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概述现金流概述摘要:现金流是客观存在于企业经济活动之中,能动态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并对其起保障与控制作用的货币收支过程。
现金流同时是影响企业价值的直接因素,“现金为王”的理财观念已经渗透到企业营运的每一个环节,企业能否持续经营,关键在于其经营活动现金流,资金来源和投资去向是否合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现金流至关重要。
可以说,现金流已真正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血液”。
关键词:现金流;现金流的内容;现金流管理前言:现金是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而现金流是影响企业价值的直接因素。
贺志东(2009)[1]认为,利润良好却无现金流的企业可能会陷入不能进行支付的危机;而现金流良好,利润情况不理想的企业却无生存之虞。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及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杜古军和王守海(2005)[2]认为现金如同企业的“血液”一样,对企业正常运转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良好的现金流状况常常是企业运营正常、财务健康的表现;而不顺畅的现金流状况则将使企业或收益蒙受损失,或陷于财务吃紧乃至经营难以为继的困境。
可以说,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对企业而言既必要又重要。
综上所述,为了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有必要掌握好现金流,了解现金流的内容,功能及意义,并管理好现金流。
而正确良好地了解现金流,也对我们学好本专业,提高专业知识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本文作者希望能够通过本文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现金流框架,对现金流进行一个概述,让我们对现金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让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好现金流,利用好现金流,提高企业营运能力,提升企业价值。
1.现金流的内容1.1 现金流的要素现金流是英文Cash Flow的直译,是现代理财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非经常性项目)而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
即: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而要了解现金流,先必须了解现金流的要素。
现金流的基本组成要素有四个:流量、流向、流程和流速。
流量,包括流入量、流出量及流入与流出的差额(即净流量)。
流量综合反映了企业每一项财务收支的现金冗余,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直观的体现。
分析企业现金流构成及其冗余状况,能对企业核心能力及其获利能力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流向,现金流的流向分为流人和流出方向,流人方向表明的是企业现金流的主要来源,包括经营、融资和投资等活动产生的各项现金流入,流出方向表明的是企业现金流的主要用途,可能用于经营活动的日常支付,可能用于融资活动的利息与股利支付,更多的可能关乎企业的投资方向。
刘静和陈志斌(2011)[3]在《后危机时代下企业现金流流向、流程及流速管理》中指出,企业在进行现金流管理中,一方面要确保现金流的平衡性、流动性,实施安全性管理,另一方面是要力争让现金流的管理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投资方向的确定对整体现金流转乃至全部资源的运用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的意义。
流程,现金流流程涉及现金流的组织、岗位、授权及办理现金收支业务的手续程序。
企业的现金流几乎是与生产经营活动同步实现的,分布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现金流流程的内涵包括现金流流动的路径.也包括现金流流动的程序.有关现金流流动路径的管理主要着眼于流程再造、流程优化.有关现金流流动程序的管理主要是关注程序是否合理合法、内控关键点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
流程的优化和再造一般是起到加速现金流流转的作用,而现金流流动程序的管理问题更多的是将路径管理合并到流速管理中加以探讨。
现金流程决定现金流的安全性。
流速,现金流流速是指企业现金流流动的速度。
对于某一具体的现金业务而言,流速是指从支付现金到收回现金所需时间的长短,而对于整个企业而言,流速是指资本投入到回收的速度。
在实际工作中,衡量流速一般采用周转率指标,主要有全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具有不同功用的多类周转率指标。
迈克尔·波特(1985)[4]曾提出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对影响现金流流速的关键流程进行优化与再造.以便减少现金在各环节的占用、加快现金的流转速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现金流价值创造的目标。
总之,要想了解一个企业的现金流,首先必须对其现金流的四个基本要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深入的分析。
1.2 现金流的分类现金流量概念的内涵较为丰富,为了更清楚地理解现金流量概念,有必要按照不同标准对现金流量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按照现金流量的覆盖范围不同,分为企业全部的现金流量、项目现金流量(或产品现金流量)。
企业全部现金流量是指一定时期企业全部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总量。
项目现金流量是指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初始现金流量(开始投资时发生的现金流量),初始现金流量一般包括四个部分:1、固定资产上的投资。
包括固定资产的购入或建造成本、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等。
2、流动资产上的投资。
包括对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现金等流动资产的投资。
3、其他投资费用。
指与长期投资有关的职工培训费、谈判费、注册费用等。
4、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这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更新时原有固定资产的变卖所得的现金收入。
初始现金流量用公式表示为:初始现金流量=投资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投资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营业现金流量(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在其寿命周期内由于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营业现金流量是企业投资项目的最主要的现金流,也是分析现金流量表的主要参考部分。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营业现金流量做保证,企业的现金流迟早要枯竭。
