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册欣赏《梨园风采》

八年级下册欣赏《梨园风采》

欣赏《梨园风采》
一、概述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题一。

计划一课时。

教学内容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人物故事为线索,以经典唱段为蓝本,主要介绍了京剧的起源、行当、唱腔、伴奏乐器、代表艺术家。

通过欣赏、比较等实践活动,渗透京剧的相关知识,感受京剧的韵味及魅力。

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和感受京剧优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多彩的角色、夸张的脸谱、华美的服饰。

在“兴趣”中感受和认识京剧艺术,增进学生对京剧艺术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二、教学内容
欣赏京剧《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京剧的发展概貌,明确京剧唱腔的特点。

2、认识四大名旦,让学生自学四大须生。

3、通过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两个经典唱段,了解梅兰芳和马连良两位著名的艺术大师,以及他们的表演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堂中重点围绕欣赏多彩的京剧的,拓展延伸到其故事情节的概括与人物形象分析。

2、能在欣赏过程中初步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体验京剧的韵味,并产生了解京剧的意愿。

3、结合教材内容,课外资料,通过聆听、体验、思考的学习方式,初步了解两个经典唱段的艺术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感受各京剧唱段的艺术魅力。

2、通过对京剧的关注与鉴赏,提高关注京剧中的美的热情,促
进学生对这一门艺术的探究。

3、在“兴趣”中感受和认识京剧艺术,增进学生对京剧艺术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两个经典唱段,了解梅兰芳和马连良两位著名的艺术大师,以及他们的表演风格。

2、明确京剧唱腔的特点,能感受各京剧唱段的艺术魅力。

3、通过对京剧的关注与鉴赏,如何提高学生关注京剧中的美的热情,促进学生对这一门艺术的探究。

4、如何让学生在“兴趣”中感受和认识京剧艺术,增进学生对京剧艺术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中宁二中八年级(2)班的学生。

2、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大量的民族音乐,但是对京剧艺术没有进行过深入接触和学习。

3、学生对京剧兴趣不太浓厚。

4、学生没有弹唱民族音乐、民族乐器的基础。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媒体教学法:在教学中,辅以影视媒体,激发兴趣、拓展视野。

学生对京剧大多所知甚少,欣赏京剧的主要形式自然是“看”,欣赏的重点在京剧的“戏”。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这种“看戏赏剧”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

该教学策略的关键是以遵循循序渐进欣赏、教授的教学原则。

七、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京剧中经典唱段的剪辑。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范唱京剧《三家店》中秦琼的一段唱腔选段《儿行千里母担忧》。

师: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它承载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传统,在世界艺术之林也是独树一帜。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领略我们的梨园风采。

(出示课题《梨园风采》)
【设计意图:教师现场范唱会引起学生的很大兴趣,这样引课要比用教学媒体引课的效果好很多。

轻松导入“京剧”这一课题】(二)授新课
1、音乐知识。

⑴讲解“梨园”的含义。

梨园:原是唐代宫廷歌舞艺人集体习艺地方。

后人加以引申,把梨园一词作为戏曲的代名词,称演员为“梨园弟子”,产出剧本为“梨园传本”。

(京剧就是梨园中最大的一个戏曲剧种,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京剧。


⑵讲解“京剧”的含义。

京剧是在清代乾隆年间形成于北京的一个戏曲剧种,是中国最大的剧种。

其音乐基础是徽调和汉调。

以皮黄腔为主,兼有昆腔、吹腔、高拨子、南梆子以及众多的丝弦曲牌和锣鼓经。

皮黄腔包括西皮、二黄、反西皮、反二黄。

主要板式有导板、回龙、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摇板以及二六、流水、快板等。

2006年,京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⑶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①了解这四大行当。

②知识反馈——让学生看四大行当视频。

(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这么多京剧音乐知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京剧中的四大行当是怎样用他们的肢体语言把生活故事表现出来的。


【设计意图:讲完内容教师要用引语引出下段内容。

给学生设置一个悬念,让学生的思维急于往下走。

这段教学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欣赏京剧片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刚才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京剧,以及京剧的四大行当,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京剧《贵妃醉酒》中杨贵妃的一段唱腔《海岛冰轮初转腾》)
⑴简介剧情。

《贵妃醉酒》是由梅兰芳大师改编的一出旦角戏。

剧情是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

第二天,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但是唐玄宗车驾迟迟未到。

太监来报竟说皇帝已去江妃宫中,杨贵妃闻讯,懊恼不已。

纵有万种情怀,一时竟
难排遣,便开始自饮自乐,“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个唱段节奏不缓不急,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杨贵妃的抑郁的心情。

⑵播放京剧《海岛冰轮初转腾》片段。

(带问题欣赏)(同学们我们不光要听,还要带着思想来欣赏这段唱腔。


●这段唱腔整体给我们什么感受?
●演唱者的嗓音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节奏咋样?表演如何?
●“杨贵妃”属于哪个行当?
(讲解什么是用嗓?)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确实如此,梅派唱腔雍容大气、平和中正,节奏不急不缓,恰如其分的表现了杨贵妃当时的心情和身份。

从板式上讲,这一段属于“一眼板”相当于四二拍,旋律流畅明朗。

衬字轻柔,表现了女性的柔美。

京胡的伴奏亮而又韧性,显得十分灵活。

⑶认识四大名旦。

(让学生课下自学四大名旦的生平及代表作。


(4)看梅兰芳大师的精彩
(5)、比较京剧唱腔和秦腔唱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京剧“唱”故事的魅力。

了解京剧中的“男旦”,知道京剧的四大名旦。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欣赏《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⑴导语:刚才我们欣赏了旦角的唱腔,下面我们再来欣赏由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演唱一段生角唱腔,《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体会一下旦行和生行的不同之处。

⑵简介唱段内容。

《空城计》是京剧传统剧目。

主要剧情是:诸葛亮驻西城,闻听司马懿乘胜攻击西城,万分危急中,以空城计惊退司马懿的一段故事。

⑶带问题欣赏。

(让学生课下了解作者马连良,以及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


A、这段唱腔的嗓音有什么特点?
B、唱腔有什么特点?
C、诸葛亮属于哪个行当?
⑷回忆听过的《海岛冰轮初转腾》,对比旦行与生行的不同。

【设计意图:感受京剧唱腔的特点,分析旦行和生行的不同之处。


(三)总结
1、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与欣赏,大家对京剧有一个什么样的了解?(讨论发言)
2、教师的看法:京剧唱腔优美、服饰华贵、脸谱夸张,表演精湛。

其魅力就蕴涵在那既有铿锵之力,又有婉转之美的腔韵与表演中。

这就是京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