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十二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例题有答案解析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十二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例题有答案解析

知识点1.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

2.人体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2个过程,是靠膈肌和肋间肌的活动而产生的。

在膈肌收缩,横膈膜变扁平同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间内肌舒张,肋骨向上、向外移升,此时,胸腔面积增大,内压力减少,人就吸气了。

3、呼吸作用:实质是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从而释放能量提供给生物生命活动酶二氧化碳+水+能量葡萄糖+氧气所需要。

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4.(1)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CO)和水(HO)等物质22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O)的过程,其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

2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概念:光合作用是绿色??光?叶绿体??有机物(淀粉)?氧气反应式:二氧化碳?水?????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无机物?有机物;光能?化学能?(2).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能量).光合作用的意义(3??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氧气?(4).在鉴定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的实验中,检验淀粉的物质是碘液,遇到淀粉会变蓝色。

(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①温度②光照强度③CO浓度⑩水分⑤叶绿体2(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否需要光是否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

经典例题分析:1.下列对植物体呼吸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 任何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B. 是一个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C. 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 在有光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只在活细胞中进行。

【解析】) D如图所示是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2.甲表示呼气过程,膈肌收缩甲表示吸气过程,膈肌舒张 B.A. 乙表示吸气过程,膈肌收缩乙表示呼气过程,膈肌舒张 D.C.) (D 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接3.关系的叙述是... B.肺泡外布满毛细血管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C.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下列关于呼吸及呼吸道的说法错误的是(4...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A.围的毛细血管网平静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均收缩B.呼吸道会使进入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温暖和清洁,因此在雾霾天气出门无需防护C.D. “食不言,寝不语”中“食不言”可避免吞咽时说话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呼吸道中,鼻腔内的鼻黏膜、【解析】毛细血管、鼻毛等可以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湿润、温暖、清洁,这有助于减少吸入气体对呼吸道和肺的不良刺激,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雾霾天气出门需要防护,C错误。

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U.5.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形管、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瓶口密封,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且NaOH溶液能吸收CO气体)(A)ABAB两处都不变、处上升C. D. 处下降,2ABAB两处都下降、处下降 B. A. 处上升,6.如果用保鲜袋把新鲜的水果封装起来,可以大大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

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C)A. 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B. 减少水果的水分散失C. 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D. 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7.将正在萌发的种子装入密闭的保温瓶中,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并绘制成曲线。

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图中的曲线能够正确AB)随时间变化的是(B)和二氧化碳含量(反映温度()和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种子的呼吸作用能够释放CO【解析】2 CO增加,温度升高。

来,容器密闭,故2.科学家为检测有机物运输部位及方向,做如下实验:他们利用含放射性标记碳的二8先后在茎的树一段时间后,氧化碳,由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标记碳的葡萄糖,)C皮和根的树皮中发现了含此标记碳的葡萄糖,此实验证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及方向是( 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向上韧皮部的导管、由上向下 B. A.D. 木质部的筛管、由下向上C. 韧皮部的筛管、由上向下树皮中有韧皮部,韧皮部中有筛管,先后在叶、茎、根中发现放射性同位素【解析】标记碳,表明葡萄糖运输的方向是叶片→茎→根,即有机物是由上向下运输的。

)C9.如图为某植物的两种生理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植物在白天只进行②生理活动植物在白天只进行①生理活动A.植物在白天同时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C.植物在无光条件下也能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D.过程②吸收氧气表示植物进行呼吸过程①释放氧气表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解析】作用,植物在白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0.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加盖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昼夜后,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甲、乙两瓶中,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继续燃烧。

此现象可以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B)A. 分解有机物B. 消耗氧气C. 释放能量D. 消耗二氧化碳【解析】蜡烛熄灭说明氧气被消耗了。

11.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A. 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B. 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上面遮盖C. 把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D. 该实验证明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12.如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A. 2,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B. CO2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C.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

小超同学在帮父母搬运蒜薹时,蒜薹堆的内部比.广饶陈官乡是“中国蒜薹之乡”13)B较热,这些热量来源于( 吸收作用 D.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B. A. 光合作用( C ) .下列措施是为了改变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度的是14 .低温、干燥条件下贮存种子A B.春季播种时用地膜覆盖.温室栽培作物时白天适当升高温度C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D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

2415.下图为蔬菜大棚内一天( D )一天当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A.0点B.6点C.12点D.18点16.小郭热衷于植树造林,他说这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其理由是( B )A.光合作用吸收氧气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C.呼吸作用吸收氧气D.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1.兴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4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制成图甲所示的柱形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9毫克。

(1)实验中,叶在29b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释放)(2)如图乙所示是29 ℃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 CO量相等。

CO点的含义是29_℃时,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和呼吸作用释放的22a 点在原位置上方。

29 ℃改为27 ℃,图乙中相应的(3)若温度由.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中一昼夜,选取2置于阳光下照,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一所示)其中一个叶片,射一段时间后,摘下该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检验。

请分析回答:或通过呼吸作用将叶片中的有机物消耗掉((1)将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的目的是_。

)__消耗掉有机物__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_对照作用。

(2)_2__代表的是酒精。

__(3)图二是对叶片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_乙。

图中标号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绿色__。

_脱色过程中,(4)盛有叶片烧杯中的液体逐渐变成_黄白色__。

(5)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图一中_未遮光__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含有_淀粉__。

(6)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光__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其操作设计如下:①将整套装置放在温度较低的暗室中;②通过A装置鼓入适量的空气;③静置一定时间后取出观察。

请分析回答:装置可起到的作用是检验二氧B(1)A装置可起到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化碳气体是否除尽。

D 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标志本探究活动成功的主要现象是装置若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上述设计进行操作,没能观察到预期的现象,其可能原因是(3) 。

(暗室的温度较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较弱,产生的二氧化碳太少合理均可)则应如何设计?,若要在上述实验中,同时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有没有影响”(4)最后观察比其他操作相同,另设一套和图中完全一样的装置,将其放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较两个装置中的现象。

要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必须保证所提供的气(1)【解析】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而体中无二氧化碳,否则会影响实验。

所以A若(2)C装置的空气中无二氧化碳。

装置则是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除尽,以确保进入中的则对应的现象是装置D实验成功,则意味着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来设计“控制变量法”可以用温度会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弱。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4)实验,并注意对照实验的设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