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半结肠切除术Left Hemicolectomy【适应症】1.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的恶性肿瘤。
2.乙状结肠扭转、坏死。
3.左半结肠多发息肉。
4.降结肠、乙状结肠多发憩室有并发症者,如炎症、出血、梗阻。
5.溃疡型结肠炎患者,经内科治疗无效者,且有并发症发生如出血、穿孔、瘢痕狭窄梗阻或疑恶变者。
【术前准备】基本同右半结肠切除术。
若患者的身体状况欠佳,不能耐受一期手术,可以先行横结肠造瘘,或盲肠造瘘,待身体状况好转以后,可行二期手术。
【麻醉】取硬膜外麻醉,也可用气管内插管全麻。
【体位】平卧位。
【手术步骤】1.切口:以脐为中心取左侧腹直肌切口或旁正中切口(图1)。
2.探查:进入腹腔以后全面探查。
若系肿瘤,应探查肝、盆腔、肠系膜有无转移,最后探查肿瘤,确定其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等,以确定手术方式。
现以降结肠癌和乙结肠癌为例说明左半结肠切除的手术方法。
3.降结肠癌切除术:降结肠癌的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左半及周围的腹膜和淋巴组织(图2)。
(1)切断血管,清除淋巴组织:用纱布垫包裹小肠推向右上。
取 2 根纱布条或脐带线,分别在距肿瘤上下至少10cm 处结扎肠管,以防肿瘤沿肠腔扩散(图3)。
将横结肠和大网膜上提,切断Treitz 韧带(图3),游离十二指肠空肠曲和水平部。
将十二指肠牵向右侧以暴露腹主动脉(图4)。
于腹主动脉前面近肠系膜根部切开后腹膜。
分离腹膜,在胰腺下缘结扎、切断肠系膜下静脉(图4)。
从左肾静脉的下方开始,向下锐性分离、切除主动脉前面及左侧的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结(图4)。
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将动脉结扎、切断,近端再缝扎一次(图5)。
继续向下分离、切除髂血管前及周围淋巴组织。
分离过程中,应注意动作轻柔仔细,勿伤及腹后壁大血管、睾丸或卵巢血管和输尿管(图5)。
(2)游离左半结肠:用纱布裹住降结肠向内侧牵开,用长镊子提起乙状结肠左侧的后腹并剪开,向上至肿瘤部位可以离远一些,其余部分可靠近结肠,直至结肠脾曲(图6)。
用2把大血管钳夹住脾结肠韧带并剪断,用7 号线结扎(图7),注意勿过度牵拉,以免撕破脾下极。
轻提结肠脾曲,可见膈结肠韧带,切断并结扎(图8)。
然后转向右侧,将胃向右上方牵拉,沿胃大弯逐段切断并结扎左侧部分的大网膜。
最后,沿胰腺下缘逐段分离切断左侧部分的横结肠系膜(图9)。
将结肠向右侧牵拉,钝性分离左半结肠及其系膜和腹后壁之间的结缔组织(图10),注意勿将左输尿管提起,以免误伤。
进一步清除腹膜后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结。
此时,左半结肠已游离完毕。
(3)切除左半结肠:取1 把有齿直血管钳和1 把肠钳夹住横结肠预定切断处(图11),近侧用肠钳夹住,远侧用血管钳夹住,然后切断,远端裹以干纱布,再用7 号线扎住(图12)。
同样将乙状结肠的下端夹住切断。
移走切除的左半结肠(图12)。
(4)横结肠和乙状结肠断端吻合:将横结肠近端拉向下和乙状结肠的下端靠拢,用 1 号线间断缝合后壁浆肌层(图13),上下两肠管用肠钳夹住,去除切缘上的血管钳,切除压榨的肠壁(图14),用1号线间断全层缝合后壁,也可取长1号线,先于后壁中点缝合一针,留取一半尺度的B 线,用A 线连续全层锁边缝合后壁的一半(图15),至前壁,连续内翻缝合全层至前壁的中点(图16、17),再以同样的方法用B 线缝合另一半后壁和前壁(图18),至前壁中点A、B两线汇合打结(图19)。
用1号线间断缝合浆肌层加强(图20)。
用1号线间断缝合横结肠系膜和乙状结肠下端残留的系膜切口(图2 1 ),以防形成内疝。
吻合完毕,用示拇指测试吻合口的大小和通畅情况(图22)。
吻合口处必须无张力,否则,应进一步切断胃结肠韧带,游离横结肠。
4.乙状结肠癌切除术:乙状结肠癌的切除范围与降结肠癌略有不同,切除范围包括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上段(图23)。
病变位置较低时,亦应至少切除癌肿下方5〜10cm的肠管。
乙状结肠癌的手术步骤与降结肠癌的切除大致相同。
先行在距癌肿上下一定距离结扎肠管,再于Treitz 韧带下方切开后腹膜,结扎肠系膜下动、静脉,切除腹主动脉和髂血管周围的淋巴组织(图23)。
其次游离肠管,先从左结肠旁沟开始,向上游离降结肠、结肠脾曲和左侧部分的横结肠,横结肠的游离长度可视最后肠管吻合需要而定,具体方法如前所述(图6-10)。
