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菠萝蜜栽培技术

菠萝蜜栽培技术

菠萝蜜栽培技术菠萝蜜,又称为树菠萝或者木菠萝,是一种著名的热带水果,它属于桑科常绿乔木。

适宜在热带潮湿地区栽培。

我国栽培菠萝蜜的历史从元朝时就开始了。

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和台湾,这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都有栽培,但由于人们对菠萝蜜的价值缺乏认识,所以传统的种植大多停留在房前屋后的零星种植。

近两年,由于海南、广东和广西都有规模化的种植。

北方的观众朋友也可以品尝到新鲜的菠萝蜜了。

在百年以上的菠萝蜜树,木材坚硬,可以制作家具;树体流出的白色液体和叶片可以做药用,消肿解毒。

菠萝蜜果肉味甜多汁,浓香味美,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菠萝蜜。

它的含糖量在15%以上,还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A。

除了作为水果食用、也可以加工果汁、果酱或蜜饯,还可以酿酒。

果核富含淀粉,用来炖排骨,或者蒸煮都可以,味美如板栗。

菠萝蜜树形美观,生长快,又是良好的绿化树种,适宜在热带和温暖的亚热带地区广泛发展。

主栽品种菠萝蜜共有30多个品种。

我国土生的品种树体高大,在10—20米之间,单个果实主要为圆形,或者椭圆形。

重量在8-10千克之间。

一般4-5年开始结果。

新引进的马来西亚1号,2号,3号,6号品种。

以马来西亚1号最占优势。

果实形状好,果实大,单个重在20-40千克之间。

产量高,一棵树结果量可以达到250千克,每亩的产量可以达到5吨。

马来西亚1号品种结果早,最早的定植后18个月就可以结果了。

下面我们以这个品种为例,先说说菠萝蜜的形态特征和适宜生长的环境。

形态特征菠萝蜜树高在2-3米之间。

经过人工培育成为伞形树冠。

在树堂内的主干上,粗壮的分枝上,粗大的结果枝上,抽芽,开花,结果。

树皮较粗糙,为棕灰色,带有灰白色的大花斑。

叶片为单叶,圆形或者卵形,长12-22厘米,宽6-9厘米,两面无毛,叶柄长1.5-2厘米。

有的花顶生,有的则腋生,雌雄同株,雌花长4-15厘米,鲜绿色,生长位置比较同一结果枝上的雄花低;雄花长约5厘米,表面较光滑,暗绿色。

每年2月起开花,花期为5个月。

一边开花,一边结果。

果实大若冬瓜,长椭圆形,棕绿色,菠萝蜜的果实浅黄色,成熟时,果皮为黄绿色,采收之后会转变为黄褐色,皮像锯齿,有六角形瘤,突起,坚硬有软刺;果肉被乳白色的软皮包裹着。

果肉质地为肉质,金黄色,鲜果肉香甜爽滑,有特殊的蜜香味。

种子浅褐色,卵形或长卵形。

果熟期为6-12月的半年时间。

生长环境菠萝蜜喜欢高温多湿的低地环境,喜欢温暖湿润的热带气候。

不耐寒冷,要求种植地的年平均气温大于21℃,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3℃,绝对最低温度大于0℃,地表温度在0摄氏度就容易受到冻害。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微碱性的粘质或者砂壤土中,都能够正常生长。