同时,营业现金流量最能体现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
因此,如何能够使企业营业现金流量达到最大,是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重点把握的关键[5]。
终结现金流量(投资项目完结时所发生的现金流量)。
终结现金流量主要包括:1、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
2、原来垫支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的收回。
3、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等。
终结现金流量的内容较少、数额也不大,对整个现金流量的分析影响较小,对其测算也相对较简单,通常只需根据财会部门的净残值率及其对项目相关的垫支流动资金预算进行估计即可。
按照现金流量所处的时间不同,分为过去的现金流量和未来的现金流量。
过去的现金流量是指已发生的现金流量,是分析过去时期现金流入与流出质量的依据。
未来的现金流量,是对尚未发生的、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将发生的现金流量。
判断未来的现金流量可以为估计投资价值或投资风险提供重要依据。
按照现金流量的方向不同,可以分为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
现金流入,指企业由于日常经营活动中销售商品、收取各种费用,投资活动中收回投资或处理投资中的变价收回,融资活动中融通资金等流入企业的现金。
现金流出,指企业由于日常运营活动中购买原材料、支付费用,投资活动的对外投资或购买投资性资产,融资活动中归还本金、支付利息等流出企业的现金。
现金净流量,指企业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差额。
按照现金流量所产生的的具体领域不同,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在现金流量表上,将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大类。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通过运用所拥有的资产自身创造的现金流量,主要是与企业净利润有关的现金流量。
从经营活动中取得的现金,是企业现金的内部来源。
据此可判断企业在不依靠外部筹资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能够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满足偿还债务、支付股利对外投资的需要。
现金流量表的信息使用者应着重从现金流量表整体结构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和自由现金流量三个方面定量地分析评价企业创造现金,合理运用现金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应重点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它是考察企业是否能够稳定获取现金的关键。
[6]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指企业在长期资产的购建以及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中所发生的现金流量。
对处于开发期的企业我们应判断其投资活动是否适合经营需要,有无出现资金挪用或费用化现象;对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投资活动此时正趋于正常化或适当萎缩;而对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我们要重点分析其投资活动在收回投资过程中是否获利,有无冒险性的扩张活动。
[7]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指企业的筹资活动中所发生的现金流量,这里的活动包括吸收权益性资本、资本溢价、发行债券、借入资金、支付股利、偿还债务等。
郑艳秋和曹静娴(2013)[8]在《筹资现金流对股利分配影响的实证研究》中明确提出了筹资现金流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其对现金股利分配产生的影响及对现金股利支付率产生的影响,认为其不仅影响到是否分配现金股利,而且也影响到现金股利支付率的大小,且作用均为正向作用,筹资能力较强的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可能性与支付率都较大。
1.3 现金流的特征企业的现金流量除了具有创值性周转、按比例并存、有节奏继起、动态平衡等基本特征外,还会因企业的类型不同、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企业的健康程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
不同类型企业的现金流量的特征:不同类型企业的现金流量的特征不尽相同,主要表现为各类型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之间或某一现金流量内部的数量比重不同、时间分布不一样、结构状态有差异。
例如,传统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投在研发方面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比重较大,而传统企业投资在一般固定资产上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较大。
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相比,商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会产生负的运营资本需求,导致商业企业不但一般不需要垫资于经营活动中,而且还可以从经营活动中获取一定的富余现金用于其他经营或投资活动等。
轻工业企业与重工业企业相比,重工业企业占用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较多,而轻工业企业占用在经营上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较多。
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现金流量的特征:初创期:企业处于引入期时,由于认可度较低,没有稳定的市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
此外企业需要大量现金构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还要垫付一部分流动资金,使得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也为负。
创建期的一切投入,除自有资本外,大部分靠举债融资,因此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
成长期:企业的生产发展如果适合市场的需要,将平稳地度过引入期进入成长期。
在这个阶段随着产品销售规模的扩大,知名度的提高,市场份额将逐渐扩大,同时由于规模经济的效益使得经营成本逐渐降低,经营活动中大量货币流人,企业的生产经营日益壮大,此时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应该变为正数,并逐步增大。
此阶段是企业高速成长阶段,企业必将扩大生产线,加大投资力度,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仍然可能为负数,但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