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写人作文【三篇】
篇一: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名叫陈云朱,今年六十四岁。
她有一双双眼皮。
明亮的眼睛仍然那么炯炯有神。
虽然她年纪大,但皮肤还很白。
身材苗条,一点都没有老人发胖的迹象。
况且她在日本生活了五年时间,说话时轻声细语,因此,大家对外婆的印象都很好,夸她待人接物文明礼貌。
她爱我比爱其别人多得多,因为我是在外公逝世前出生的。
而妈妈在日本工作。
外婆就千里迢迢到日本去照顾我。
所以家里每个人都很喜欢我。
有一次,我早上起来时,我的头不小心头撞到了一个柜子,脸都肿起来了,像猪八戒一样。
现在长大了,我一笑,还有一点黑黑的疤痕。
外婆对我说:“你小时候非常淘气,去别人家,都把朋友家的东西弄坏了。
”我听了,不好意思地说:“这么多年来,您辛苦了,我一定会好好孝敬您的。
”外婆听了,快乐地笑了。
外婆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每次上街看到乞丐,都会对我说:“他那么可怜,给他一点钱吧。
”我说:“好。
”在日本的时候,邻居有事都找外婆来帮忙带孩子时,外婆总会和颜悦色地说:“你们放心吧,我会帮你带好孩子的。
”所以当外婆从日本回国的时候,日本的邻居
都流泪了,说:“你回到中国后,要再来日本看我们。
我们舍不得你。
”
我的外婆是一个心地多么善良的人啊!
篇二:我的同桌
在我们班,我的同桌被班级里的同学称为“占星师”,而且他的名字也很扣人心弦,叫郭靖。
每天下课都有同学到他那去让他占卜。
有一天,我们班“三帅”第二帅的杨勐锴同学刚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
这时,郭靖跑上去说:“你今天会在回家的路上撞墙、摔倒。
”“我才不信呢,你讲什么就是什么呀,再说你又不是占星师。
”郭靖不服说:“下午咱们走着瞧。
”两人互不相让,可是下午,却把我们吓呆了。
杨勐锴竟然头上多了一个包,膝盖上多了两个创可贴。
听他的朋友们说,他在放学的路上一直跑,结果在一面墙前被一块石头跘倒了。
把膝盖摔伤了,头也正好撞在了墙上,就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可这时郭靖畅怀大笑:“怎么样,被我说中了吧!”而杨勐锴却说:“谁会相信你呀,这次只不过是一个巧合,巧合!”我也认为是这样。
可又一件事证明了郭靖是真正的“占卜大师”。
事情发生在一个星期三的上午。
课间时不用做操,有二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操场上六年级的大同学正在打蓝球,他们分成红、蓝两
方。
郭靖看了就走了过去自信地说:“肯定是蓝方赢”。
可红方的人却不信,说:“小子,你恁什么说他们赢。
”“因为我是占卜大师哟!”他答复道。
“哈!哈!……小小的孩子就学会吹牛,真不象话”。
“不信你就等着瞧吧。
”过了二十几分钟终于分出了胜负。
果然,蓝队赢了,红队输了。
郭靖的占卜又一次成功了。
我们都惊叹不以,没想到郭靖真是一个“占星师”。
怪不得有这么多人来找他占卜呢。
可是我一直对这事迷惑不解。
有一天我抓住时机非缠着郭靖给我说说他到底是如何占卜的。
他实在扭不过我,只好笑眯眯的告诉我:“其实世上没有什么占星术,只是我平常喜欢认真观察罢了。
比如那天的球赛其实是我对他们俩队的实力比较了解,再说那天蓝队上场的多是主力队员,而红队却有几个新手在场上,所以我可以推断的出。
”我于是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认真观察的好处。
这就是我的同桌——小小“占星师”郭靖。
篇三:走近林语堂
很早就知道我的家乡漳州出了一位世界文化名人、文学大师,他的名字叫林语堂。
但是,我只是读过几篇关于林语堂的介绍、评论文章,对林语堂的了解仅仅局限在“文学家”、“翻译家”、“哲学家”这些头衔上,他终究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获得过什么出色的成就,他
为什么会拥有这么多耀眼的头衔?我都不甚了解。
对于林语堂这位前辈加老乡,我一直怀有一颗好奇心。
这天正值周末,晴空万里,阳光明媚。
我把郊游的目的锁定在林语堂纪念馆。
来到纪念馆所在地天宝镇五里沙村,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蕉海”,“蕉海”深处,一座精致的半圆型两层建筑即是林语堂纪念馆。
馆前竖立着林语堂坐像,身着长衫,手持烟斗,神态飘逸。
走进展厅,首先看到的是林语堂的生平介绍,字里行间展示了林语堂从故土小镇走向世界的历程。
林语堂1895年生于漳州,曾留学美国、德国,并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任教。
他创办了《论语》、《人间世》等杂志。
他还担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
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他倡导幽默文学,他的短评、演讲语言精辟,常常赢得满堂喝彩。
他创作了《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吾国吾》等大量经典名著,并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
展厅里展示了各种版本的林语堂作品数百册。
林语堂擅长用英文写作,同时又竭力向世界宣传中华族的传统文化,正如他的一位朋友所说:“林语堂的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
”一位西方人士这样评论他:“东方和西方的智慧聚于他一身……”翻阅林语堂作品,拜读林语堂语录,我似懂非懂,但是,我已经能够从中感受到这位“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文化大师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影响,也知道
了他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多的头衔。
参观完林语堂纪念馆。
站在纪念馆前,眺望四周,蕉林环抱,绿浪起伏,阵阵蕉香随风飘来。
这优美的景色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这地灵人杰的风水宝地,是这故土的山山水水养育了这位一代文化大师。
我为我的故土拥有这样一位文化大师而感到骄傲和骄傲!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