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必修一专题一二)(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1.图1为大禹像。
“禹铸九鼎”和“禹开九州”的古史传说,实际反映了A.禅让制的结束B.夏朝的建立C.商朝的发展D.西周的强盛2.周王分封的诸侯,不包括图1A.先代贵族B.王族C.平民D.功臣3. 图2反映的是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A.财产 B.地域C.宗教 D.血缘4.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大宗、小宗制B.礼乐制度图2C.嫡长子继承制 D.世卿世禄制5.《左传》记载,西周初年,周王责令鲁国国君赴镐京贡献鲁国特产;春秋初年,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去鲁国求丧葬费、“告饥”、“求车”。
这一转变突出体现了A.周王室衰微B.周王室受到各诸侯的摆布C.鲁国国君服从周王的调遣D.鲁国是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6.“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7.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秦始皇”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行同伦8.秦朝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是①建立了秦朝封建专制统治②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③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便利了郡县制的推行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9.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10.《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代实行A.郡县制B.三省制C.行省制D.三司制11.元朝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中央机构是A.尚书台 B.枢密院 C.宣政院 D.宣慰司12.“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层如鸡。
”以下和这句表述相对应的制度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世官制13.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废除了丞相职位,但又导致丛杂事务集于一身的烦恼。
明永乐帝为解决这一烦恼,而设立的协理机构是A.宣政院B.刺史C.参知政事 D.内阁14.为了削弱相权,汉代、唐代、宋代采取的相同做法是A. 增加宰相的名额B. 废除宰相C. 分割宰相的权利D. 选用级别较低的官员参与中枢决策15.图6诰示中获得进士出身金榜题名的人所通过的途径是A.毛遂自荐B.立军功授爵C. 凭才学科举获得功名D. 出洋留学,功成名就图616.明初,皇帝秘书班子内阁的政治地位上升,说明了A.中央政府提高工作效率 B.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加强C.文臣地位得以大幅提高 D.内阁成为中央决策机构17.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制度弊端的表现不包括A.厂卫制度 B.设置理藩院 C.宦官专权 D.八股取士18.下列各项中,西方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的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图1 图2 图3 图4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9.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其半殖民地的主要体现是A.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20.图5是圆明园遗址(局部),通过本单元学习,你对此印象最深的是该图反映了A.元代行省制度的兴盛 B.近代列强侵华的暴行C.太平天国规模巨大 D.北伐战争轰轰烈烈图521.图6为三元里人民在古庙前誓师抗英的一幕,此历史情景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中法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图622.1878年收复新疆的清军将领是A.张之洞B.左宗棠C.李鸿章D.曾国藩23.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邱逢甲《春愁》中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法战争 B.抗日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日俄战争24.右图为“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和部分官兵的合影,相片摄于中国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激战前夕。
此海战发生在)A.黄海大东沟附近B.山东威海卫附近C.朝鲜丰岛附近D.辽宁旅顺附近图1125.观察《时局图》,下面关于这幅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发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一幕B.列强主要侵华手段是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C.美国提出侵华的“门户开放”政策D.列强的侵略使中国变成殖民地26.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仨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 B.顽固派暗中支持义和团C.山东所受宗教侵略严重 D.山东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空前严重27.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
”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28.右图为《申报》发表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国民政府的上述宣言发表于哪一事件发生不久?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29.童谣也能证史。
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
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轻看,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民谣的写作时期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3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下列事件与统一战线形成密切相关,其先后顺序是①“八一宣言”发表②西安事变③瓦窑堡会议④八一三事变⑤红军改编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C.①④③②⑤D.①④⑤②③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答题卷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号数: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 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二、非选择题(第31题15分,第32题15分,第33题10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图示,然后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一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1分)创立于什么朝代?(1分)(2)图二政治制度的实施是在哪个朝代?(1分)它具体称为什么制度?(1分)图四 军机处内景中央皇帝三 公九 卿郡县地方图一(3)图三与前两幅图示的区别在哪里?(1分)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1分)(4)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个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什么?(4分)(5)如何评价明清时期这一制度?(5分)32、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图一《南京条约》的签订图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图一《南京条约》的签图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图三《辛丑条约》的签订图四 1945年日本签订投降书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
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
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
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
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了。
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
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材料二美国总统罗斯福1942年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打下澳洲、印度、打俄国等。
请回答:(1)图一至图三条约签订的背景各是什么?(3分)(2)图一至图三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3分)(3)据图四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4)罗斯福的话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5)为什么材料一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5分)3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丞相之印章”封泥周亚夫(?—前143)西汉名将材料二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
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
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
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
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
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发动叛乱(见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
他会兵荥阳,固守昌邑,待机以轻骑断绝吴军粮道。
最后以精兵出击,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
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
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 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
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
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
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请回答:①依照秦朝官制,丞相一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分)②依据材料二,周亚夫被免于丞相职务的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4分)③周亚夫曾任太尉,后被廷尉逼供而死,太尉是什么官职?廷尉又是什么官职?(2分)④周亚夫被封为条侯和后来被封为车骑将军,被封的原因有何不同?(2分)⑤请以上述前后的不同任职原因,说明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