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8年普通高校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信息技术二类专业综合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㊂第Ⅰ卷1 4页,第Ⅱ卷4 10页,共10页㊂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㊁草稿纸上答题无效㊂满分350分㊂考试时间150分钟㊂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㊂第Ⅰ卷(共150分)注意事项:1.必须使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㊂2.第Ⅰ卷共2大题,50小题,共150分㊂一㊁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㊂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㊂)1.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 ,周期为4秒,2秒内质点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A.2r ,πr B .2r ,2rC .πr ,2r D.πr ,πr 2.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运动的木块突然掉下桌面,下列关于木块运动状态描述不正确的是A.木块失去了惯性B .木块将做曲线运动C .木块的速度每时每刻都会改变D.木块在某个轨迹点的速度方向是该点的切线方向3.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2g ,g 为重力加速度㊂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大小为A.32m g B .12m g C .m g D.2m g 4.一直流电压源的内阻R 0=6Ω,若要使该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外接的负载电阻阻值应为A.2ΩB .4ΩC .6ΩD.8Ω题5图5.如题5图所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为A.1VB .2VC .5VD.7V6.判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可以用A.左手定则B .右手定则C .楞次定律 D.安培定则7.正弦电压u1=100s i n(314t-180ʎ)V,u2=20s i n(314t+180ʎ)V,则关于它们的相位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u1与u2反相B.u1与u2同相C.u1超前于u2D.u1滞后于u28.关于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测量直流电流时,万用表应串联到被测电路中B.测量直流电压时,按照从小到大的量程进行试探性选择,要使指针偏转到满偏刻度C.测量电阻时,每次测量之前或是换挡之后都必须进行电阻调零D.测量前,检査万用表指针是否停在刻度盘左端的 0 位,若不在,则进行机械调零9.某三相电路的负载对称,每相负载的有功功率均为P P,则电路的总有功功率为A.3P PB.P PC.3P PD.13P P10.全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是10V,内电阻是0.2Ω㊂当外电路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源两端的外电压分别是A.50A,0VB.50A,10VC.0A,0VD.0A,10V11.若R㊁L和C三只元件任取两只组成串联电路,施加一个正弦交流电压后,电流的相位比电压的相位滞后45ʎ,则串联的元件组合为A.R和CB.L和CC.R和LD.任何组合都无法达到要求12.将100个容量相等的电容器进行并联,若每个电容器的耐压值为16V,则总的的等效电容C的耐压值等于A.1.6VB.16VC.160VD.1600V13.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晶体管电极1㊁2㊁3的电位分别为:V1=-7.4V,V2=-4V,V3=-6.7V,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1为发射极,2为基极,3为集电极B.1为发射极,2为集电极,3为基极C.1为基极,2为发射极,3为集电极D.1为基极,2为集电极,3为发射极14.下列关于集成运放的理想特性描述不正确的是A.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 U d=ɕB.频带宽度f B W=ɕC.输入电阻r i=0D.共模抑制比K C M R=ɕ15.计算5个1位二进制数之和,需要使用1位全加器的最少个数为A.1B.2C.3D.516.下列逻辑等式中,不成立的是A.A B=A BB.B+A B=A+BC.A㊃B㊃C+A B C=1D.A B+A C+B C=A C+A B17.某4位右移移位寄存器,其初始状态为0000,如果右移串行输入端始终输入高电平,则经过4个移位脉冲后,寄存器的内容为A.0001B.0011C.0111D.111118.M C S51单片机的程序状态字中C Y㊁O V㊁P分别为A.溢出标志位㊁进位标志位㊁奇偶标志位B.进位标志位㊁溢出标志位㊁奇偶标志位C.进位标志位㊁奇偶标志位㊁溢出标志位D.溢出标志位㊁奇偶标志位㊁进位标志位19.M C S51单片机的串行控制寄存器是A.I PB.I EC.T C O ND.S C O N20.若(A)=03H,(B)=05H,则指令MU LA B执行后,A和B的内容分别是A.0F H,00HB.00H,15HC.00H,0F HD.15H,05H21.