尘沾 污,不易保养。
第五章 裘皮、皮革和羽绒制 品及其服用性能
• 裘皮:通常我们把鞣制后的动物毛皮 称为裘皮。 • 皮革:把经过加工处理的光面或绒面 皮板称为皮革。
• 人造毛皮和人造皮革:在外观上与真 皮相仿,服用性能优良,缝制方便, 物美价廉。
• 皮与革的区别
• 皮是指皮胶原纤维仍处于其在动物 身体上时的状态(指化学结构);革是 指将动物皮经过物理及化学处理,除去 了皮中无用的成分,并使皮的胶原纤维 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而不同于其在动物 体上时的状态。另外,革干燥状态柔软 易曲,潮湿状态也不易腐烂,而皮是制 革的原料,革是由皮制成的。
再生革是用皮革的下脚料、废弃料进行 加工,剥离成纤维,然后加入粘合剂和有 关配合剂,经过制浆、成形、干燥等工序 压制而成。
四、皮革的质量
结构
革面的外观
革面的外观是指革的表面特征——革 纹和色泽,以及各种缺陷的大小、部 位、数量等。
皮革外观疵点的检验
1.原料本身所有的疵点 2.制革加工过程中造成的伤害
• • • • •
归纳起来可用四个字概括: 看:毛皮的花纹、光泽及色彩; 吹:毛的松软程度与绒毛的细密程度; 摸:毛皮光滑、细腻或粗糙情况; 抓:皮的柔软程度。
二、人造毛皮
(一)人造毛皮的制造 • 1、针织人造毛皮 在针织毛皮机上采用长毛绒组 织织成的。用腈纶、氯纶或粘胶纤 维作毛纱,用涤纶、腈纶或棉纱做 底布用纱。
–⑵聚氨酯合成革的表面涂层具有开孔结构
–⑶聚氨酯涂层不含增塑剂 –⑷聚氨酯合成革可在-40-45℃下使用 –⑸耐光性、耐老化性、耐水性和耐化学试剂性均 较好。
–⑹聚氨酯合成革柔韧耐磨,外观和性能接近天然 皮革
复合人造革 复合人造革是由PVC与PU互配,或PVC、 PU分别与其他材料互配进行改性。从而 获得具有一定性能要求的人造革。
成片后裁剪
缝纫
成品
•
(三)毛皮的主要品种 1、小毛细皮 2、大毛细皮 3、粗毛皮 4、杂毛皮 1、紫貂皮(见彩面 ) • 2、狐皮(见彩面 )
• • • • • • • • • • ⑴红狐皮 ⑵东沙狐皮 ⑶西沙狐皮 ⑷银狐皮 3、水貂皮
4、羊皮
⑴绵羊皮 ①细毛羊皮 ②半细毛羊皮 ③粗毛羊皮 ⑵山羊皮 ⑶羔羊皮
伤疤:动物身上刮碰伤愈合后的结疤。
血筋:血管显露的痕迹,呈现条状明亮状 态。 剪伤:剪动物毛时造成的伤残,呈条形开 口状。
一般分为:
皮革的染色
皮革的加脂与填充
皮革的干燥 皮革的整饰
二、人造皮革
• 人造革是用树脂原料和其他助剂组成 的混合物,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获得 的一种类似天然革的材料。 • 目前较广泛采用的树脂原料为聚氯乙 烯(PVC)和聚氨酯(PU)。
(一)聚氯乙烯人造革
(第一代产品)
与天然皮革相比,有很多优点,耐 用性较好,强度与弹性好,耐热、 耐寒、耐油、耐酸碱、耐污、易洗 并不燃烧、不吸水、不脱色,而且 具有厚薄均匀、张幅大,裁剪缝纫 工艺简便等特点。但致命的缺点是: 透气性、透湿性差。
1.原料本身所有的疵点
(1)动物生活期留下的伤残 虻眼:虻虫钻咬透皮层造成的小孔,有愈 合和未愈合的两种。愈合后的粒面层留有明 显不平的凹坑。
虱疔:虱咬后粒面出现平疔和凹疔缺陷。 平疔呈光滑状,凹疔呈下陷状或类似针刺小 孔状。
癣癩:动物皮癣造成脱毛结疤,缺陷部位 粗糙。 鞭花:鞭伤痕迹,呈条纹状,不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