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要注意哪些事项
初中化学科是一门既要学生动脑又要动手的学科,它要求现在的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
其中,能动手化学实验就是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
在此,我谈一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化学实验这一话题。
我们现在所学的人教版的化学教科书是一本很实用的书,学生能学到一些基本的对以后生活有指导作用的知识。
比如,一些物质的提纯、鉴别方法、一些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等)的制取检验等。
学生要通过不断的动手实验才能有所收获。
但他们常常会在实验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小问题,为了避免出现不应有的问题,教师知道学生做化学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了。
我在这个方面上就有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安全知识很重要
安全知识很重要,无论做那个的实验,都要讲清相关的安全知识,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例如,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的制取和使用都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只有达到安全要求才能做其他的相关实验。
二、实验要领要掌握
比如说,粗盐的提纯就是一个重要的实验。
它包含有天平的使用、药物的取用、物质的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
而每一个实验步骤都很重要,学生都不能马虎了事,都要认真地做。
天平的使用就是基本功之一,它们要求学生知道怎样调节天平使其平衡、“左物右码”的使用等。
药品的取用也是要讲究的,要用药匙取药品。
溶解物质必需要水,那就要用量筒,而正确量取液体的数值也很重要,一些学生不会读数值,他们经常会采取错误的方法。
而正确的方法是怎样的?我会经常问一些学生,让他们自己总结、发言。
他们通过实验就能知道要用“直视”的方法才对,这样的数值才是真实的数值。
再例如,二氧化碳的制取这个实验,许多学生都能准确地做。
但是,总有一小部分的人却不能把石灰石很好地放进试管里,他们不是把试管平放,然后再放药品,他们有的人会将药品直接放进竖直的试管里,这样试管很容易破裂,也不合符实验要求,这是不允许的。
这样的一点小问题,也可以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也是反映了学生对这一门学科的学习态度。
另外,药品或溶剂的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和进程。
如,粗盐的提纯中,如果学生用水量不符合要求,溶解粗盐的水给多了,那蒸发时使用的时间就会花比较多的时间了,离规定的时间就有差距,有的要多花20-30多分钟。
因此,无论那个实验,规定了的药品或溶剂的量用多少的就用多少,不能随意使用,使用量不符合要求也可能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要准确无误地使用药品或溶剂的量。
总的来说,化学实验是一个综合能力很强的学习环节,学生要学会使用相关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领,只有细心领会知识的关键点,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记者:生物实验中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十分激烈,因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潜伏着发生各种意外的因素,实验人员在思想上要重视,需具备必要的实验中化学试剂安全知识。
您能简单谈谈这方面的知识吗?
杜欢永:化学药品大致分为二类,一类是具有刺激性、腐蚀性药物,一类是有毒化学药品。
根据毒物侵入的途径,中毒分为摄入中毒、呼吸中毒和接触中毒。
接触中毒和腐蚀性中毒有一定区别,接触中毒是通过皮肤进入皮下组织,不一定立即引起表面的灼伤,腐蚀性中毒是使接触它的那一部分组织立即受到伤害。
刺激性、腐蚀性药物有的有刺激性,对眼睛、粘膜、气管有刺激作用,腐蚀损害皮肤、组织,对眼睛非常危险。
轻微者可引起喉痛、粘膜红肿;重者引起气管炎、肺气肿,甚至死亡。
这类药物包括:酸类、酸酐及与潮气产生酸的物质。
例如硫酸、氟氢酸等。
有毒化学药品指那些吸入微量即能致死的化学药品,是剧毒药品,水银及汞盐、氰化物、硫化氢、砷化物、一氧化碳、马钱子碱等都是剧毒药品。
杜欢永:根据各大高校提供的经验,我总结为如下几点:
1.树立安全意识,责任到人。
实验室全体人员必须树立安全意识,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对安全隐患制订整改措施,每个房间设置安全防火负责人。
化验室人员每天上班时应认真检查水、电等开关及有关设施,确保不漏水、不跑电后再进行实验操作,下班后关好水龙头、电源开关,拔下电源插头后方可离开。
搞好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分工及责任,杜绝不安全因素,严禁发生工伤事故和仪器设备损坏、火灾、爆炸甚至中毒及导致人身死亡等重大事故。
2.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
特别是建立安全防火管理制度,保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化学实验室是涉及面广、危险性大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实验室安全,必须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管理法规及政策,结合高校具体情况制定一整套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每天最先到的师生,应检查锁、水、电、门、窗并签字,最后离开的人检查锁、水、电、门、窗并签字,每天实验人员签到,建立各级实验教师、人员、学生的责任制。
3.掌握安全知识,加强安全培训。
实验操作时,应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如发生意外情况,有腐蚀性的试剂溅在身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面积较大,冲洗后立即去医院诊治;如因偶然打破盛有培养物的器皿,致使病原性的菌毒种外溢,当事人应冷静,切勿乱动,应唤他人用浸透消毒剂的毛巾覆盖于碎片上,或将消毒液倒在污染区,浸没一定时间,从外至内逐步清理污染源,最后将衣物于121℃湿热灭菌30分钟,清理碎片时应避免损伤皮肤。
在培训过程中,让他们认识到化学实验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菌的特点,教育他们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操作,要注意自己及他人的安全。
仪器设备的导线要绝缘不能有裸漏电线的情况以免触电。
急救措施培训:通过练习和演练增强学生的安全技能与对策,在有意外的情况下,能够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减少人员伤害。
化学灼伤处理:如果眼睛被酸或碱灼伤,先用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2%硼酸清洗并送医院治疗。
烫伤和烧伤处理:可在伤处涂上75%酒精润湿后涂蓝油烃等烫伤药;如果伤面较大,深度达真皮,应小心用75%酒精润湿并涂上烫伤药膏,送往医院治疗。
创伤的处理:用3%双氧水将伤口周围擦干净,伤口涂碘酒、红药水后包扎。
4.试剂的管理。
化验室火焰口装置应远离一级试剂,化验室中存有较大量上述试剂时,应贴有“严禁火种”“严禁吸烟”等醒目标志。
放置该类物品的房间不能有煤气、酒精灯及有电火花产生的任何电器设备,室内应有通风装置。
使用一级试剂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时,应远离火源,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通风橱应由防火阻燃材料制成。
化验室内有机试剂处避免产生电火花。
储存一级试剂时,必须将容器口密封,置阴凉通风处保存。
化学试剂避免日光直射。
冰箱内不得存放无盖的试剂,试药。
实验操作室内仅能存放少量实验需要的试剂或有机溶剂,不可贮存大量的化学危险品,如需要时,现用现领。
5.加强消防设施的管理和具有必要的安全设施。
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应存放在实验室门口附近,便于取用。
室验室所有人员应掌握各种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实验室紧急出口等。
由于食品分析实验室接触有毒试剂较多,故应配备口罩、橡皮手套、防护眼镜或防护面具等防护设施,还应准备一些急救用药品,如被强酸灼伤时急用的2%小苏打水,被氨水烧伤时用的2%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