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Australian Open Tennis Championships)赛事简介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是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之一,也是四大满贯赛事中每年最先登场的,通常于每年1月的最后两个星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
澳大利亚公开赛自1905年创办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不过与另外三项四大满贯赛事相比,澳网还是最年轻的。
赛事目前由澳大利亚网球(Tennis Australia)主办。
赛事历史1904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网球机构官员决定成立澳大拉西亚草地网球协会(the Australasian Lawn Tennis Association)负责筹办每年一届的澳大拉西亚锦标赛(Australasian championships)并共同组队参加戴维斯杯的比赛。
1905年11月,首届澳大拉西亚锦标赛在墨尔本圣克尔达路(St Kilda Road)艾伯特公园(Albert Park)内的仓库老板板球场(Warehouseman's Cricket Ground)的举行。
当时总共有17名男选手参赛,最后罗德尼·希斯(Rodney Heath)夺得了男单冠军。
澳大拉西亚锦标赛最初一直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的主要城市之间轮流举行,直到1922年新西兰退出澳大拉西亚草地网球协会成立自己的网球协会。
同年,赛事还增设了女子组和混双的比赛,玛格丽特·莫尔斯沃思(Margaret Molesworth)成为澳网历史上首位女单冠军。
1927年,赛事更名为澳大利亚锦标赛(Australian Championships)。
在1968年网球职业化后,澳网被列为四大公开赛之一,并于1969年正式更名为澳大利亚公开赛(Australian Open)。
自从1905年举办首届比赛以来,澳网曾先后在墨尔本、悉尼、阿德莱德、布里斯班、珀斯和新西兰等6个地方举办过。
后来由于各界对比赛地点不确定的非议日渐高涨,1972年,赛事组织者决定将比赛固定在一个能够吸引最多的赞助商和观众的城市举办。
结果澳网再次回到并永久落户于其诞生之地墨尔本。
接下来的16年里,澳网一直是在墨尔本库扬草地网球俱乐部(the Kooyong Lawn Tennis Club)的场地上举办的。
1977年,澳网由通常的1月改到12月举办,使得在那一年举办了两届比赛。
但由于紧邻圣诞节,赛事时间的改变并没有起到预先设想的效果,所以到了1986年,原定于年底比赛推迟到第二年1月举办。
后来这一赛期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赛事规模的不断扩大,库扬的场地已经不能满足比赛的要求。
1988年,政府斥巨资在墨尔本中央商务区南边的墨尔本板球场旁新建的费林德斯公园(Flinders Park)网球中心正式启用,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观众人数大幅攀升,有超过26万名观众亲临现场观看比赛,而前一年在库扬网球中心这一数据仅有14万人。
也正是在启用新场地后,澳网才由草地改为现在的硬地球场。
1996年,比赛场地再次扩大,并更名为墨尔本公园。
2000年,为了纪念澳大利亚网球英雄,历史上唯一一位两度实现真正的大满贯的罗德·拉沃(Rod Laver),中央球场被命名为罗德·拉沃竞技场。
而在2003年,中央球场旁的1号球场又以澳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网球选手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Margaret Smith Court)的名字命名为玛格丽特·考特竞技场。
澳网中央球场独特之处在于它有一个可移动的顶棚,可以根据需要在下雨或是高温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使用。
澳网和温网是四大满贯中能够在室内进行比赛的赛事。
在澳网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澳大利亚选手获得了1980年代之前的历届比赛的大部分冠军。
特别是在1960年代澳大利亚网球的黄金时期,罗德·拉沃、罗伊·爱默生(Roy Emerson)和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Margaret Smith Court)三人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冠军头衔。
但是自从1988年澳网进驻墨尔本公园以来,至今还没有澳大利亚本土选手获得过澳网男女单打的冠军。
在2005年,澳网度过了其百年生日。
不过这只是历史上第93届比赛,其中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停办了8年,零位1977年举办了2届,而1986年又停办了1年。
百年澳网的比赛总奖金达到创纪录的1910万澳元,其中男女单打冠军奖金为120万澳元。
赛地介绍赛场在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市网球中心。
墨尔本公园的设施--中心球场:可收回屋顶,15021个座位;1号球场:6000个座位;2号球场:3000个座位;3号球场:2000个座位;4号球场:1100个座位;露天练习球场:19块;室内练习球场:4块。
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由于时值当地盛夏,气候酷热而使比赛场地温度高达60摄氏度,球员体力消耗大,发挥不出水平,影响比赛的圆满结束,这些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其公开赛的地位很难保住。
