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1)
strategies following HSCT(造血干细胞移
植) are shown 9
三、免疫耐受
• 1、免疫耐受(immunologic tolerance)
•
免疫耐受是指对抗原特异性应答的T细胞与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不能产生
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及特异性抗体,从而不能执
行正免疫应答的现象。
可编辑版
22
一、抗原递呈阶段
• ②巨噬细胞( MФ )
可编辑版
23
一、抗原递呈阶段
• ②巨噬细胞( MФ ) • A、巨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高度分化、
成熟的细胞类型。由血液中单核细胞迁入组织后 分化而成,在不同器官、组织中有不同类型和命 名,其表达Fc受体、C3b受体和CD14, • B、功能: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防御功能,也是参 与适应性免疫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一、免疫应答的非特异性与特异性
• 1、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 ⑴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机体生来就有的。 • ⑵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包括:
➢ 组织屏障(皮肤和黏膜系统、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 ➢ 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 固有免疫分子(补体、细胞因子、酶类物质等)。
可编辑版
4
一、免疫应答的非特异性与特异性
• 1、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自然免疫
树突细胞
肥大细胞
适应性免疫
巨噬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嗜碱性 粒细胞
嗜酸性 粒细胞
补体蛋白
中性粒 细胞
粒细胞
可编辑版
5
一、免疫应答的非特异性与特异性
• 2、特异性免疫应答 • ⑴特异性免疫应答:机
体受到抗原刺激后,机 体中与抗原相应的淋巴 细胞被活化,从而发生 的一系列反应。 • ⑵分为: ➢ 体液免疫应答 ➢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可编辑版
24
一、抗原递呈阶段
• ⑵抗原呈递细胞(APC)常见的模式识别受体(PRR)
➢ 膜上:
• A、Toll样受体(TLR)
• B、清道夫受体(SR)
• C、甘露糖受体(MR)
• D、磷脂酰丝氨酸受体(PSR)
➢ 可溶性:
• E、C反应蛋白(CRP)
• F、甘露醇聚糖凝集素(MBL)
• G、脂多糖结合蛋白(LBP)
➢ 抗原递呈分子(MHC-Ⅰ和MHC-Ⅱ) ➢ 共刺激因子(CD80/B7-1、CD86/B7-2、CD40、CD40L等) ➢ 粘附因子(ICAM-1、ICAM-2、ICAM-3、LFA-1、LFA-3等)
• 自身具有免疫刺激能力,是目前发现的惟一能激活 未致敏的初始型T细胞的APC。
D、功能:极强的抗原内吞和加工处理能力。
• ⑴分类:
➢ 专职APC:树突细胞(DC)、巨噬细胞( MФ )、 活化的B细胞
➢ 非专职APC: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纤维母细胞 及脑内小胶质细胞等。
可编辑版
Ф——弗艾18
一、抗原递呈阶段
• ①树突细胞(DC)
可编辑版
19
一、抗原递呈阶段
• ① 树突细胞(DC)
• A、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 DC)是机体功能 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它能高效地摄 取、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未成熟DC具有较强的 迁移能力,成熟D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T细胞,处 于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
• B、DC可分为:
➢ 髓系DC(DCl):由髓样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与 单核细胞和粒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
➢ 淋巴系DC(DC2):由淋巴样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与T细胞和NK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
可编辑版
20
一、抗原递呈阶段
• ①树突细胞(DC)
可编辑版
21
一、抗原递呈阶段
C、特点: • 数量不足外周血单核细胞的1% • 表面富有:
可编辑版
10
三、免疫耐受
2、免疫耐受性与免疫抑制的区别
免疫耐受
immune tolerance
形成原因
特异性TL或BL抑制或 灭活
对耐受原的 需要耐受原的持续存
需要
在
持续时间
较长时间
对抗原刺激 的反应性
特异性无反应性
意义
维持自身稳定
可编辑版
免疫抑制 immunosuppressdion 用人工方法使免疫功能
的个体,使该个体获得抗病毒的能力。
可编辑版
8
二、主动免疫、被动免疫和“过继性”免疫
• 3、过继免疫(adoptive immunization) • 指通过转移免疫的淋巴细胞到一个未免疫的个
体,使其与供体具有同样特异的免疫性。
T淋巴细胞是具 有特异性活化的淋
巴细胞。
可编辑版
Three major forms of adoptive T-cell
TTch——细辅胞助可毒编T细辑性版胞T细胞
6
二、主动免疫、被动免疫和“过继性”免疫
• 1、主动免疫(active immunization)
•
指抗原刺激一个个体而产生的免疫性,受到
免疫的个体再遇到相同的抗原刺激便会作出强烈
的免疫应答。
可编辑版
7
二、主动免疫、被动免疫和“过继性”免疫
• 2、被动免疫(passive immunization) • 把一种特异性抗体转移给未
• 1、抗原呈递细胞
淋巴细胞 (黄色) 和抗原可呈编辑递版 细胞 (树突细胞; 蓝色)15
一、抗原递呈阶段
• 1、抗原呈递细胞
细菌
假足
溶酶体
吞噬小体
吞噬溶酶体
抗原肽/MHCⅡ分子
可编辑版
16
胞外分泌降解物质
一、抗原递呈阶段
协同刺激
可编辑版
17
一、抗原递呈阶段
• 1、抗原呈递细胞:指能加工处理抗原并能降抗原 肽通过MHC分子复合物表位形式呈递给T、B淋巴 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第八章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可编辑版
1
第八章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 第一节、免疫应答基本概念 • 第二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 第二节、细胞凋亡与免疫
可编辑版
2
第一节 免疫应答基本概念
• 一、免疫应答的非特异性与特异性 • 二、主动免疫、被动免疫和“过继性”免
疫 • 三、免疫耐受
可编辑版
3
暂时抑制状态
无需特异性抗原存在
暂时
对所有抗原无反应性
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
11
第二节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 一﹑抗原递呈阶段 • 二﹑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 三﹑效应阶段
可编辑版
13
一、抗原递呈阶段
• 1、抗原呈递细胞 • ⑴抗原递呈细胞分类 • ⑵抗原呈递细胞(APC)常见的模式识别受体(PRR) • 2、蛋白质抗原分类及递呈过程 • ⑴外源性抗原 • ⑵内源性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