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量统计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量统计

我国铁路危险货物年均货运量以及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现状、发展趋势
摘要:通过对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现状、安全监控现状,以及国内外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分析研究现状的分析,针对现阶段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管理研究的欠缺,期望借鉴国内外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管理的经验,构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评价指标,以便尽早发现和减除潜在危险,并客观地评价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状况。

关键词: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货运量;现状;发展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社会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增加较大。

随着化工产品的不断进步和企业生产经营范围的扩大,各行业对危险品的需求也逐年增加。

现阶段我国95%的危险品不是在生产地被使用,而是需要长距离、大吨位的异地运输,运输半径通常在200 km 以上,且 50% 以上的危险品是通过铁路运输,大型石化生产制造及加工企业均由铁路专用线连通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作为一种动态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给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

由于危险品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必定会引起次生灾害,带来大气、水体、土壤等污染,如日本地震、海啸所引发的核污染事件。

同时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又具有运输网络庞大、作业环境多样、业务性质复杂、不确定因素多、作业流程各环节间耦合性强等特点。

对危险货物在受理、装车、编组隔离、押运管理、装卸作业、安全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但现阶段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来自人员、车辆、环境等方面的安全隐较多,安全监管与管理手段己经难以充分适应现代铁路发展的需要。

鉴于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危害的严重性、铁路运输特点,以及目前我国铁路中存在诸多运输安全风险,需要从宏观上揭示影响危险货物运输系统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产生原因与存在的内在规律,构建危险货物运输风险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判,得出各风险因素对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影响的严重程度,预测风险级别,开展分级预警,根据不同预警级别在早期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或消除危险货物运输中的潜在风险性因素,有效提高危险货物运输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1、我国铁路危险货物年均货运量
危险货物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多危险性因素。

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量约占全路总货运量的6%~8%,为了保证运输安全,迫切需要对影响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分类预防。

2、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现状
2. 1 铁路运输安全隐患存在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铁路危险货物管理方面运输中容易引发事故的安全隐患主要因为它们本身含有不稳定的元素,或者它们有不稳定的结构。

主要可能存在的原因有:
1)温度和明火的影响;
2)水和潮湿的影响;
3)机械作用的影响;
4)不同性质的货物接触时所造成的影响。

危险货物运输应采取的安全对策:加强人员培训,严格资质认证。

加强承运管理,严格受理把关。

落实安全措施,严格装车监控。

加强全过程管理,严格跟踪签认。

运用科学手段,完善应急预案。

由于货物装载方面的原因,造成影响运输安全的隐患较多,其中较为突出的有货物超载、漏检、错检、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漏洞、不按方案装车等因素。

超载现象比较普遍,货检漏检、错检现象突出,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漏洞较大,不按方案装车或无方案装车现象时有发生。

要继续深化按方案装车,认真执行装车质量签认制度,定期检查加固材料。

严格按部颁《货检作业标准》要求,增强“检一辆重车,保一路平安”的责任感。

严把危险货物装车“五关”,强化电石桶装安全阀实行准运证制度的运输管理措施。

针对散堆装货物运量大的情况,充分发挥安全检测设备的作用。

提高货运职工的业务素质,增强责任感,使其逐步达到“精一、专二、会多门”。

加大专用线的管理力度,发挥路企双方的互控作用。

安全基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货运职工基本素质有待提高、盲目营销造成安全管理漏洞、安全管理体系不适应现实需求、现有先进设施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必须进一步完善安全基础建设: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强化货运安全管理。

及时规范营销活动,消除货运安全隐患。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适应铁路发展需求。

充分发掘设备潜力,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由于各项管理措施不当,包装不规范、不合理,运输市场混乱,导致安全形势恶化,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应措施:加强公路管理监督工作机制、加强包装企业规范化运作、保险公司充分发挥好理赔作用、应实事求是地对待危险货物的托运和申报。

危险货物运输面临的问题:化学科技发展迅速,危险货物种类层出不穷、危险化工品运输急需科学化的系统管理。

2. 2危险货物对环境的影响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中,可能因自然或人为等因素造成有毒、有害的危险品泄漏、燃烧、爆炸等,发生突发事故,造成周边大气、水、土壤污染,破坏生态,并危及当地人畜安全。

为此,分析危险货物运输中环境污染的特点,建立有效快捷的应急处置预案,最大程度减少危险货物运输中的环境风险是十分重要的。

危险货物在铁路运输中有时会发生散落、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应严格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制订防止污染预案,建立施救组织,以控制和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

而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控制环境污染,以防扩大。

制订防止污染预案:制订措施、建立组织、事故通报、正确处理行车事故施救与防止污染环境的关系。

从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环境保护现状、危险货物运输环境保护的建议、创新服务,提高大客户忠诚度、实施大客户战略应注意的事项等问题上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3、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发展趋势
3.1 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安全
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是危险货物运输的发展方向。

1)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中间环节。

2) 使用专业机械装卸,集装箱转换过程中不涉及箱内货物,减少了货物受损的危险性。

3) 各运输环节及多种运输工具间的紧密衔接,使货物中转及时,减少了中途滞留时间,
从根本上保证了货物安全、迅速地抵达目的地。

3.2危险货物专用线管理
目前,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中,专用线办理危险货物的运量占总运量的85 %以上,全路现有2700 多条专用线办理危险货物,发送到达近6 000 余种品名,运量约1. 4 亿t。

1) 规范危险货物专用线开办条件。

2) 完善危险货物专用线的技术设备安全管理。

3) 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4) 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和施救信息系统。

5) 逐步实现危险货物专用线安全管理现代化。

4、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发展对策建议
1)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和政策支持;
2)优化运输资源配置,促进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3)充分发挥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供给机制对其供需的调控能力;
4)促进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正反馈效应;
5)实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可持续发展战略,降低安全风险、环境污染和运输事故等对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负反馈效应。

参考文献:
[1 ] 王建春.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中容易引发事故的安全隐患[J ] . 货物安
全,2004 , (9) .
[2 ] 王德占. 影响货物装载安全的原因及对策[J ] . 铁道货运[J ] . 2001 , (4) .
[3 ] 承德站. 强化货运安全基础建设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准[J ] . 铁道货运[J ] .
2001 , (2) .
[4 ] 徐智慧. 影响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安全的因素和对策[J ] . 中国包装业,2004.
[5 ] 夏剑锋,李宗平,黄芳. 危险货物办理站安全防护模型研究[J ] . 运输安
全,2004 , (10) .
[6 ] 王滨. 强化基础管理确保货运安全[J ] . 货运安全,2004 , (6) .
[7 ] 甘朋利. 关于防止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探讨[J ] . 铁道劳
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4 ,31 (3).
[8 ] 薛守明,王春生. 铁路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的发展[J ].铁路集装箱运输集装箱
化,1997 , (11) .
[9 ] 张力弘.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系统[J ] . 铁道货运,2002 , (4 ) .
[10 ] 曹芳芳等. 铁路危险货物专用线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J ] . 铁道货
运,2004 , (4) .
[11 ] 薛福连. 出口危险货物的运输包装[J ] .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4 , (3)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