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古诗词词五首[]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古诗词词五首[]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 摇落使人悲,肠断
谁得知?
•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 •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 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 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 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自己的愁重得 连船都承载不动。作者用形象的说法形容愁苦之重。
赏析
上片极言眼前 景物之不堪, 心情之凄苦。
解说大意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 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 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 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 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 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 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 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 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 流。
关于温庭筠和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五代西蜀的一个词派。词在晚唐受
社会风气的感染,渐渐背离了题材广泛、风格多 样的特色,走上了剪翠裁红、调脂弄粉的歧途, 专在女人的容貌、服饰和姿态上下功夫。
晚唐词人温庭筠的作品代表着这种创作倾向。 在温庭筠死后半个世纪,五代西蜀的赵承祚收集 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等十八家词五百 首编成《花间集》。此派尊温庭筠为鼻祖,以韦 庄成就最高,写闺情,写离别相思,风格绮丽,
清晨刚刚梳洗完毕,就独 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凭栏 眺望。
大江之上,千帆驶过,但 哪一条船都不是我所思念 的人的归舟,斜阳夕晖脉 脉无言,江水悠悠不尽。
看看那当年同爱人分手的 白频洲,不由得愁肠寸断。
读了这首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内容或情感
此词描写了一位因心爱的人 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 活状况和内心情感,给人一 种淡淡的忧愁。
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 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 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 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 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1、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作者内心对故人的思念、浓郁的忧愁。
2作者内心浓重的愁绪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
提示:通过典型细节来抒情。
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 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关于温庭筠和花间词派 温庭筠,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县人。他
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八叉手 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年轻时 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人歌楼妓馆。 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作 文。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 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 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他的词“多写闺情”, 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 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 至最后的伤心“肠断”。
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一句生动、隽永,有着 流丽,清亮之美,为飞卿又一传神之笔,历来受人赞誉。
明人的徐士俊在《古今词统》中却给了一个酷评:“幽凉殆似鬼作。
•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 声,空阶滴到明。
李 清 照ຫໍສະໝຸດ 作者简介: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她的 词活泼灵动,语言清丽, 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 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 寓故国黍离之悲,情调感 伤。给辛稼轩、陆游等爱 国词人以深刻的影响。其 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 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 体”。现传《漱玉词》。
内容赏析 梳洗 :
叙述
独倚:
描写
望
过尽千帆 斜晖脉脉 江水悠悠
抒情 肠断
情感 孤单寂寞,
盼归心切 →希望
→失望
→伤心
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尽管多用白描、直叙的 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 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
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
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 江水,又写到白洲;
词作背景: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 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 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 (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 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 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 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 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 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 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产生 于隋唐之际,中唐后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 五代渐趋繁荣,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
词也称曲、曲子词、乐府、诗余,又因句子 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 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 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满江 红》、《蝶恋花》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 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 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 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 上阙和下阙。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 舴艋舟,载不动,许多 愁。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 也想去那里泛舟游赏,只怕 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 载不动我内心的沉重的哀愁。
“闻说”“也拟”“只恐” 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 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 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 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 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 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在当时颇有影响。其诗与李商隐齐名,称“温 李”;词与韦庄齐名,称“温韦”。
肠斜过独梳 《
断 白 蘋 洲
晖 脉 脉 水
尽 千 帆 皆
倚 望 江 楼
洗 罢 ,
温 庭 筠
望 江 南 》
。
悠 悠
不 是
。
。,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
说说词的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