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选择题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选择题

1、中国人民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清朝都城北京的民族耻辱进入20世纪的。

这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民族创痛。

清北京城曾两度被外国侵略者占领,除八国联军侵华外还有()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2、中国有一座城市,它因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因30万同胞在此无辜遇难而痛恨,它就是( )A.北京B.南京C.天津D.上海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岸,其中有两处在同一省份,这个省是:()A、江苏B、广东C、福建D、浙江4、近代中国曾被迫同列强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严重阻碍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是A.中英《南京条约》 B.中日《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5、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A、禁烟运动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戊戌变法运动6、南京作为近代中国的政治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

一个生卒年为(1854-1938)的南京市民可能见证的近代重大历史事件有()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⑵中华民国建立⑶南京大屠杀⑷国民政府迁都A.⑵⑶ B.⑴⑵⑶ C.⑴⑵⑶⑷ D.⑶⑷7、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和探索。

请回答在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8、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历史学习的方法。

下面是一个同学对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比较,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要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B、两者都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解决统治危机C、两者都注重培养新式人才D、两者结局相同,都以失败告终9、二十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一次是指()A.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抗日战争胜利10、中国近代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严复 B.魏源 C.李鸿章 D.曾国藩11、2005年4月26日,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开始了近60年来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一次正式接触。

历史上,国共两党之间曾经有过两次合作。

下列事件是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是A、辛亥革命B、抗日战争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12、1843年,英国商人马克运送一批布匹到中国销售,他不可能将货物直接卸在()A、广州B、厦门C、南京D、上海13、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汉人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

”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

”王五说:“我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赵六说:“我弟弟参加过武昌起义。

”想一想你认为他们谁在说谎?A.张三B.李四 C.王五D.赵六14、2007年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A.66周年B.68周年C.70周年D.72周年15、文献记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A.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B.挺进大别山C.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D.解放了南京1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A.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新政协会议召开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17、中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这个事件是A、南昌起义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18、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因为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A. 林则徐B.冯子材C.邓世昌D.关天培19、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B、打开中国商品市场C、保护鸦片正常贸易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20、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

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

”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21、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左宗棠做出的突出贡献是A.出使俄国,收回伊犁B. 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C.消灭阿古柏政权D. 抗击日本对台湾的入侵22、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C、义和团运动中D、太平天国运动中23、1949年4月23日,南京的解放标志着A.中国新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B.人民解放战争结束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D.统治中国大陆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24、自古以来,状元最受读书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位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实业,他办的实业是A.轮船招商局B.京张铁路C.大生纱厂D.天津电报总局25、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出版它的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A.三联书店B.商务印书馆C.同文出版社D.外文出版社26、“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A、袁世凯B、孙中山C、李大钊D、周恩来27、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A、南昌起义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28、马克思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的好处更多”这种“好处”主要是指()A、获得巨额赔款B、割占我国大片领土C、强迫开放通商口岸D、在华办厂合法化29、《西北文化日报》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西安出版的一份报纸,如果你是当时该报记者,你认为1936年12月12日最值得报道的是下面哪个消息?A、中共召开七大B、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扣押C、红军长征三大主力会师D、日本侵略者制造柳条湖事件30、中国近代史上相继成立了国民党和共产党,对中国近现代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两党都有关系的历史事件是①辛亥革命②五四运动③北伐战争④抗日战争⑤重庆谈判A.①②③ B.③④⑤C.①③④ D.②④⑤31、东北地区曾流行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民谣中“苦难十四年”从何时开始A.九一八事变 B.甲午中日战争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2、冬季是我国征兵的时间,广大青年踊跃报名参军报效祖国。

要想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最早应从何时开始查找A.辛亥革命 B.南昌起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3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34、成为中国近代维新变法运动导火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5、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攫取在华利益。

《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口岸D.开设工厂的特权36、19世纪60—90年代,中国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是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运动 D.辛亥革命37、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下列哪一因素无关A. 帝国主义的掠夺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 封建主义的阻碍D.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23、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这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不包括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38、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华兴会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39、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依据是A、取消了博古、李德军事指挥权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他C、选举毛泽东为最高负责人D、毛泽东独立负责军事指挥40、国名党反动派统治建立的标志是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B、国名政府北伐C、国民政府迁到武汉D、四一二政变发生41、近代在南京建立的政权有①太平天国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③南京国民政府④伪满洲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2、实业救国口号是在何时提出的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后43、中国近代沿海城市民族工业比较发达,下列城市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A、上海、洛阳B、西安、洛阳C、上海、武汉D、北京、天津44、近代中国人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A、书籍B、电影C、电话D、报纸45、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他会要求别人称呼自己为A、老爷B、大人C、先生D、陛下46、民国初年最具特色的服装是A、西服B、旗袍C、中山装D、唐装47、以下关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A、到照相馆照相B、在家中看电视48、下列是一个反映中国1903年一家四兄弟情况的历史故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B、老二因参加义和团被杀害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所房子D、老四远赴重洋到美国留学49、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表现是:()A、赔款白银4.5亿B、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拆毁大沽炮台D、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50、原国家主席江泽民评价张学良,称他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他的最大历史性贡献是A、护送蒋介石到南京B、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为抗日救亡发动西安事变51、下列现象和近代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A、张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B、刘某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走52、"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D、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53、“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主张放弃西北塞防B、强调西北塞防重要C、强调东南海防重要D、中国西北边疆形势严峻54、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第一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55、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是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训练新式军队56、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国共产党成立②五四爱国运动③红军长征④南昌起义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③D.③④②①57、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是指:①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塞和约上签字④北洋政府被迫垮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8、、《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内容上最大的不同是:()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B、列强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D、索取的赔款数额大59、"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