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八章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APC将胞浆内自身产生或摄入胞内的抗原消化降
解为一定大小的抗原肽片段,与胞内MHC分子结合
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表达在细胞表面的过程。
抗原提呈( antigen presenting): APC将其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提呈给 T细胞,供TCR识别,诱导T细胞活化的过程。
三、T细胞的抗原识别
二、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凋亡的检测
包括形态、生化、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多种方法 1 形态学
形态,大小,细胞器,凋亡小体,染色质
2 生化
DNA梯度
3 免疫学
抗体-核小体-酶标抗DNA抗体,显色
Fig. 5. DNA laddering induced after exposure to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PFOS (0, 15 and 30 mg L−1) and PFOA (0, 15 and 30 mg L−1) in the cultured hepatocytes for 48 h measured on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L-1, 30 mg L−1 PFOA; L-2, 15 mg L−1 PFOA; L-3, 30 mg L−1 PFOS; L-4, 15 mg L−1 PFOS; L-5, 0.1% DMSO; L-6, DNA marker.
靶细胞 Pep-MHC-I CTL(Tc)
颗粒酶、穿孔素、 免 中和抗原(抗体结合和ADCC吞噬) 疫 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杀伤) TNF、IFN及Fas配体 应 影响靶细胞 抗体介导的补体依赖细胞毒性作用 答 (Ab-CDC)
游离抗原(病毒)
细胞内抗原(病毒)
细胞免疫应答过程及效应
六、MHC分子对抗原的交叉提呈现象
1 T细胞活化的信号刺激
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刺激:至少需要二个独立信号刺激, 由APC提供。 信号 T细胞 APC 第一信号: TCR和CD4 —— MHC-肽复合物 特异性信号 或CD8 第二信号: CD28
协同刺激信号
—— B7(B7.1、B7.2)
L
T 细胞活化中粘附分子的辅助作用
3. T细胞活化中IL-2的作用
T细胞的抗原识别: 初始 T细胞TCR与APC表面递呈的MHC-肽复 合物结合。 T细胞识别抗原具有MHC限制性:
CD4+ T细胞识别APC递呈的MHC II-肽复合物;
CD8+ T细胞识别APC递呈的MHC I-肽复合物。
T细胞的活化
是一个包括接受信号刺激、转导信号、细胞内酶 活化,基因转录表达及细胞扩增等在内的复杂过程。
IL-2是T细胞的生长因子,对T细胞的活化是必需的。
1)作用
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 2)机制 T细胞(启动后进入G1期) 分泌IL-2,表 达IL-2R 自分泌作用 细胞增殖周期
继续进行,促进T细胞分化。
3)特点
CD8+T细胞的活化较CD4+T细胞需要更强的协
同刺激信号,IL-2 对此起重要作用。
四、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溶酶体或MHC II类途径)
摄取抗原
内粒体
吞噬溶酶体 复合体 MHC
Ii链降解 抗原肽
MHC-Ⅱ类分子 + Ii链
MHC-Ⅱ类 分子复合物
T细胞对APC-MHC-II分子提呈抗原的识别
通过吞噬和吞饮作用摄取内化到细胞囊泡系 统(vesicular system)的外源性抗原(如细菌代谢 产物及其它可溶性蛋白质抗原等),在细胞内被溶
静止T细胞
活化T细胞
T细胞增殖、分化
T细胞活化中IL-2的作用
4.介导特异性免疫效应的T细胞
Th1细胞
CTL细胞
Cytotoxic T lymphocyte,Tc
Th 细胞活化信号
Th
TCR-CD3 CD4 CD28 CD2(LFA2) CD11a(LFA-1)
CK receptor
APC
Peptide-MHC Ⅱ MHC class Ⅱ B7(CD80) CD58(LFA3) CD54(ICAM-1)……
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对抗原性物质发生的一 系列特异性反应。 抗原引起:经抗原递呈细胞的适当加工递呈给相应的
T细胞(包括Th 和Tc)。
T细胞活化其他免疫细胞:通过膜分子和分泌的细
胞介素活化(B细胞、NK细胞、粒细胞、CTL细胞、巨 噬细胞)。
产生免疫效应:包括ADCC、CDC,也可以通过CTL
2. IFN-γ B cell will switch to produced IgG subtypes。
CTL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效应
杀伤表达同MHC I类分子结合的特异性抗原的 靶细胞。 CD8+CTL特异识别靶细胞表面的 MHC-I 分子和 结合在 MHC-I 分子抗原沟槽上的特异性抗原肽。如 果靶细胞上的 MHC-I分子丢失或变异, CD8+CTL细 胞则不识别和杀伤靶细胞。
三、细胞凋亡与免疫
1 凋亡与细胞发育和克隆选择 正选择、负选择
2 凋亡与免疫应答中的靶细胞凋亡
穿孔素、细胞溶解素、肿瘤坏死因子、FASL
3 凋亡与自身免疫疾病
RA:刺激生长,抑制凋亡
SLE:淋巴细胞凋亡紊乱-凋亡小体-sFas多
类 风
湿