在海拔600米以下的低丘陵地或者平地栽培为最好。

菠萝蜜的栽培关键在于育苗。

育苗也分为砧木苗的培育,和嫁接苗的培育两个不同的阶段.。

砧木苗的培育培育菠萝蜜的砧木苗,必须先选种,在沙床上播种催芽。

每年的6-10月都可以催芽。

大规模种植可以选在9-10月份进行。

选种:催芽前的第一件事情当然是选种了。

种子最好选择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的本地菠萝蜜品种的种子。

要选用从果实中剥离出来的新鲜种子,时间不能超过48小时。

要求种粒成熟、饱满、外面光滑、无斑点。

没有外伤,没有病虫的危害。

用这样健康的种子,可以保证出芽率。

选种完成后,再进行种子处理。

洗种:种子处理的第一步是洗种。

选出的种子应该立即放入清水中,用手搓洗最好搓洗2-3分钟。

要洗干净。

像这样搓洗两遍,将果粒上的果肉和糖分搓洗干净。

清洗干净了种子再播种,就不会引来蚂蚁的侵害,也不会有其他病虫害的发生。

种子杀菌消毒:洗种之后,要对种子做消毒处理。

消毒杀菌药物选用多菌灵500-800倍液,在配好的药液中加入15千克清水,将种子倒入药液中,让种子浸泡2-3分钟。

接下来做沙床催芽的准备工作。

做沙床:沙床面积可以根据种子的多少而定。

要选用细河沙做芽床。

湿度要求为25%。

用手握捏不粘手,还能立即地散开,这样的河沙才能算合格。

先铺10-15厘米厚的沙土作为底沙,一定要铺平整,用薄木板刮平整就最好了。

为了便于管理,一般做成10米长,1米宽的床面。

催芽:铺好了底沙,将处理好的种子慢慢地铺呈在沙床上,要让种子散开,以免妨碍出芽。

铺完了种子,我们在种子上覆盖一层面沙。

厚度在2厘米左右就可以了。

接下来,我们要在芽床上铺盖一层干枝杂草,以达到进一步遮阴保湿的目的,还有增温的效果。

沙床管理:如果在18-30摄氏度之间,催芽20天左右就可以了。

如果遇到8-18摄氏度的天气,催芽大概需要35天左右才行。

要观察沙床的干湿状况,要及时淋水。

淋水的次数不定,以保持土面的湿润为原则。

等到出芽之后,揭开杂草。

这时我们会看到幼芽已经长到3-5厘米这么高了。

移栽营养袋:在10-11月份,准备苗袋,苗圃地,基肥等,准备移栽,进入苗圃地的培育时期。

翻土整地做苗行:苗圃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田地。

要求交通便利、日照充足、水源排灌方便。

选择好苗圃地之后,先翻土整地。

苗行上要深翻,深度为20厘米,苗行的宽度为30厘米。

苗行之间宽度为60厘米。

配营养土:营养土的配置选用原土壤就可以了。

将苗圃地的黄壤土整细打碎。

准备好牛粪、鸡粪或者猪粪一类的有机肥。

每亩苗圃地的用肥量为2千克。

将肥料和土壤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准备装袋。

装袋:我们将配好的营养土装入袋中,装土时要摇实压紧为好。

装好营养土,将营养袋整齐地排放在苗行内,一排放二个营养袋。

出芽:出芽用小撬刀。

用小撬刀慢慢地将出芽的种子撬起,起出芽床。

带种子一起取出。

定植:定植时用小撬刀开定植穴。

深度大约为5厘米。

一手开穴,一手连种子带芽一起插入营养袋中,再双手压紧营养土。

然后一定要细致地喷淋一遍定根水。

以利于成活。

定植后管理:如果是晴天,每天都要淋一遍水,苗杯里不能出现干土。

12月——次年1月的管理一个月后,幼苗已经生长到30厘米左右那么高了。

除草除侧芽:这些侧枝和侧芽在除草的同时,要将它们一起抹除掉。

施肥:经过一个月的消耗,营养袋里的肥料都损耗完了。

应该要施一次肥了。

我们选用复合肥氯化钾。

肥料要施在苗袋里。

操作时用小木棍在每一个苗袋里插出一个2-3厘米的小洞作为施肥穴。

再将肥料投放入施肥穴洞中。

每一个苗株施肥量为3克。

喷灌:施肥之后,进行一次全园灌溉。

只要打开喷水开关就可以了。

一般喷灌30分钟就可以淋透了。

幼苗期要经常灌水,使苗袋里的土壤湿度保持在25%就可以了。

2-4月的管理如果遇到大雨天,一定要排水。

而建在缓坡地带的苗圃地有先天的优势,可以省去排水的工作。

苗期病害的防治;在水分干了之后,要进行一次全园喷药。

下在我们详细地来看一看炭疽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炭疽病危害症状:被炭疽病危害的叶片,刚开始表现出枯黄的斑点状,有的甚至叶片老化、增厚、变黄,而且干枯。

更加严重的叶片还会出现卷曲的现象。

受害的叶片枯萎蔫黄,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炭疽病防治方法:炭疽病的病原是一种炭疽病菌,主要借着刮风下雨期间,在苗圃地内传播。

