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城北小学刘金兰小学德育工作是一个最需要与时俱进的工作,德育的理念要不断跟进,德育的方式要不断创新,尤其是现今德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人在小学时期正是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具有的认识,形成的观点,对人的一生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同时,德育决定着学校的性质和办学方向,主导着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发展,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起着"灵魂"和"旗帜"的作用。
所以,要使小学生今后成为"四有"新人,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一、注重学科德育渗透,开拓课堂育人
教学是学校教育基本形式,是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渠道,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
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及德育课题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分层次地提高学生的品德认识。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德育系列化教育的主要途径。
我们已形成了低年级重点放在《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日常生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中年级重点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建立为人民服务的初步观念,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礼仪教育等。
高年级则以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等为重点。
这样使德育教育有层次、有重点。
同时要求各年级以《中小学生政治和思想品德纲要》的精神为准绳,按内容和不同年段的要求优选教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2、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形成全员参与德育工作的氛围。
为了增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自觉性,探讨学科德育渗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我校每学期要求语文、数学、思品、自然等各学科各上1--2节研讨课,进行实验研究,让全校教师学习、掌握德育工作的方法,并通过专题讲座、上公开课、集体辅导等形式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提高教师德育水平,推广典型经验。
如今,我校学科德育渗透已变成了教师的自觉行为,在学校优质课、汇报课的评价中把在教学中是否渗透德育作为评价该课成败的标准之一。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关注育人。
要求所讲述的道理不再是空洞的说教或自上而下的强制命令,而是创设情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形成个人的意志和品质。
这样不
但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做到系列化、层次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而且使每位教师自觉地结合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求知中受到教育,在明理中立志,在导行中逐渐成长。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有人说“美丽的校园环境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的教科书。
”因此学校要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环境具有审美、约束、学习、导向等诸多教育作用,使它与学校德、智、体、美等教育活动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渗透,形成一个有利于控制情绪、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的良好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目标。
为了构筑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我校精心创设德育环境,引导学生由境入情,从中受到感染和启迪。
多年来,我们坚持做到楼内窗明几净、整洁有序,给人以洁净感;校园内栽花、种树绿化,使之四季常青,给人以清新感;楼道内到处有名人名言、名人画像,墙壁上有祖国及世界地图,给人以时代感;大楼前"团结、活泼、勤奋、进取"的校训给人以奋进感;"请讲普通话"等醒目的标语时时提醒你言行规范文明。
同时各年级各班两侧墙上悬挂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常规》,并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制定了班训连同国旗端正的贴在教室前黑板的正上方,给人以激励感。
这样的环境是我们精心设计、有意安排的,它时时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孩子们奋发向上,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做到活动育人
学校是学生的乐园,是学生成长的天地。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学校德育必须注入新的生机。
因此,我校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
1、开展主题班队活动。
我校各中队利用晨会和班对会,开设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课。
这门课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常规》为依据,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导行要求,有层次、有系统地通过教育活动,强化对学生行为规范地训练。
这样既保证了思想品德课中导行教学任务的完成,又使养成教育得到落实。
2、坚持每周升旗活动。
每周一早上,全校师生举行升旗仪式。
学生统一着装,通过唱《国歌》,人人争当旗手、护旗手活动,对学生具体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特别是在这样隆重的仪式上、庄严的场合下、热烈的气氛中进
行国旗下讲话,更是教育的最佳时机。
为此,我们总是认真选择、精心设计讲话内容与形式,使学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了解祖国的昨天和今天,感受家乡的发展和变化,让国旗下讲话震撼他们的心灵,使之思想得到升华,从而激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深深的爱国、爱家乡之情。
渐渐地,学生的思想认识由朦胧变得清晰,由零星碎散变得连贯系统,爱国主义观念就会在他们心底生根开花。
3、开展传统教育活动。
传统教育活动主要是按季节和节日安排的教育活动。
形式年年不变,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系列,可内容却不断在创新。
像二月和九月的“行为规范、文明守纪”教育,四月的、“清明祭奠革命英烈”教育,五月的“学劳模、讲奉献”教育,六月的“做四有新人、树远大理想”教育,七、八月的“爱党旗、保祖国”教育,十月的“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教育,十一月的“五心教育”、“爱集体”教育,十二月“爱科学、学科学”教育,元月的“法制教育”等等。
4、组织参观游览活动。
恩施作为中国革命的老根据地,曾有许多革命先烈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
像革命烈士纪念馆、莲花一支枪纪念馆、甘祖昌烈士陵园等,都是一本本生动形象的革命传统教育的“教科书”。
我校每年组织学生参观、春游,清明前后祭扫烈士墓等活动,教育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总之,在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中,只要我们瞄准培养目标,拓宽德育领域,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育人的积极性,不断改进德育方法,加大工作力度,德育工作定会收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