但应注意,在游离降结肠上段、结肠脾曲和横结肠时,勿伤及系膜内的结肠缘动、静脉(图24),以保证吻合后游离结肠的血供。
向下游离乙状结肠和直肠。
沿左右手结肠旁沟向下剪开乙状结肠和直肠左侧的后腹膜,注意勿伤及左输尿管(图25)。
钝性分离乙状结肠和直肠后面的结缔组织,剪开乙状结肠和直肠右侧的后腹膜(图26),注意勿伤及右输尿管。
进一步清除髂血周围的松疏组织和淋巴结。
在直肠预定切除部位夹以直角钳,切断直肠(图27),直肠残端用酒精棉球处理以后放入盆腔以备吻合(图28)。
乙状结肠用干纱布包裹。
在预定的降结肠切除处夹肠钳,切断降结肠(图29)。
移走切除的结肠,用1 号线封闭降结肠断端,并将其拉向盆腔,和直肠上端靠拢。
于降结肠系膜对缘的结肠带上,用1 号线取较直肠断端直径长的距离,各缝1 针做牵引线(图30B线)。
取1号线于预定吻合部位将直肠和降结肠两角浆肌层各缝1针(图30A线)。
用4 号线间断缝合后壁浆肌层(图31)。
于结肠带上切开结肠壁,用1 号线间断全层缝合后壁(图31、32),前壁用1 号线间断全层内翻缝合(图33),浆肌层间断加强缝合(图34),将盆腔腹膜固定在结肠上(图35)。
用1 号线间断缝合系膜切口(见图35)。
侧腹膜能缝合关闭则缝合,不能缝合不必免强。
再次检查左侧输尿管,于盆腔内放入硅胶引流管。
5.关腹:清点器械、敷料,按常规关闭腹腔。
【术后处理】基本同“右半结肠切除术” 。
降结肠癌切除术IrK n iIHHHI Iinr期址I^ilon fo⅛'u⅛S⅛ ≡≡下胖脉IHfrri-IFrmt⅛M aιι1t t rir v.左结肠动脉、静舫IJrfl CuiIic, i∣. iirκl ⅝,j肠系腰T4⅛l⅛ hifiιΓH^IrUlrM,nhβrir JI.Si∣ςiikjid EL Urki ⅝∖.SlJPTi nr rprtal 氐BnM v p切开线Inci:^MIII IiiIlr图4Trril7旬带 Γ∏f>i ∣z⅛IraBIHVrrw≡ colWl嶄灶L^i(Inl few ,UJ⅛降结肠InriSiOn Iin 切开线IrH 1Lhiun Iin乙状结•畅SiPWHd colon受累及牌巴结 □hrd JymPll n<κle左输尿管IJ L ft UrC L ter腹E 动脉AbrIonkiriaL UUrtM下腔“脉Infrri»Ir VPna eavfi膻膜后⅛∣松结缔组织Rrtniip<'ri∣fk∏ρal IQo⅛e c□riιirctivιβ1i⅛⅛i∣ι:IF 腑耒膜下动脉Iri(Fnnr ∏IP⅛B nil!eric下腔胖牀IIIfrTiflr ⅜r,πa ∏a⅛,a 囉丸动、禅脉Te⅛tk,iLilιιr 乩HniI V-左输碌If∣j∙ħ.uπ4ιs r受舉屢怫巴结InVclIVed Iylnρħ iiixk-U.切歼唯HV盹Irll.ιiκ>i即H Ur PliariIetal Prrih)「沪IiLrn 惮结舫同带SPIPnCrCIilC Ii和⅛f⅛tJje⅛ion Gw i∣∣ι⅛降结肠∣!‰B<,eιιιliilιp C I Ul□n图8 图9图10图11左输尿骨IJ a(I IJrc1Irr辜丸动.静脉THtliClIIAr IL and KiJdl t Lln B irr三状结肠Si^rrWJid **"1口口图12L lp⅛皇譽響齢f Il:≡K^r1∣∣p⅛i∣ ⅛∣l∣lLi^ <∣Γ INJMrriEIir ⅛alJ琳需?⅛线Angh1⅛ Uilun t压榨缭KIII∣r⅛⅛i⅛F fc<l图13 图14 图15 图16图17 图18 图佃图20图24图22克肠下动脉IliienUr π,rh ∣ιl 日, 肛动脉⅞πa∣l 冰图23图21申结1½动脉茂肠上动脉Su ∣⅜t ,riwr ⅛,rtal u.ħm⅛⅛tt I (JdiIil l rtuιrgirhd肠系膜下动.射脉< Pnferior n⅜eweιιlrrh ・ Cll fa and v.乙 4Jt⅛te⅞⅛ 脉Si ^rruJH I H.图25图26图27图28J⅛肠勝雎陷凹切开线Il i iCi⅛∣un I i Hr雅艇反折I I fri EfWpiI I ⅛⅛∙⅛i i t h ,lt Lln t h B rWttLJt B ^iUn ∏M ,USΓi a ∩!e⅝∙lh m ιt i∙⅛⅛⅛¾ SiUffl 卩 0『ITtIUnI∣⅛⅛rfi⅛lk j xr>i i∣uliri∣ξl!r⅛∣i rti∣Hi图29詰⅛⅛下带-→∕ InfcriUr COlir ImllId闭合端Closed end和部Si线A⅛∏R∣e⅛utu∏j牵弓1线B1 nu ,l icMi *⅞UiIiJJi图30后壁浆肌层缝合IOlriSiCm IinJF图31图32 图33图34图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