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在许多家长的眼里,他们觉得孩子的画和老师画的规范画接近就是好画,但是只拿“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标准,给幼儿的美术教育带来许多的误区。

可是幼儿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但这正是幼儿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

因此,我们珍惜和爱护幼儿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评价“像不像”、“美不美”,应该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

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就不要过分挑剔。

一旦幼儿作品受到大家的承认和赞许,他们会表现出更大的创作热情,从而增强自信心,对绘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就会越画越多,越画越好。

美术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不可忽视的,通过美术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也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启发。

那种认为教孩子画画、唱歌、跳舞无用,不如多教些读、写、算的观点是错误的。

我们应该让孩子在欢乐的童年里,健康、全面地发展,在将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中能踏出自信的一步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最好手段,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怎样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整体中的独特功能,怎样在理论和实践中掌握好这个问题,是每个幼儿园教师必须学会的。

一、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有一位名人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幼儿的美术活动内容源于日常生活,教师帮助幼儿通过观察这一渠道去感知丰富多彩的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美术活动时,教师不是急于去告诉幼儿绘画的方法和步骤,而是让幼儿去观察,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分清主次,分辨细节,按顺序观察等等)通过他们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体验,自由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如在组织幼儿画鱼时,教师首先组织幼儿观察几种鱼的外形特征、动态,看看鱼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鱼鳍长的什么样?各种鱼的眼睛、嘴巴大小一样吗?各部分都是什么颜色的?是否一样?它是怎样游泳的等等,并让幼儿在观察的同时,用身体动作表现鱼游的动作,然后让幼儿进行绘画,这样即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增长了知识,又调动了幼儿绘画的积极性,效果很好。

幼儿画出了形象各异的鱼,有的张嘴吹泡泡、有的扭身嬉戏、有的在翻跟斗,有的竟然翘着尾巴在聊天,真是有趣极了。

观察是幼儿学习和创造的基础,在活动中注意孩子们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闪光点,捕捉美的每一瞬间,并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让他们从更真实的角度,更小的细节去观察事物,无疑会对他们的创造能力产生极大的帮助。

二、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美术活动是儿童的一种语言,是儿童自我表达的工具,是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所以,我们把每次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收集、整理、投放到语言角中,让幼儿在活动区是将幼儿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进行自己表达、相互交流,如我们组织的中班美术活动《太阳的故事》根据圆形想象添画、教师利用故事引出课题,孩子们通过引子创编绘画下面的故事情节,并将绘画作品装订成图书,投放到语言角里,孩子们讲述自己创编、制作的故事书,兴趣更加浓厚,讲的更加绘声绘色,通过绘画、讲述这一过程,让幼儿在讲述的乐趣中提高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在美术活动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可见,想象力是十分可贵的,我认为,幼儿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方法,经过老师的启发和诱导,他们便能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大脑中的童话世界尽自己的能力,在画面上表现出来,如:小班幼儿是以事物的简单线条和基本形状为重点进行绘画,在引导幼儿用图形绘画时,先找出了一幅以绿草为背景,草地上开满了圆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各种美丽的花朵,引导幼儿想一想,用原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形状还能画出什么?有的小朋友用三角形和圆形结合在一起画出了小动物的家;有的幼儿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组合成了汽车,有的幼儿用圆形画出了生日蛋糕等等,应有尽有,内容丰富多彩,这一幅幅、一张张的画面都源于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四、在美术活动中尊重幼儿的自主力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表现欲,他们都想创造出跟别人不一样的美术作品,可又信心不足,因此,他们总是规规矩矩的遵循教师叫的去做,创造出来的作品大多是雷同的。

因此,教师在活动中应避免用成人的作品去约束比较幼儿的作品,如:在组织《热闹的马路》这一活动中,有的孩子画上了人张上了翅膀,在空中自由的飞翔,行走,如果教师提出“马路上的人怎么会在空中呢?”这无疑会把孩子那充满自主的创作意识给扼杀。

而我们在评价孩子的这幅作品时,给了孩子自主权,鼓励孩子在小朋友面前大胆的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及想法,给了孩子十足的信心。

我们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放开手脚,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的创造机会,尊重他们的个性,顺应其思维的过程,从中加以恰当的指导,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培养起自信心和自立心,逐步达到自我完善。

总之,我们认为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要注意从幼儿的能力培养出发,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然的美术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和不断提高绘画技能。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据我观察: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在绘画方面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没到绘画活动,有的幼儿就会有哭泣的方式拒绝绘画,有的幼儿刚一拿到绘画纸便在上面乱涂,更有甚者索性把绘画纸撕掉。

让他们真正画出一样东西实在是太难了,作为小班幼儿的启蒙老师,要克服幼儿对绘画胆怯心理,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经验来激发幼儿的绘画热情,树立幼儿对绘画自信心,我从培养兴趣入手,促进幼儿技能发展。

一、利用多种材料,启发幼儿尝试绘画乐趣兴趣是美术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它会影响幼儿绘画技能的提高速度。

对于刚接触绘画的幼儿来说,对一切都很陌生,辨别方位的能力很差,手眼不协调,握笔困难,,如果立刻要求他们画出什么图像,只会增加幼儿紧张情绪,因此不必强求幼儿画出什么东西,而应开展一些有趣的绘画游戏,逐步培养他们绘画兴趣。

