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音乐《红旗飘飘》教学案例分析
A教学目标
1 、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红旗飘飘》等,体会歌曲的情感。
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新集体的温暖,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唱出真情、唱出活力、唱出对祖国未来的憧憬。
2 、在欣赏《绣红旗》、《红旗颂》等歌曲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3 、听乐曲、看油画展开联想,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结合历史,描述开国大典盛况。
4 、介绍学生了解管弦乐的相关知识点。
B教学时间三课时
C设计理念
教法:讲授法、视听感受法、律动表演。
学法:感受法,回忆联想,小组讨论、律动法。
D教学流程
一、师生相互问好。
(老师用亲切的话语向学生问好,同学们给予回应,让学生构思对祖国的感受并向大家描绘自己对祖国的美好蓝图,说出心中的希望。
)
二、教授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 、聆听歌曲,感受旋律。
2 、集体朗诵歌词
3 、学唱歌曲
4 、介绍简单的简谱相关知识点
5 、分组讨论排练,如何更好的表现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如:增强气势,感情模拟转移对敌人的愤怒等。
6、播放原唱,感受旋律。
7、学生了解音乐故事和音乐家聂耳生平简介。
三、教授歌曲《红旗飘飘》
1 、初步感受歌曲
2 、跟琴学唱歌词
3 、完整演唱歌曲。
4、播放原唱,感受旋律。
5 、配合简单动作,进行律动练习。
四、欣赏女声齐唱《绣红旗》
1 、故事回忆讲解:[ 情感导入]
2 、观看抗日画面,介绍当时生活。
[ 情感准备]
3 、欣赏歌曲[ 情感体验]
欣赏全曲的同时学生联想画面、形成整体的初步印象。
尝试以小组为单位做歌表演。
4 、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 情感升华]
以“红旗主题”的音乐旋律作为原形,进行展开。
学生根据音乐进行联想开国大典盛况。
A 、聆听音乐,展开想象。
旋律生动、活泼
B 、分组讨论画面(背景音乐《红旗颂》)
个别同学描述想象中开国大典盛况。
6 、拥抱青春、学生表达祖国寄语[ 情感延伸]
E课后反思
一、情感导入和发声练习
发声练习相对比较枯燥,学生一般很难完成好。
然而发声练习在教唱歌曲之前,往往这时候的情绪会影响下面的课堂教学效果。
所以,我将情感导入和发声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尝试。
二、简谱练习
学生识谱能力普遍较差,为更好地教学,有待加强练习。
三、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很多同学对于歌曲的学习只求会唱,不去体会和理解。
在学习这些歌时,我通过用朗诵歌词体会含义,聆听钢琴演奏了解音乐强弱变化的方式使学生很快从整体把握了歌曲。
歌曲的高潮部分试着请同学们站起来演唱。
四、欣赏教学和情感活动
通过情感活动把学生与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且贯穿于欣赏教学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