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豆类市场中期行情分析报告

豆类市场中期行情分析报告

T I A N Q I天琪期货 FUTURES证券控股豆类市场中期行情分析报告 天琪期货油脂分析师杨久尊第一部分: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第二部分:豆油策略分析:需求支撑底部,后市有望破八冲九内容提示:全球经济处于平稳复苏的进程之中, 世界主要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在催生价格泡沫, 通胀买盘正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底部大幅抬升。

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对经济的破坏力超乎想象, 诸如迪拜信用违约等突发事件的出现预示着世界经济的反弹之 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美豆在确认产量的过程中夯实底部支撑,市场对需求的关注推动豆价不 断拓展上行空间。

中国大豆减产,国储适时公布新的收储政策, 收储价格的再次提高有利于稳定国内豆类市场,大豆期价正随市场预期的改善积蓄新的上冲动能;国内需求及市场对生物能源的关注有望推动豆油期价继续上行;国内养殖业走出低谷,豆粕现货与期货间近 600元/吨的价差使大连豆粕期货成为新的价值洼地,近月合约买入价值明显。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分析阶段: 09年12月-10年2月内容大纲:触及两年来高位,升至 53.7, 10 月份为 53.0;11 月份制造业 PMI 初值升至 51.0, 10月份为 50.7;当月服务业 PMI 初值升至 53.2, 10月份为 52.6;这表明当月欧元区经济持续增长。

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经济运行特征虽有差异, 但总体来看, 全球经济触底后步入复苏通道的 迹象越来越清晰。

2. 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未来政策走向值得关注得益于中国政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的持续作 用,从 2008 年一季度到 2009 年三季度,中国经济走出了 V 型反转态势,三季度 GDP 增长 8.9%,全年保八的增长目标几无悬念。

中国经济复苏态势已全面形成,并在不断巩固和加 强。

10月份国内 PMI 数据为 55.2%,比上月上升 0.9个百分点,该数据不仅夯实了经济上行的基础而且也预计未来经济将走向平稳较快发展的新轨道。

现成效,高层对于维持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频繁表态有利于带动民间投资和 社会消费继续增长, 目前市场充裕的流动性有助于推动商品价格恢复性上扬。

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全球油脂油料供需情况在外部经济环境处于良好复苏的背景下,全球油脂油料市场的供需情况将成为影响此类商品价格的核心要素。

国际权威报告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分析途径, 通过对全球油脂油料供 需形势的详细解读, 有助于市场参与各方准确把握全球豆类商品的供需主线, 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 2009/2010年度全球油脂油料供需简表 (11月份) 单位:千吨1. 海外经济数据喜忧参半,欧美驶入经济复苏通道美国近期公布的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强劲回升,按季增长3.5%,创两年来的最大季度增幅。

GDP 季度增长值大幅走高显示持续近两年的美国经济衰退有望 结束。

美国10月份CPI 继续小幅回升,10月份的零售销售收入受到汽车消费回升取得大幅 上涨,而美国 1 0月份的失业率创下了 10.2%的新高,这表明美国居民收入基础仍处在一个 相对较弱的水平,并可能拖累其消费复苏的强度。

欧元区10月份CPI 同比继续下降,但环比维持上升势头,这将会进一步增强欧洲央行在较长时间内继续把基准利率维持在 1% 的较 低水平,从而有助于欧元区从严重的衰退中复苏。

11 月份欧元区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中国政府强力救市措施已经显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则是将于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我们认为, 在国内 CPI 和 PPI 数据尚不具备 通胀特征及国内外贸出口数据止跌回升以前,中国政府调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为今后的投资2009/2010年度中国主要油脂油料供需简表 (11月份)单位:千吨美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整体呈现利空影响,但潜在利多同样值得关注。

利空方面主要表现在大豆单产调高的幅度较大,11月报告中大豆单产达到2.91吨/公顷,远高于10月的2.85吨/公顷,这也导致大豆产量大幅提高 416万吨,该数值超过了全球11月主要油籽结 转库存增加值354吨,是11月报告的主要利空;利多的方面则是是需求的全面调高,从表 中可以看出,主要油脂油料的国内消费预估全面上调,主要油脂调高量调高37万吨,主要植物籽提高 160万吨。

预计随着明年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好转,油脂油资者对豆类商品的悲观情绪大幅释放,大豆期价在美豆产量确认过程中基本完成底部确认, 市场对需求的关注正推动美豆不断拓展上行空间。

中国国内油脂油料供需状况82万吨,其中工业用料的工业和食用需求有望进一步调高。

因此,虽然 11月报告整体偏空,但是需求的调整表明油脂油料市场的潜在利多同样较为明显。

从CBOT 市场在报告发布后的反弹走势看,投(数据来源:汇易信息网)尽管市场各方对中国大豆产量数据存在分歧,但国内大豆较上年减产仍获得市场共识。

美国农业部对中国大豆的预估数据同国内机构的预测存在一定差距,用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相比较而言,国内机构对其他品种的预测数据更为全面。

为便于说明, 我们将美国农业部对于中国大豆的预测数据单独加以解读。

美国农业部在 将中国大豆产量维持在上月的1450万吨水平,(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的产量也为1450万吨)。

对于中国进口数据,美国农业部在本月报告中上调 仍然被市场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农业部在本月报告中上调中国大豆期初库存数据, 上月的869万吨上调至901万吨,该数据连续处于增加状态,这与目前中国国储大豆销售不畅有直接关系。

