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寒假作业

高二地理寒假作业

高二地理寒假作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作业共94页编写时间:2013年1月6日编写人:王银国专题1宇宙中的地球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回答1~3题。

1.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2.再次观察到此种现象的时间大约是()A.公元前39年B.公元前17年C.公元48年D.公元17年3.这种现象明显增多时,地球上相应的变化有()A.赤道地区也出现了极光现象B.地球上火灾、地震频发C.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D.地球表面的热带范围增大4.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A.太阳系—木星—海王星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D.太阳—地球—哈雷彗星5.有关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生产、生活所用的能源大部分为太阳辐射能B.耀斑爆发时,会导致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C.黑子个数越多,降水越多D.自然界的岩石风化等外力作用与太阳辐射有关6.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A.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读图,完成7~8题。

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7.北半球正值()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8.在地球的自转运动中,甲、乙两地()A.角速度甲大于乙B.线速度乙大于甲C.角速度相等D.线速度相等9.地球表面有大气层,主要原因是()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地球本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10.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A.太阳辐射能B.重力能C.地热能D.核能11.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与预报()①通信部门②航天部门③冶金工业部门④气候研究部门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读“北京2008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境外传递路线图”回答12~15题。

12.“奥运火炬”4月30日回到祖国,地球运行到下图中的()A.A处B.B处C.C处D.D处13.4月30日,下列四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海口B.广州C.上海D.北京14.4月30日,下列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A.海口B.广州C.上海D.北京15.下列四城市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海口B.广州C.上海D.北京16.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四季更替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C.昼夜长短变化D.经度差1°时间差4分钟17.关于黄赤交角叙述正确的是()A.黄赤交角是固定不变的B.黄赤交角的产生是地球公转运动的结果C.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D.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地表的范围18.同一经线上的各地()A.自转线速度相同B.地方时刻相同C.昼夜长短相同D.天文四季相同读下列材料,回答19~20题。

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

亚运会闭幕式于2010年11月27日晚20时在位于珠江新城南端珠江上的海心沙市民广场举行,20时06分开始文艺表演,21时42分熄灭主火炬,最后是亚运会会旗交接仪式,广州和下一届亚运会举办城市韩国仁川实现完美交接。

19.当亚运会主火炬熄灭时,伦敦时间为2010年11月()A.26日13时42分B.28日13时42分C.27日13时42分D.28日20时42分20.亚运会期间,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C.南通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D.南极极昼范围呈缩小趋势21.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冬至日的是()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升空。

读图,回答22~23题。

22.“嫦娥二号”发射升空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2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④时,江苏省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A.昼长夜短B.昼夜等长C.昼短夜长D.无法判断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25.当太阳直射点由G移至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B.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C.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D.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26.岩石圈的范围是指()A.地壳和上地幔顶部B.地壳和上地幔C.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D.地壳27.地球内部由外向里的分层依次是()A.地幔、地壳、地核B.地核、地幔、地壳C.地壳、地幔、地核D.地壳、地核、地幔28.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D.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部分29.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B.温度的垂直变化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密度的变化30.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是地表至古登堡界面的部分B.水循环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C.大气圈的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D.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和岩石圈的上部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在括号内写“B”。

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3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

()32.流星雨是流星群与地球大气相遇产生的现象。

()33.“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都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火星上有存在生命的可能。

()34.在太阳系行星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火星。

()35.海洋是孕育地球上早期生命的摇篮。

()36.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

()37.地球自转方向与地球公转的方向相反。

()38.北京时间是指北京的地方时。

()39.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40.为获得较充足的阳光,我国北方的楼间距比南方小。

()三、综合题(共30分)4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1)在图中A处和公转轨道上分别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

(3)当地球位于B、D两处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此时南京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4)当地球位于C处后,南半球进入________(季节)。

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现象,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______(最大值或最小值),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5)当地球从C公转到D时,南京的昼长______(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变大或变小)4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以地球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该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读“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此图为________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时间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

(2)图中A点的时刻为________。

(3)图中B点的经纬度为________。

(4)图中B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C点在A点的________方向。

4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1)图中共包括________级天体系统,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

(2)图中北半球恰好是夏至日,斜线区表示夜半球,请在图中画出北极圈和北回归线。

(3)若北京时间为正午,图中P处的经度是____________。

(4)假如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变小,则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专题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地壳内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变化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1~2题。

1.下列岩石中属于A类岩石的是()A.石灰岩B.花岗岩C.砂岩D.大理岩2.形成“桂林山水”景观的地质作用主要属于()A.①④B.②⑤C.③⑥D.②③3.六大板块中,几乎全在海洋的是()A.印度洋板块B.非洲板块C.美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日本群岛的形成是由于()A.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形成B.两个大洋板块相撞形成C.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张裂形成D.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5.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形成的山脉是()A.喜马拉雅山脉B.阿尔卑斯山脉C.落基山脉D.安第斯山脉6.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变形、变位称为()A.地质作用B.地质构造C.褶皱D.断层7.下列地质作用中,属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A.风化作用B.岩浆活动C.侵蚀作用D.固结成岩作用8.在沙漠地区常见到的蘑菇石是以下哪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9.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三角洲B.沙丘C.角峰D.溶洞10.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以下哪种作用形成的()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11.下列地理现象中,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石灰岩溶洞B.东非大裂谷C.撒哈拉沙漠D.长江三角洲12.在下列岩石中,生物化石只能存在于()A.喷出岩中B.变质岩中C.沉积岩中D.侵入岩中13.黄土高原的形成是()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14.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15.确定背斜的最可靠的依据为()A.岩层向上拱起B.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相对较老C.在地形上往往成为山峰和山岭D.中心部分岩层相对较老,两翼部分岩层相对较新16.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A.引力能B.潮汐能C.风能D.太阳辐射能读下图,回答17~18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