节 损

(a) 健康关节
滑膜 滑液与 滑膜腔 关节软骨
病毒 Ag肽-MHC-Ⅰ类分子
MHC-Ⅰ类分子 感染细胞合成 的病毒蛋白 Ag肽-MHC- Ⅱ类分子
细菌
内体/溶酶体
内质网
抗原肽
TAP 蛋白酶体
MHC-Ⅱ类分子
抗 原 呈 递 免 疫 激 活
B Ab/C
抗原(病毒) APC Pep-MHC-II
Th2:IL-4、5、 6/IFN Th Th1: IL-2、4、 12/IFN
(b)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质损伤
炎性滑液 关节软骨 受损变薄 滑膜增厚
RA 患 者 膝 关 节 滑 膜 皱 折
RA 患者手指关节实质性损伤
免疫复合物在 SLE 患者皮下沉积
SLE 患 者 脸 部 的 蝴 蝶 斑
练习题
问答
1 外源性抗原递呈和内源性抗原递呈过程。 2 免疫细胞激活的主要信号有哪些? 3 细胞免疫应答的免疫效果如何?
第八章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概 述
免疫应答的类型
天然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获得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
-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基本概念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1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即天然免疫应答。没有特异,与生具有。
2 特异性免疫应答
即获得性免疫应答。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
直接杀伤,或诱导靶细胞凋亡。并通过补体和细胞因子 介导炎症反应,促进对抗原和靶细胞吞噬。
第二节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Ag进入 机体
APC 提呈 T细胞 识别 效应 T细胞 T辅助或不辅助 B细胞 识别 浆细胞 Ab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识别阶段
活化、增殖、 分化阶段
效应阶段
一、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提呈
Dendritic cells
macrophage
成熟DC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功能
共同特征 * 形态上呈树突状 * 高表达MHC-II类抗原和多种粘附分子 * 吞噬功能较低 * 诱导静息T细胞活化, 最重要的APC
二、抗原的处理与提呈
抗原加工( antigen processing ):
CK
Signal 1 特异性信号 Signal 2 协同刺激信号 Signal 3 粘附分子作用 Signal 4 细胞因子作用
cytokine
CD4+Th1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效应
主要免疫效应功能


活化巨噬细胞更有效地破坏细胞内寄生微生物,
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 通过诱导活化B细胞产生调理性抗体,通过调 理作用, ADCC、CDC杀伤靶细胞,如肿瘤细 胞等。
在某些情况下 内源性抗原也能通过MHC-II类分子提呈 外源性抗原也能通过MHC-I类分子提呈
交叉提呈途径
第三节 细胞凋亡与免疫
细胞凋亡(apoptosis) 正常的生理过程,主动的自我破坏过程。即细胞程 序性死亡(PCD)。
一、细胞凋亡的特征
细胞凋亡 诱因为生理因素 需能量 有新基因转录和蛋白合成 DNA梯度降解 细胞膜内陷形成凋亡小体 细胞器完整,染色质均一 不发生炎症反应 细胞坏死 非生理因素 不需能量 无基因调控 DNA无序降解 细胞肿胀溶解 细胞器破裂,染色体不均一 发生严重的炎症反应
指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降解为多肽
片段,以抗原肽 /MHC 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 T细 胞识别的过程。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
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 淋巴细胞的细胞,又称为辅佐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

专职APC(professional APC)
B-T Cell Interaction
• Costimulatory pair, such as CD28/B7
Induction of B7 expression enhances the ability of the B cell to act as an effective APC。 • Adhesion pairs, such as CD2/ CD58(LFA-3)、LFA-1 /ICAM1, further strengthen T-B cell interaction。 • CD40-CD40L binding promotes B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s required for the B cell to switch the class of antibody that it can synthesis(the absence of this interaction, only IgM is made)。 • Cytokine receptor- T cell derived cytokines binding also is required for the B cell to switch the class of antibody。 1. IL-4 B cell will switch to produced Ig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