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政治财政的巨大作用

九年级政治财政的巨大作用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第二框财政的巨大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实际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理解财政政策调节经济运行.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体会怎样以事实为基础进行综合提炼,得出结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综合、归纳等学习方法,运用所学理论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我国财政的巨大作用表明:我国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教学重点
集中力量办大事
教学难点
财政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师讲解、分析、点拨、启发与学生思考、回答相结合;讨论式,学生讨论、交流、发言与教师激疑、引导、总结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财政收入与支出,请同学们回顾:什么是财政收入和支出?国家财政收入有哪些渠道?
(学生回答)
[师] 国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起来的资金如何运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你们课余所收集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说明我国财政的作用。

(学生资料成果展示)
[师] 通过刚才同学的发言,我们可以归纳出我国财政具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生] 财政的巨大作用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使人民生活有保障。

[师] 对,“财政的巨大作用”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实际例子进一步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

[新课教学]
第二框财政的巨大作用(板)
(多媒体显示:“长江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神舟”五号及六号飞船发射图片)
[师] 想一想,搞以上这些基础设施、基础工程项目及高科技研发有什么特点?
[生] 投入资金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难获较高利润、存在较大风险。

[师] 这些项目谁有能力承当?体现了国家财政的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一、集中力量办大事(板)
1、财政促进基础设施、基础工业以及高科技研究开发。

(板)
[师] 基础设施、基础工业以及高科技研发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国家财政在这些方面的投资,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师] 请同学们举出其它体现我国财政支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例子。

(学生举例)
[课堂讨论] (多媒体显示)
讨论与交流
有人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家财政状况的好转,越来越多的大型、特大型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项目上马或建成,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再次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对于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来说,财政支出越多越好,任
何时候都要扩大财政支出。

请同学们就上述观点讨论发表意见。

•提示:国家经济运行中出现什么情况必须扩大财政支出?
什么情况下必须减少财政支出?
(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言)
[师] (分析与归纳)通过刚才的讨论分析,我们知道:财政支出确实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促进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但是,对于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来说,财政支出不是越多越好,财政支出如何安排应根据我国经济运行情况而定。

(多媒体显示教师激疑、学生思考回答)
[师]
国家如何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供求平衡,促使经济良好运行?
[师]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财政在经济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2、财政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板)
(1)、财政能促进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国民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

(板)
问: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国当前经济生活出现的新情况,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与以往相比有什么变化?列举出一些相关的时事新闻。

(学生发言,教师激疑引导)
[师] (总结与拓展)当前我经济面临新情况: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股市过热,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今年1—7月份物价指数高达3.5%,7月高达5.6%。

针对当前通货膨胀率走高和经济过热的形势,我过政府实施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利用税收、利率等杠杆给经济降温,如降低利息税,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房地产交易税,今年以来连续四次上调存贷款利率……
(2)、财政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

[师] 财政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问:资源配置有那些形式?市场调节是否是万能的?
(学生回答)
[师] 市场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但不是万能的。

市场对资源配置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以解决市场调节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如前面谈到的“长江三峡”工程,总投资超过2039多亿,这是单纯靠市场调节无法完成的.
[师] 请阅读课本76页虚框的内容,思考“以上例子反映了财政的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3、促进科教文卫发展。

(板)
[师] 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要靠财政的支持。

特别是我国经济竞争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提高靠教育事业的发展,这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

(多面体显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在校生增长情况” 图片) 问:该图片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的增加,我国对教育加大投入力度。

如从今年开始农村学子全面免费入学,现在多数贫困大学生能受政府资助上大学。

过度,我国财政不仅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还是人民生活的保障。

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资源未
被充分利用,发展受通货紧
缩,内需不旺所制约。

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增加国债、扩大财政赤
字,降低利息。

扩大投资与消
费,刺激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过热 流通中
的纸币供应量过多
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 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开支、减少国债、降低赤字;紧缩信贷,提高利率。

以抑制投资与消费,给经济“降
温”。

二、人民生活有保障。

1、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

(板)
[师] 国家是进行政治统治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

国家财政支出保证行政管理机构的存在和职能的正常行使。

国家还靠财政保障我国主权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多媒体放映:“我国五十年国庆阅兵仪式”)
问:看了图片后有何感想?
(学生回答)
(多媒体显示)
2、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板)
[师] 国家财政支持公安体系、行政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基础设施等的建立和完善。

(多媒体显示:“北京四环路”、“广州地铁”等图片)
请阅读课文78页虚框内容思考:国家财政为什么要么安排这些支出?对保障人民生活有什么用?
(学生回答)
3、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板)
(多媒体显示:“低保户受救济”、“我国医疗参保”图片)
[师] 财政一方面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另方面调节社会分配,在共同富裕的原则下,改善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积极作用。

[课堂总结与延伸]
(多媒体显示)
(多媒体显示)
结论:财政的巨大作用表明,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开放性探究活动]
请同学们课余搜集资料,了解我国目前十大民生问题,为如何更好发挥财政的作用出谋献策。

财政 的
作用
集中力量办大事 调节资源配制,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
人民生活有保障 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是建立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
物质保证 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民生
活水平提高的物质保证
促进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及高
科技研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