我们选用百菌清600-800倍液,对整个苗圃地进行喷药防治。

在可能发病的苗地,每隔10天就需要喷药一次。

在砧木苗期,我们选用磷酸二茎钾600-800倍液,喷洒叶面,每隔七天就需要喷洒一次。

育成的砧木苗4个月育成的砧木苗高度在80厘米以上。

长势健壮。

苗茎离地面10厘米高处的直径粗度为0.8-1厘米,砧木苗的叶片宽大,浓绿。

无病虫害。

符合这种规格的砧木苗就可以放心地嫁接了。

嫁接前准备工作在嫁接前10天左右要施一次重肥,我们在每亩苗地施用10千克的复合肥。

在嫁接的前5天,苗圃地灌溉一次,灌水直到苗圃地面湿透的程度为好。

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就可以嫁接了。

嫁接技术嫁接时间:嫁接时间在每年4-10月都可以进行。

选择接穗:我们选择种植在向阳处的马来西亚1号树种。

要求母树为3-5龄的结果树,并且长势旺盛,枝梢茁壮,芽眼饱满,没有病虫害。

我们用修枝剪采集接穗,每个接穗以3-4个芽眼为标准。

接穗的修剪:接穗要从嫩枝处剪断,接穗在约在15-20厘米之间。

一般每个接穗留有2-4个芽眼都可以。

修剪完之后,立即用湿布将修好的接穗包好,达到在嫁接之前保湿的目的。

芽片嫁接法:嫁接前要准备好嫁接刀、剪刀、湿布、厚度为0.04毫米,宽度为2厘米,长度为20-25厘米的薄膜带。

这些工具都必须保证干净而不带油污。

一般的嫁接技术嫁接时要先剪断砧木苗,而腹片芽接法不需要剪断砧木苗。

而是将接穗芽片嫁接在砧木苗茎上。

那么,让我们详细地看一看究竟要怎么接呢?开芽接法:操作人员双手要干净,不能带油。

操作时,先将砧木苗离地面15厘米以下的叶片去掉。

在砧木苗茎离地面10-15厘米之间的光滑处,用刀尖自下而上,划开两条长度为5-6厘米的平行切面,切面的宽度大约占砧木围茎的三分之一,切割面的深度到达苗茎木质部分。

切面上部交叉成舌形,从尖端将皮层轻轻挑起,从上到下将皮层削开,并切去三分之二,留下三分之一长的小段皮层,以备夹放芽片。

削芽片:我们选用饱满的叶芽,用刀斜切下芽片,长度也是5-6厘米。

斜切的深度要达到木质部分,接着将木片剥掉,留下皮层和芽眼,必须要保持芽眼的完好。

然后短截去芽片的两端,截成4厘米长的芽片。

芽眼要在中间位置,两端各为2厘米。

这样的芽片略小于砧木茎上的切面。

安放芽片:要保证接片处的干净,无雨水,无泥土,也不能有其他污染物。

有树液流出要擦干净。

以避免嫁接面被污染,影响成活。

将芽片的芽眼顺向朝上,安放在砧木的切面上,芽片下端安插在砧木留下的一小段皮层里,起到固定的作用。

芽片的两边稍微留有一丝空隙,方便嫁接面生长愈合。

绑扎:接下来,我们用白色透明薄膜带,自下而上地绑扎,薄膜带绑扎的上一圈和下一圈的之间的重叠面,要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薄膜带绑扎的松紧适宜,不要让雨水进入,以免影响芽片愈合,提高成活率。

嫁接苗的培育嫁接后第1个月的管理:成活解绑:嫁接后25天左右,芽片和砧木茎已经愈合,这时就可以检查苗木成活情况,芽片呈绿色即表示已经成活,要及时解除薄膜绑带了。

解绑还是用嫁接刀,用刀轻轻地划断薄膜带,再慢慢地用手去除绑带就可以了。

补接:芽片发黑而皱缩,表示没有成活,要及时进行补接。

补接的方法和第一次嫁接时一样,应该在原嫁接处对面三分之二的位置上进行补接。

成活之后再解绑。

剪砧顶:在解绑之后7-10天内,在高出嫁接位置2-3厘米的地方,剪断砧木苗就可以了。

嫁接后第二个月的管理:剪顶后大约20天左右,在嫁接处长出嫩绿的新芽。

除侧芽:在砧木茎上长出了一些嫩芽,当我们发现这些嫩芽,必须随时随地抹除砧木芽。

用手轻轻地抹除就可以了。

抹了芽,接着进行一次除草。

除草:一般每隔15-20天就除草一次,除草后再施一次水肥。

施肥:我们将有机肥和磷肥沤制成水肥。

人工喷淋苗圃地,将苗袋淋透为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