由于其他数据调整较小, 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大豆期末结转库存将较上月增 加74万吨。

总体来看,国内大豆产量有限,巨大的需求缺口表明中国大豆过度依赖进口的 局面短期内仍无法扭转, 国内豆类市场仍然无法摆脱美豆主导的行情走势。

种的消费量来看,国内市场庞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内对豆粕及植物油的需求仍处于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之中。

市场在分析大豆时多采11月份的报告中100万吨,显示中国的进口需求从上表中其他品豆油策略分析:需求支撑底部,后市有望破八冲九中国豆油供盍平^<(2009.11)+2QCK 」m 年度預计为历史虽高产年?,1丹2阳中^度为历史绘低产年悌 2006年W 月-2009年g 月进口 S 対乙4站,5啊吨大豆生产周期支撑价格波段性易涨难跌2008年,美豆运往中国大豆装船量自10月中旬起涨,至U 2009年3月底步入低谷,到港高峰期也就是在11月下旬到4月。

今年美豆收割进度偏慢,12月中旬将渐渐步入到港高 峰期,拉高大豆价格符合美豆出口方利益。

而且从实际上来看,价格也确实有拉高可行性。

USDA11月供需报告确定了美豆丰产与南美的预期增产格局, 美豆充裕供给的消息已经被盘面基本消化,由美豆支撑全球需求的时段开启, 一般在四季度美豆市场交易商会经常炒作两种植条件不利。

在此阶段,极易寻找炒作题材,拉涨期价。

義豆擅fife 〔匸EOT 引呵曰錨 MA5 104^.35 MA1DI0S4.S5 MA201006.81 HA30lM2.5<} MftGO 963.1716,000 14pODO 12,ODD 1U,UUDR.nnob.OOO 4.000 2pDOO•市JB 年a iQ- q 月-------- ------g毎*.库弃.................... C" ■ ■■ ■# '3S^ 30%O';.. n n n .......亦聊辄了『』丁991 1砂0抽丐工F&5412,fla7 679 2jfe30 563 4皿3NZ0 312S^/t15% 10%LD2L 1.736 】用6 lai 379 玄051laL30.45%oeTBg2,607 3j21S 604紳3,340 3)330 919 £7.19%3jlSQ370 4」469 3.692 60717 19.11%1^71 & 743& 5pZ19 13 bW4 36,39%2,7315,6109,326白 1,517 5j974 2j^049肿7^121 5,727 LIJS97忑SO乙4gq ⑵晴I侶QH6月斗斗 5529 占 g% 7.6953,200 s,7oa50IDE133hfcOOL,7Z6叫amZ2.71% £1]・4现 爲333 】」&4119■旳% 102 S,3Q? 2,66730.53% 63 ^2fl3 30-硏第7犬刹 2止00 I3,7L^ 9,500150 g 止50斗fK-12.09%个因素:一是中国需求旺盛,在南美大豆上市前,美豆缺乏销售的竞争对手。

二是南美大豆D. D,1100.01054.1000.0900.003/02OE/OI 05/01...p美豆CBOT 指数走势图分析 进口价格倒挂,支撑油脂上涨格局进口成本方面,进入 11月以来,进口毛豆油价格倒挂现象严重,近期由于海运费价格 的大幅上行,提高了毛豆油进口成本,近期从阿根廷进口 12月船期的毛豆油 CNF 价已到达942美元/吨,折算成进口成本为 8120元/吨,而国内黑龙江地区四级豆油价格才 7400元/吨,价差已经达到520元/吨。

价差明显,将支撑国内豆油价格。

从下图中的历史进口毛豆油价格跟踪,我们可以看到除了 现易涨难跌的趋势。

马来西亚棕榈油受原油上涨和暴雨影响收获的影响, 稳步抬升的势头未改。

随着马来西亚BMD 毛棕榈油期货价格的走高,棕榈油进口成本也在上涨,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相对于 进口成本偏低150-400元/吨,这抬升了棕榈油的价格底部。

菜油方面由于进口受到政策制约, 到港数量骤减,但是根据加拿大油菜籽价格核算的到港成本大约在8400元/吨,同样高于国内菜籽油的成交价格。

综上,进口价格与国内油脂价格呈现全面倒挂,对盘面油脂价格形成了底部支撑。

通胀预期升温,基金积极进场买入在美元延续下跌通道,原油上涨的前提下,投机基金大举进入商品市场进行买入保值, 黄金的一路上涨就是市场避险情绪的最好体现。

在美元利率极低的情况下,贷款美元买入商品的操作甚至可以达到利率为负的效果,这也大大提高了基金入期市做多的积极性。

08年金融危机影响外,均呈从11月23号CFTC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公布的农产品持仓来看, 截至11月17 号基金在大豆、豆油上等农产品上仍然是持有净多单。

整体来看,美豆出口市场强劲和南美大豆种植仍面临天气危胁都将对豆类市场后市构成支撑。

油脂各品种比价关系,弓倾豆油价格冲高花生油:11月最后一周,花生在油料作物减产格局下,农民惜售、贸易商囤货、大雪影响运输 的共同作用下,花生油价格再创年内新高,在山东、河南、河北主产区,当地一级压榨浓香 新花生油出厂报价普遍升至15000元/吨以上,零售价格更达到17500元/吨左右,工厂提价 幅度普遍超过 300-500 对需求旺盛时段的临近,受比价关系的影响, 重的影响下略微下调了油料花生米的收购价格, 产格局下不支撑油价的大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