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日本)川端康成
他拉着双眼已盲的妻子的手,为了看一座出租的房子,在一处斜坡上,往上走着。
“那是什么声音?”
“竹林子的风声啊。
”
“是啦,我好久不曾走出家里一步,几乎都已忘了竹叶的声音呢。
现在的那个家,去往二楼的楼梯梯阶,分得好细啊。
刚搬过来的时候,我的脚步很难配合,吃了不少苦头。
这个楼梯,如今才刚刚习惯了,你却说又要去看新房子了。
对于眼盲的人,住惯了的老房子可就像自己的身体一样,每一个部分,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所以就觉得格外亲切,就像对自己的身体的感觉一样。
眼睛不瞎的人觉得死板没趣的房子,眼盲的人却可以和它水乳交融呢。
想想看,今后可又有好阵子经常和新家的柱子撞个满怀,或是给门槛绊了脚什么的,是不是?”他放了妻子的手,打开了涂白漆的木门扉。
“哟,像是树木的枝叶繁茂的幽暗的院子似的。
以后,冬天可就冷了。
”
“是一座墙壁和窗子都显得阴沉沉的洋楼啊。
看样子,住的是德国人了,这里还留着一个‘里德曼’的铭牌呢。
”
然而一推开房子的大门,他却像是受到眩眼的亮光似的,侧转了上身。
“真不错。
明亮得很。
如果院子里是夜晚的话,这里头可就是白昼了。
”
黄色和朱红色的粗条纹相间的壁纸,看起来好不热闹,有点像是节庆日里那种红白相间的帷幕。
深红的窗帘,明亮得像是彩色电灯一般。
“有躺椅、有暖炉、有茶桌和椅子。
衣橱、装饰灯——家具可说一应俱全了。
你过来看看……”他说着,急切地,像是要把妻子推倒似的,把她推到躺椅处让她坐下来。
妻子就像一个笨拙的溜冰者一般,双手在空中慌乱挥摆着,在弹簧的反弹下摇荡着身子。
“喂,连钢琴也都有呢。
”
让他拉着手,坐在暖炉旁边的一架小钢琴前面去的她,就像在碰触什么怕人的东西似的,把琴键敲打了一下。
“啊!还会响呢。
”
她于是弹起一支孩童歌来。
这可能是她眼睛还看得见的少女时候学会而且依然记得的歌吧。
他走进摆着好大办公桌的书斋里一看,紧邻着书斋的,竟是寝室。
里头是一张双人床。
床垫也一样用红白条纹的粗布料张成的。
一坐到那上头去,柔软而且具有弹性。
妻子的钢琴渐渐地响出了快活的喜悦来。
然而他也听见,是盲者的悲哀,偶或按错了琴键,她便小孩般地笑了起来。
“喂,你不来看看好大的一张床吗?”你说有多么不可思议
——妻子在新来乍到,不知前后高低的屋子里,竟能像明眼的少女一般,稳健迈步走到寝室里来。
两个人并肩坐到床边上去,彼此手搭着背,一面还像装有弹簧的玩偶一般,好乐好美地跃动弹跳了起来。
妻子低声吹起口哨来,都已忘了时间了。
“这里是什么地方啊?”
“不知道。
”
“到底是什么地方嘛?”
“反正不是你家就是了。
”
“这样的地方如果到处都有,那该有多好。
”
(有改动)
1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夫妻俩往山坡上走时,妻子分辨不出竹林子的风声,又对旧房子眷恋不已,说明她是一个喜静守旧的人。
B.小说中丈夫带着眼盲妻子频频换房租房,看房子时急切粗鲁,甚至把她推倒在躺椅上,说明丈夫粗俗、缺乏教养。
C.小说中妻子吹起口哨、忘记时间的细节十分传神,结尾借人物之口说出“反正不是你家”,从遐想中回到现实,很有张力。
D.小说语言冷峻、客观,许多情节虽然是一笔带过,却能将人物点染得有血有肉,这体现了作者极高的文学水准。
E.夫妻之间的言语情态纯真自然,尽管贫寒漂泊,两人一颦一笑中却饱含对生活的爱,这种反差正是小说的深刻所在。
12.优秀的小说有一个好题目,本文以“家”为题,这在文章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13.小说中的眼盲妻子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14.文章结尾妻子说“这样的地方如果到处都有,那该有多好”,你认为他俩能找到自己的“家”吗?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
11.CE答E得3分,C得2分,A得1分,B.D不得分。
12.①作为线索,统摄全篇。
整篇小说围绕“家”展开,以租房的所见所闻所为来推动情节发展。
②交代主要内容。
小说以夫妻俩回忆过去的“家”,观察现在的“家”,谈论自己心中的“家”为主要内容。
③揭示小说主旨。
小说围绕“家”行文,到结尾笔锋一转,点出“这不是你的家”,更显对家和归宿的渴望之强烈。
13.①安土重迁,怀旧。
留念故居,喜欢熟悉的环境,对新房子充满彷徨犹疑。
②敏感不安。
分辨不出风声,感到惊惧;敲打琴键像触碰怕人的东西,体现出敏感矜持的性格。
③纯真好奇。
虽怀念旧居,进到新房子忽而弹起钢琴,弹错了像
小孩般地笑,在床上弹跳等,都说明她纯真活泼。
④乐观积极。
虽然眼盲,贫苦漂泊,弹琴时琴声却活跃悠扬,并且对“家”饱含期望。
14.能找到。
①从主题上看,有爱的地方就有“家”。
“家”是避风的港湾,夫妻俩真诚爱护彼此,简陋的旧房子也因为这爱而温暖,双方互相依偎相濡以沫,对家有着强烈的渴求,有这样的情感基础,两人相依为命的居所就是“家”。
②从人物来看,两人顽强坚韧乐观。
虽然贫困漂泊,居无定所,但言谈举止纯真美好,比明眼人更懂得生活的情趣;且渴望归宿,并顽强坚韧、辛勤努力去奔波寻觅,一定会有自己的“家”。
③从情节上看,二人融入新生活迅速,适应性强。
进新屋时妻子称离开的租处为“现在的房子”,还不时抱怨和旧房子水乳交融,格外亲切;可是刚进新房间不久,两人就欣喜于陈设的完备,兴奋自在地弹奏起钢琴来,在床边并肩倚坐弹跳,吹口哨,稳健迈步行动自如,适应很快,他们定能找到自己的“家”。
【解析】
11.
试题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
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A项喜静是准确的,守旧并不合理,她因为眼盲必须如此,给1分;B项急切粗鲁是欣喜的缘故,自私粗俗无教养不合情理,不给分;D项“小说语言冷峻、客观”不准确,本文语言细腻雅致,有情感热度。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
试题分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
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
探究F。
13.
试题分析: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
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试题分析:对小说的结局进行相应的推测或对小说的结局是否合理的探究,是小说常见的一种类型,答题时注意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对文章的情节注意分析伏笔和照应的关系,在前文的情节中或许对文章的结尾有所暗示;然后是人物的性格,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结局;还要考虑文章的主旨,根据作者的情感倾向分析故事的结局;周围的环境也可能对人物的命运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事件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