如我们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一些蔬菜图案印章,如把萝卜、青菜、藕横切成一小块,然后让幼儿拿着这些“印章”蘸一点颜料,印在白纸上。

白底彩花,煞是好看,幼儿肯定喜欢玩。

我们也可以为幼儿提供2——3种颜料,如广告颜料调好颜色,让幼儿用手掌沾上颜料印在纸张上,然后问问幼儿:“你的小手变成什么了?”幼儿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他们会争着说:“像花”、“像树”。

在说说玩玩中把幼儿的兴趣点不断扩大,让幼儿在玩各种材料的过程中喜欢上画画。

二、创设一个情境,诱发幼儿学习主动性玩就是幼儿的主要活动。

他们在玩中获得知识,在玩中成长。

因此,我们要把幼儿带入一个情境中,帮助幼儿完成枯燥的绘画内容。

比如:为了让幼儿学画短竖线,我们设计了:可爱的小白兔,请你来做客“的活动:先组织幼儿到草地上翻跟斗、打滚,感受草地的茂密、柔软,通过触摸小草来观察草的色彩及外形,既“在玩中观察”。

然后,在室内设置情境,以木偶小兔的口吻简洁、明了地向幼儿提出要求,激发他们的作画愿望,既“在情境中产生兴趣”。

接着,在幼儿作画过程中紧紧围绕情境表演向幼儿提出要求。

如“草长得什么样儿?它是什么颜色的”、“如果你画得草地大、草长得多,就一定会吸引小兔子来和你交朋友”,“如果你的草地上鲜花盛开,小兔肯定会更高兴”等,以激发幼儿大胆想象,既“在活动中思维想象”。

这一做法即面向了全体,又对有一定绘画技能的幼儿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最后,给幼儿留出充裕的作画时间。

画好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纸兔奖给幼儿,让他们贴在草地上,并鼓励他们:“这片草地有多有绿,真好!瞧,可爱的小兔来做客了!”这些鼓励能使幼儿积极创造,表现。

为了使幼儿绘画活动更直观,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还经常采用把纸剪成大树,启发幼儿在上面画大苹果,剪个纸盘,启发幼儿画饼干和糖果用来招待客人等等。

要让幼儿主动参与绘画活动,克服胆怯心理,提高绘画自信心,我们要多采用激励表扬的方法。

如对画不出来哭的幼儿要安慰,帮助他们完成作品,对常叫“画不出来”的幼儿鼓励他们拿起笔来试试,或手把手教他们画画,有的幼儿经老师的鼓励表扬后画得很好。

可见,表扬和鼓励是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刚接触绘画的小班幼儿有其需要表扬和鼓励。

三、学习简单的绘画技能,提高幼儿绘画自信心针对小班幼儿来说光有绘画兴趣,没有绘画技能,幼儿就表现不出自己所认识的生活,传授简单的绘画技能必不可少。

上学期重点进行点、圆、线、画各种图形练习。

当幼儿的作品出现圆形,就引导幼儿用圆和线条组合起来画自己熟悉的物体,如气球、棒棒糖、太阳、小兔、苹果等,在圆与线条组合的过程中,幼儿分辨方位的能力也逐步提高,手眼开始协调,在学画其他图形也容易得多。

通过一学期的绘画的训练,以学会了用图形与线条创造各种图象表示自己熟悉的物体。

并逐步学习了绘画的方法。

我们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启发,可培养幼儿绘画兴趣提高绘画技能。

应为小班幼儿正在处在绘画涂鸦期我们的绘画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没有构思,只有涂涂色块画画线条,常常画完后不知道画的是什么,此时如果老师能启发帮助他们想象一下作品象什么,说一说画的是什么,会使他们有所醒悟惊喜不已,感受到自己本领变大了。

老师还要注意观察,及时了解幼儿的设想,帮助幼儿解决想表达而表达不出的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多画多练是提高幼儿绘画技能的主要途径,除了每天绘画教学活动外,还可利用绘画角,扮演小画家自由活动时间,引导幼儿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来;教师为幼儿提供几盒水彩笔供幼儿自由涂画并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幼儿共同作画,画他们喜欢的动物、树木、房子、汽车等。

幼儿看了以后会很感兴趣,他们也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来。

我们通过与幼儿一起作画可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切实帮助他们改进技巧,提高技能。

四、在过程中评价,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无论幼儿的作品是好还是糟糕,在他心中,永远是最美的。

因此,我们要避免用“好”或“坏”来评价幼儿的作品,而是要用欣赏的眼光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关注、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当幼儿学会画小草时,我们不妨表扬他:“你画了这么多的小草,小兔一定吃的很开心”!当幼儿完成一份小熊的涂色,我们可以对他说:“你给小熊穿了这么漂亮的衣服,真棒!”我们的一句表扬,就如一束阳光,让幼儿温暖不已。

同时我们还要珍惜幼儿的作品,不要随便丢弃。

我们不妨把幼儿的作品贴在墙上,或者准备一个文件袋,收集起来。

闲暇时,和幼儿一起翻翻、看看、讲讲。

和孩子一起看画、说画,不仅让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让幼儿得到一种尊重,一份自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