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炉系统升级综合改造工程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炉系统升级综合改造工程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炉系统升级综合改造工程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煤气系统技术升级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宝钢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现有12座焦炉,全部位于宝钢本部炼焦分厂,分三期工程建成,每期均配置4座50孔6m 焦炉,共形成6个生产单元,年产干全焦炭总产量为553万t ,同时产出副产品焦炉煤气和焦油等。

其中一期焦炉是从新日铁引进的M 型焦炉投产于1985年,设计寿命20年,实际已运行24年。

根据焦炉的设计寿命,并结合焦炉的实际炉况及大修工期,为确保焦炉可靠稳定地运行,在现有厂区内建设2座7m 炭化室、55孔规格的大型周转焦炉,将替代宝钢本部一期的一组2座6m 炭化室、50孔规格的旧焦炉(1A 、1B 焦炉)。

新建周转焦炉干全焦炭年产量135万t ,周转焦炉开始运行时,两座待修焦炉立即停产进行原地大修。

根据宝钢本部对现有12座6m 焦炉系统提出的节能减排一揽子焦炉大修和技术升级方案:在保证焦炭总产能不突破现有553万t 总规模的前提下,先建大修周转焦炉,然后利用15年时间,分6阶段对现有12座焦炉进行包括技术升级在内的停炉大修,一揽子解决焦炉大修和技术升级问题。

通过选用新型7m 级大型焦炉,在产焦炉总座数可由12座减少到7座,更为有利于节能减排,能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将低于现有总量。

由于此次建设7m 周转焦炉的总图布置,与现有一、二、三期煤气净化区域距离均较远,无法利用现有的煤气排送系统;因此由化工公司投资紧靠周转焦炉建设与其配套的荒煤气处理能力为69413m 3/h 的煤气排送系统。

同时,考虑到二期煤气精制系统脱硫装置采用的MEA (单乙醇胺)工艺,至今已运行18年,设备腐蚀严重基本达到报废阶段,能耗高,煤气脱硫脱氰效率低,存在二次污染,运行成本高等问题;配合煤资源的硫份逐步增加,煤气精制系统负荷超过系统承受能力,净化的煤气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化工公司对整个二期煤气精制系统进行改造,以FRC 脱硫工艺替代二期的MEA (单乙醇胺)脱硫工艺,其余装置按三期煤气精制系统的工艺与规模改建,处理荒煤气的能力为105000m 3/h ,与二期煤气精制系统相同。

按《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要求,采取一套全新的生化处理+物化处理+深度处理的酚氰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可保证处理后出水70%作为工业循环水补充水回用,其余出水串级使用于原料堆场喷洒,从而实现准入条件中“酚氰废水处理合格后要循环使用,不得外排”的要求。

1、 项目概况项目周转焦炉建设场地具体位于宝钢本部炼焦分厂西北角,利用拆迁原2、3号重油库和其它设施以及护厂河局部改道后的场地进行建设。

该项目可充分利用现有铁路、公路及运输设备,充分利用现有供电、水、蒸汽、氮气等公用设施,从而节省大量基建投资及工程占地。

周转焦炉建设期间,(1A 、1B 焦炉)老焦炉继续生产运营,待周转焦炉2011年12月建成投产后,两座旧焦炉停炉。

w w w .e n v i r .g o v .c n本项目选址于宝钢本部现有炼焦分厂内,拟建焦炉地块目前为宝钢本部重油库场地,东侧为炼焦分厂备煤车间(型煤装置及三期焦炉);西侧为原料输送机(码头转运站),南侧为煤场,北侧为护厂河。

煤气排送及精制系统位于宝钢现有煤气精制区域内,用地面积约为141000m 2,绿化率为20%。

项目区域位置图详见附图2、附图3。

项目建设2座7m 炭化室、55孔规格的大型周转焦炉,以及配套的煤气排送及精制系统,干全焦炭年产量135万t ,焦炉煤气产生量608060×103 m 3/a 。

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工程、替代工程、利旧工程、配套工程,其中新建工程为2×55孔7m 焦炉系统,包括备煤车间(扩建)、炼焦车间、筛焦系统;以及生产辅助设施;以及配套的煤气排送及精制系统。

替代工程为替代宝钢本部一期的一组2×50孔6m (1A 、1B )旧焦炉,以及化工公司二期煤气精制系统;利旧工程为充分利用宝钢现有外部配套公用设施。

2、周边敏感目标情况项目地处上海市宝山区宝钢本部大厂区内,且靠近长江;本项目大气评价范围为以该项目为中心直径5.0km 的圆形区域,炼焦及煤气净化系统生产的大气防护距离为1000m ,环境风险大气评价范围为以该项目为中心直径10km 的圆形区域,风险事故严重影响范围(即安全距离)为280m 。

项目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具体见报告总论章节表1-5,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目标为月浦镇镇区、盛桥社区及其它零星村落,最近敏感目标距离项目地块1.8km 。

可见项目所需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安全距离内无敏感目标,能满足防护距离的要求。

3、 国家产业政策及区域发展规划相符性(1)本项目将在宝钢公司现有厂区内建设2座55孔7m 大型周转焦炉,年产干全焦炭量135万t ,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项目。

本项目焦炉选型立足于“技术含量高,环境影响小,能源消耗低”的原则,符合《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中各项控制指标。