下列为单片机的外部数据传送指令的是A.MO V CA,@A+D P T RB.MO V50H,40HC.MO V CA,@A+P CD.MO V X A,@D P T R22.设置好定时器/计数器T1的工作模式和初值后,启动T1的指令是A.S E T BT R1B.C L R T R1C.S E T BT F1D.C L R T F123.存储器的地止范围是0000H~0F F F H,它的容量为A.1K BB.2K BC.4K BD.8K B24.A D C0809实现模数转换的方式是A.计数式B.双积分式C.逐次逼近式D.并行比较式25.若(A)=3A H,(P S W)=80H,则执行R L CA指令后,寄存器A中的值为A.1D HB.9D HC.75HD.74H二㊁判断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㊂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 A ,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 B ㊂)26.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线速度大,角速度一定大,周期一定小㊂27.在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自由落下的小球不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㊂28.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或金属外壳和电网中的中性线(零线)连接,以保护人身安全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㊂29.在纯电阻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由于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始终保持同相,所以该电路也可以称为谐振电路㊂30.用直流电源给电容器充电,随着时间的增长,充电电流会逐渐减小,电容器上积累的电荷量会逐渐增多㊂31.用3位数字法标示某一电容器的容量为229,表示该电容器的容量是229p F㊂32.功率因数是正弦交流电路的固有参数,无法通过补偿电路进行提高㊂33.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通过改变三相电源任意两相相序来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运行㊂34.交流电路中,电感对于电流的阻碍作用只取决于交流电的频率,与电感本身特性无关㊂35.感应电流在回路中产生的磁通量总是反抗(或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㊂36.虽然正弦交流电可以用相量来表示,但正弦交流电并不等于相量㊂37.在R L C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阻抗三角形和电压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㊂38.二极管均不允许工作在反向击穿区㊂39.阻容耦合放大器不能传输直流信号,也不适合放大频率较低的交流信号㊂40.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的共同之处在于均可使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㊂41.R C振荡器主要由放大器和R C选频反馈网络所组成㊂42.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若有一个整流管断开,则会形成半波整流㊂43.J K触发器输出端Q的状态仅取决于C P脉冲有效沿时刻J㊁K端的输入信号㊂44.优先编码器就是优先级比普通编码器更高的编码器㊂45.M C S-51单片机的复位端口上保持2个时钟周期的高电平即可完成系统复位㊂46.定义字命令DW用于从指定的地址单元开始,定义若干个8位二进制数表㊂47.单片机在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时,不仅要完成相应的中断服务,也要考虑中断现场的保护和恢复㊂48.A J M P跳转空间最大可达到64K B㊂49.D P T R寄存器由D P H和D P L两个8位特殊功能寄存器组成㊂50.指令A N LA,20H可以实现寄存器A与十六进制数20H之间的与逻辑运算㊂第Ⅱ卷(共200分)注意事项:1.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㊂答在试题卷㊁草稿纸上无效㊂2.第Ⅱ卷共3大题,33小题,共200分㊂三㊁填空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51.一个质量为2k 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用12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2s 后撤去拉力㊂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g=10m/s2㊂若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停下来时总的运动距离为m㊂52.如题52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k g的物体(考虑为质点)从长度为10m,倾斜角为30ʎ的光滑斜坡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力加速度g=10m/s2㊂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滑到斜坡中点时的机械能是J㊂题52图53.