由于是硬地网球场,所以打法全面的选手可以占到一定的优势。
它不仅有利于底线抽击,也适合发球上网,既适于打上旋球下旋球,也适合吊高球和放短球。
历届冠军澳大利亚公开赛的总奖金于2010年历史性地超过2410万澳元(约合1.5亿元人民币)。
其中男女单冠军的奖金为210万澳元,金额位居四大满贯之首。
这是它在四大公开赛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之一。
年份男单冠军女单冠军男双冠军女双冠军混双冠军2010 费德勒小威廉姆斯布莱恩兄弟威廉姆斯姐妹布莱克/佩斯2009 纳达尔小威廉姆斯布莱恩兄弟威廉姆斯姐妹布帕蒂/米尔扎2008 德约科维奇莎拉波娃厄尔里奇/拉姆邦达连科姐妹孙甜甜/泽蒙季奇2007 费德勒小威廉姆斯布莱恩兄弟布莱克/胡贝尔米尔尼/阿萨兰卡2006 费德勒毛瑞斯莫布莱恩兄弟郑洁/晏紫辛吉斯/布帕蒂2005 萨芬小威廉姆斯乌利耶特/布莱克库兹涅佐娃/莫里克德拉佩/斯托瑟2004 费德勒贾斯汀·海宁罗德拉/桑托罗帕斯奎尔/苏亚雷兹兹蒙吉克/波维娜2003 阿加西小威廉姆斯罗德拉/桑托罗威廉姆斯姐妹纳芙拉蒂洛娃/佩斯2002 约翰森卡普里亚蒂诺尔斯/内斯特库尔尼科娃/辛吉斯乌耶特/汉图切娃2001 阿加西卡普里亚蒂比约克曼/伍德布里奇威廉姆斯姐妹费雷拉/莫拉里乌2000 阿加西达文波特1999 卡费尼科科夫辛吉斯1998 科达辛吉斯1997 桑普拉斯辛吉斯1996 贝克尔塞莱斯1995 阿加西皮尔斯1994 桑普拉斯格拉夫1993 考瑞尔塞莱斯1992 考瑞尔塞莱斯1991 贝克尔塞莱斯1990 兰德尔格拉夫1989 兰德尔格拉夫1988 沃兰德格拉夫1987 艾德博格曼迪尔科娃1985 艾德博格纳芙娜蒂诺娃1984 沃兰德沃兰德1983 沃兰德纳芙娜蒂诺娃1982 克瑞克沃兰德1981 克瑞克纳芙娜蒂诺娃1980 体奇尔曼迪尔科娃1979 范莱斯乔丹1978 范莱斯内尔1977 特尼瑞德1976 艾摩德森高朗格1975 纽科博高朗格1974 考纳斯高朗格1973 纽科博玛格里特-史密斯-考特1972 罗斯维尔维德1971 罗斯维尔玛格里特-史密斯-考特1970 阿瑟玛格里特-史密斯-考特1969 罗德-拉沃尔玛格里特-史密斯-考特1968 布莱比利-简-金1967 艾默森莉奇1966 艾默森玛格里特-史密斯1965 艾默森玛格里特-史密斯-考特1964 艾默森玛格里特-史密斯-考特1963 艾默森玛格里特-史密斯-考特1962 罗德-拉沃尔玛格里特-史密斯-考特1961 艾摩森玛格里特-史密斯-考特1960 雷弗玛格里特-史密斯-考特1959 欧姆德卡特尔1958 科博莫特孟尔1957 科博弗里1956 郝德卡特尔1955 罗斯维尔本罗斯1954 罗斯朗格1953 罗斯维尔考诺尔1952 米可乔治朗格法国网球公开赛简介法国网球公开赛通常在每年的5月至6月举行,是每年继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之后,排在第二个进行的大满贯赛事。
法国公开赛规定男子每场比赛采用5盘3胜淘汰制,女子采用3盘2胜淘汰制。
罗兰.加罗斯网球场建筑风格古典优雅,别具一格。
由于其属于慢速红土场地,利于底线对抗,所以,一场比赛打上4个小时是司空见惯的。
获得这个公开赛桂冠的选手也与温布尔登赛冠军一样名震世界,但在这样的球场要获取优胜是不易的,球员要有超人的技术和惊人的毅力,很赋挑战性。
最近一次取得三连贯的女子球员是贾斯汀·海宁。
历史法国网球公开赛始创于1891年,比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晚14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开始只限于本国人参加,1925年以后对外开放,成为公开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开赛已经超过100年了,在过去的百年中,除了两次世界大战被迫停赛11年外,其余90年均是每年举行一届。
获得男子单打冠军头衔的选手是瑞典选手博格,他在1974年到1981年的8年中、,6次夺冠。
1989年的法国网球公开赛,17岁的亚裔选手张德培爆出了八十年代最大的冷门。
他先后挫败了伦德尔·埃德博格,成为这个公开赛最年轻的单打冠军,也是第一位亚洲血统的选手获此殊荣。
女子单打埃弗特、纳芙拉蒂诺娃、格拉芙等当代明星都夺得过奖杯。
而埃弗在1974年至1986年的12年间曾7次夺标,创造了这个公开赛的纪录。
赛地法国公开赛的场地设在巴黎西部蒙特高地的罗兰·加洛斯体育场内。
体育场建于1927年,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国捐躯的空中英雄罗兰·卡罗斯的名字命名。
同时也是法国网球黄金时期的象征。
因为它是直接为庆祝被称为“四骑士” 的四名法国人首次捧回戴维斯杯,准备翌年的卫冕战而特意修建的。
之后体育场又经历了三个建设阶段才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的。
第一阶段:1979-1980年。
这个新建的中心球场可以容纳4,500名观众,由建筑师吉拉德特(Girardet)和罗弗拉(Lovera)担当设计,不久就被人们称为的一号球场。
这是具有一个古典风格的现代混凝土结构的比赛场地。
第二阶段:1983-1993年。
罗兰-加洛斯拿出了更多的基金去修建更多的球场。
在1984年,工程继续向西扩展,在原来的橄榄球场修建了9块额外的球场。
这个工程阶段最突出的成就就是修建了大理石的广场(LA PLACE DES MOUSQUETAIRES),在1989-1991的3年中共修建了4座雕像。
第三阶段:1994年。
新球场可以容纳10,068名观众,最初叫做A球场,后来为了赞颂法国网坛的杰出女选手苏珊·朗格朗(SUZANNE LENGLEN),1997年,此球场改名为苏珊—朗格朗球场。
为了庆祝千禧年的到来,又在奥特尔(Auteuil)建筑群中心地带建成了又一个体育场。
99年赛事结束后,A和D平台同时进行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