本项目建成后,宝钢公司将对所有现有焦炉进行改造,由6m 级焦炉升级为7m 级焦炉,其生产工艺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这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焦化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扶优汰劣,调整布局,加快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和生产能力”的要求。

(2)本项目两座55孔7m 周转焦炉建成后,宝钢公司将用18年时间对现有12座6m 焦炉进行改造。

改造完成后,保证焦炭总产能不突破现有553万t 总规模的前提下,宝钢公司焦炉炭化室高度将全部到达7m ,在产焦炉总座数可由12座减少到7座,更为有利于节能减排,符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的导向要求。

(3)本项目在宝钢原厂区内建设2座55孔7m 焦炉工程和煤气排送及精制工程,按照行业类别,属于炼焦业,且为钢铁生产配套行业。

本项目选址位于外环线以外宝钢公司原有厂区内,符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的原则要求。

本项目属于钢铁冶炼的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其产品只供应宝钢公司内部w w w .e n v i r .g o v .c n使用,不对外销售。

项目实施有利于宝钢公司的发展,因此与《上海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纲要(2003~2020)》对宝山产业布局的规定相容。

(4)项目竣工运行后与原有项目相比,削减了污染物排放,改善了周边环境,环保设计符合宝山区环境保护规划讨论稿的相关规定。

本项目实施可削减现有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促进宝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5)本项目属于改建项目,项目选址就在环线以外的宝钢本部厂内,不新增工业用地。

生产产品焦炭和焦炉煤气只提供宝钢公司内部的生产链使用,属现有钢铁生产企业厂区内配套项目,符合《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中对选址的要求。

4、 清洁生产分析本项目为焦炉升级综合改造工程,周转焦炉采用7m 炭化室炉型,并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煤、推焦除尘装置,同步配套建设煤气净化(含脱硫、脱氰、脱氨工艺),符合《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和《炼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规定的要求。

评价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环境管理要求指标五方面与《炼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清洁生产指标数据除个别符合二级要求外,绝大部分达到一级指标要求。

经与国内先进水平的焦炉比较,该工程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始终贯彻着清洁生产的原则,在工艺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并强化环境管理;对排放的污染物采用先进可靠的处理技术,污染物均可达标排放;改造后能耗与污染物排放均有一定幅度降低;项目从能源回收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等方面符合《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导则》相关要求;项目很好地贯彻了《上海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

因此,本评价认为本次焦炉改造项目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可达到国内先进的清洁生产水平。

5、 环保措施对策和达标排放 5.1 废气处理措施 (1)备煤工艺粉尘处理措施在煤二次粉碎机室、煤调湿设施、煤塔装煤口、煤转运站等扬尘点分别设置一套脉冲袋式除尘器,对其产生的煤尘废气进行处理,除尘设施效率达99.5%以上,废气经净化处理达标后通过排气筒排至大气。

(2)装煤系统废气处理措施装煤系统排气属于阵发性废气,设置一套地面除尘系统,该除尘系统由移动和固定装置两部分组成。

移动装置设在装煤车上,固体装置设置在地面上,焦炉装煤时,先启动焦炉上升管高压氨水系统,使上升管内形成一定负压,将装煤时的部分烟尘吸入集气管,从装煤孔逸出的烟尘,通过移动罩吸收后由管道送至地面除尘系统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通过排气筒排至大气。

(3)焦炉加热燃烧废气w w w .e n v i r .g o v .c n焦炉加热使用的燃料为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混合煤气,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SO 2、NO X 和少量颗粒物。

项目采用高烟囱达标排放,烟囱高度145m 。

(4)推焦系统废气处理措施推焦系统排气属于阵发性废气,设置一套地面除尘系统,通过吸气罩抽吸由管道送至地面除尘系统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通过排气筒排至大气。

(5)干熄焦除尘系统焦罐顶部和循环风机放散口产生的高温烟气被吸气罩捕集后,首先经冷却器降低烟气温度,再与排焦口、排焦口胶带机以及新焦转运站处的低温尘气混合,混合后的烟气再进入脉冲袋式除尘器净化,除尘效率99.5%,净化后的气体经风机及消声器排至大气。

(6)筛贮焦工艺除尘系统在炉前焦库、焦炭筛分、焦转运站等扬尘点分别设置一套脉冲袋式除尘器,对其产生的焦尘废气进行处理,除尘设施效率达99.5%以上,废气经净化处理达标后通过排气筒排至大气。

(7)煤气排送系统焦油氨水分离系统、蒸氨系统、中间产品槽罐的呼吸口和放空槽产生的放散气,收集后通过管道送往排气洗净塔净化。

废气中大部分的NH 3、H 2S 、HCN 、CO 2在排气洗净塔被水吸收后,尾气经25m 高排气筒排放到大气中,洗净塔净化效率能达到90%以上。

(8)煤气脱硫脱氰系统弗玛克斯—洛达科斯联合脱硫脱氰工序凝缩塔产生的含NH 3蒸汽接入煤气排送系统排气洗净塔,洗净后排入大气。

(9)制酸吸收塔昆帕克斯制取硫酸工序的制酸炉气经两次转化与吸收后,在第二吸收塔顶经除雾器除雾后,未被吸收的尾气通过高45m 排气筒排至大气,尾气含有微量未反应的SO 2以及NOx 。

上述主要工艺废气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其中H 2S 和NH 3排放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标准要求;焦炉炉体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符合《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1996)中新建机械化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二级标准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