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练习
1.1
答: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87年2月颁布的PLC标准草案(第三稿)中对PLC 作了如下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命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的外部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
1.2
答:
1.基本结构:主要由CPU模块、输入/输出(I/O)模块、电源模块和编程器组成。
2.工作原理: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即在PLC运行时,CPU根据用户按控制要求编制好并存放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按指令步序号(或地址号)作周期性循环扫描,在无中断或跳转的情况下,按存储地址号递增的方向顺序逐条执行用户程序,直至程序结束。
然后重新返回第一条指令,开始下一轮新的扫描。
1.3
答:FX2N系列PLC控制面板主要实现型号标注、工作模式转换与通信、输入/输出接线端口、输入/输出端口指示、状态指示以及电源输入等功能。
1.4
答:继电器输出-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晶体管输出-直流负载;晶闸管输出-交流负载。
1.5
答:输入/输出继电器、辅助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状态继电器、数据寄存器等。
1.6
答:梯形图、语句指令表、顺序功能图
1.7 (略)
1.8 (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