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的巨大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财政五个方面的作用以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两个主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意义。
能力方面:通过对发挥财政的作用就要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之间利益的关系的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联系地认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财政的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觉悟方面:主要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责任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国家政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财政的五个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发挥财政的作用的关键为什么是增加财政收入而不是财政支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财政的基本含义是什么?(2)怎样正确认识财政的收入与支出?(3)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意义各是什么?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资料后回答:教材中所列事例的中心是什么?这样的情况我们本市、本县有吗?由此说明了什么?
讲授新课
三、财政的巨大作用(板书)
1.财政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板书)
(1)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第2、第3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A、什么是资源配置问题?B、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C、为什么说市场并不是万能的?D、如何理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有国家的宏观调控?E、为什么说财政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
(教师归纳讲授)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资源配置总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是依靠市场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
由于市场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所以,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来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用劣汰的选择。
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但是,市场的调节作用也不是万能的。
因为,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
后性的弱点与缺陷。
所以,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耐用也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以解决市场调节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来对国民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
财政就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进行调控的一种手段。
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我国南昆铁路的建设,就是国家通过财政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为修好这条铁路,国家先后投资180多亿元,这是市场调节所不及的。
如果没有国家的投资,建设好这条铁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国家为什么要投资建设南昆铁路?因为,建好了这条铁路,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促进大西南地区的资源开发,可以改变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2)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第4、第5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A、列出近年来国家财政支持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几个大型项目,并说明国家财政在经济建设支出方面为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B、为什么说国家可以通过财政促进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整,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财政支持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型项目有:三峡水库、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沈大高速公路、京津唐高速公路等。
为了完成这些大型项目的建设,国家财政在经济建设的投资方面给予了足够的支持,从而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是国家通过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
国家通过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通过财政促进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财政收入代表着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财政支出会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要求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基本平衡,即二者大致相等。
这样,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学、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第6、第7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A、为什么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国家财力的支持?B、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希望工程”和“助学工程”说明了什么问题?
(归纳讲授)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是事业单位,它们不同于企业。
因为,它们或者没有经济收入,或者可以取得部分收入,但难以维持自身的日常开支,必须依靠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经济的发展靠科学,科学的进步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文化、
卫生事业,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
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还不够发达,有不少地区的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希望工程”和“助学工程”说明国家财政的力量还不够大,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
这就地一步说明,科教文卫事业的大展,有赖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4)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第8、第9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A、如何理解经济建设支出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从而也就为人世生活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如何理解财政通过调节社会分配,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也是中国财政分配的根本出发点。
人民生活状况如何,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方面是取决于社会财富的多少,另一方面是取决于财富分配的状况如何。
首先,创造丰富的社会财富,离不开财政的支持。
因为,只有财政有力地保证了经济建设的发展,才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才能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丁基础。
其次,社会财富分配的是否合理,也离不开财政的作用。
因为,财政具有调节社会分配的职能。
如果大量社会财富被少数人享有,而大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就难以说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物质利益的驱动,有利于促进效率的提高。
但由于主客观经济条件存在着差异,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收入差距拉大是必然趋势。
这一趋势如果任意扩大,将不得社会的稳定,最终也将影响效率的提高。
而财政的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个人所得税,可以限制过高的收入;通过社会保障的支出,可以保证低收入者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通过有计划地安排一定量的资金用于增加工资,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水平;通过减税让利,可以支持企业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通过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及低税政策,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可见,财政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5)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板书)
国家是进行政治统治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机关。
所以,保证国家行政机构的存在和职能的正常行使,是财政的基本职能。
财政是国家行政及公司、司法、国防的物质保证。
教材在这里的插图表明,在80年代中期我国裁军100万在中共十五大上又宣布裁军50万,但是,军队的整体装备水平提高了。
国防现代化是离不开财政支持的。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板书)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财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为了使财政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即增加财政资金的总量。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财政收入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二是财政收入受分配政策的制约。
(1)财政收入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板书)
经济发展水平包括经济总规模和生产技术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关系,是源和流、根根与叶的关系。
经济发展水平是源、是根、财政收入是流、是叶。
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才能叶茂。
那么,怎样才能使源远根深呢?也就是说,怎样才能使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大幅地增加国民收入呢?这就要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经济决定财政。
(2)财政收入受分配政策的制约(板书)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规模的大小,归根到底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只是形成财政收入的基础,是一种可能性。
在社会总产值中最终有多少能成为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要通过现实的分配过程。
所以,财政收入要受到分配政策的制约。
国家财政收入过多,这是财政资金分配不当的一种表现。
其结果是:直接减少了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这对企业对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最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加。
国家财政收入过少,这是财政资金分配不当的另一种表现。
其结果是:直接减少了财政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降低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最终也将不利于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从而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加。
那么,什么样的财政分配才是合理的呢?这就是;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使企业生产得到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课外作业:
1、举例说明财政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巨大作用。
2、财政的作用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3、我国财政是如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
课后反思:
1、对财政的“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作用,在讲清“是什么”的同时,还应讲清“为什么”。
2、关于“影响财政收入因素”,可适当介绍“财政分配政策”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