用示波器观测频率为800H z的正弦波信号,在屏上显示每个周期占5格㊂若示波器面板上各旋钮位置均不变,对另一待测正弦波信号进行测量,显示每个周期占4格,则此待测信号的频率为H z㊂54.某理想变压器一次绕组的匝数为100匝,测得一次绕组侧的电流为10A㊂若二次绕组的电压为8V,并与一个4Ω的电阻形成闭合回路,则二次绕组的匝数为匝㊂55.如题55图所示的正弦交流电路,电流表A1所在支路的电流有效值为4A,电流表A2所在支路的电流有效值为1A,则电阻两端电压表V的电压有效值读数为V㊂题55图56.如题56图所示的电路,A㊁B间的等效电容C A B=F㊂题56图57.如题57图所示,设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均为0.7V,则通过R1的电流大小为m A㊂题57图58.如题58图所示,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为6V,稳定电流的最小值为5m A,稳定电流的最大值为40m A㊂若输入电压V1=30V,R1=400Ω,为保证空载时稳压管能够安全工作,则电阻R2的最大值为Ω㊂题58图59.如题59图所示,测得晶体管V T1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为0.7V,稳压管的稳定电压为7V,则输出电压V O为V㊂题59图60.如题60图所示,已知V C C=8V,负载R L=8Ω,忽略三极管的饱和压降V C E S,则负载可获得的最大功率为W㊂题60图题61图61.如题61图所示,已知R1=400Ω,R2=800Ω,则输出电压V O为V㊂62.1035个逻辑 0 连续同或运算的结果等于㊂63.函数F=(A+B)+(A+B)+(A B)(A B)的最简与或表达式为㊂64.若一边沿J K触发器的原状态为0,且K=1,欲在C P作用后变为1状态,则J的值应为㊂65.某函数的卡诺图如题65图所示,则该函数的最简与或表达式为㊂题65图66.用触发器设计一个同步十七进制的减法计数器,至少需要个触发器㊂67.7段数码管的b㊁c㊁f㊁g字段发光,则数码管显示的数字为㊂68.M C S51单片机串行通信一帧的起始位是电平㊂69.8255芯片其有个8位的并行I/O口㊂70.D A C O832与M C S51单片机之间有3种接口方式:直通模式㊁单缓冲模式和模式㊂71.执行下列程序后,(P1)=㊂MO VP1,#0A5HS E T BP1.1C P LP1.2C L RP1.5S E T BP1.772.设(A)=2A H,R0=29H,(29H)=37H,执行下列程序后,(A)=㊂O R LA,#0A3HA N LA,29HX C H D A,@R0C P LA73.若程序状态寄存器P S W中的R S1=1,R S0=0,则工作寄存器R7的直接地址为㊂74.设M C S-51单片机T MO D寄存器的值为10H,则定时器/计数器T1的最大计数值为㊂75.下列程序执行后,(61H)中的值为㊂MO VS P,#60HMO V A,#10HMO V T H0.#20HP U S H A C CP U S H T H0P O PA C CP O PT H0四㊁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㊂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㊁演算步骤) 76.货车从车站出发,以v=8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经过2.5s后,汽车从同一车站出发,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货车㊂求:(1)汽车追上货车所需的时间㊂(2)汽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㊂77.将一个匝数为50匝的线圈置于变化磁场中,线圈总电阻为10Ω,并与电阻为90Ω的电热器组成串联闭合回路㊂若在0.5s内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从0.6W b减小为0.4W b,求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电热器的功率,并说明感应电动势做正功还是负功?78.如题78图所示,已知输入电压V I1为0.2V,V I2为0.4V,V I3为0.8V,则输出电压v O为多少?题78图79.如题79图所示,在三极管构成的放大器电路中,三极管V T1的电流放大倍数β=100,上偏置电阻R b1=60kΩ,下偏置电阻R b2=30kΩ,集电极电阻R c=3kΩ,发射极电阻R e=3.3kΩ,V B E Q=0.7V,电源电压V C C=12V㊂求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电压V B Q㊁V E Q㊁V C Q㊁V C E Q以及静态工作点电流I B Q㊁I C Q㊁I E Q㊂题79图五㊁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㊂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㊁演算步骤) 80.如题80图所示电路,已知U s=12V,I s=4A,R1=R2=R3=2Ω,R4=3Ω㊂(1)用戴维宁定理求流过电阻R4的电流I4㊂(2)求流过电压源U S的电流I㊂(3)求电流源I S的功率P㊂题80图81.如题81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2202s i n(100t+30ʎ)V,已知R=100Ω,L=6H, C=20μF,求:(1)各元件的瞬时电压㊂(2)各元件电压的相量图㊂题81图82.如题82(a)图所示电路,分析电路回答下面问题㊂题82(a)图(1)图中J K触发器的输入端J㊁K都并联在一起,如果J=K=1,则此时J K触发器的功能是;如果J=K=0,则此时K触发器的功能是㊂(2)列出虚线框所示电路的真值表,并说明虚线框所示电路的功能是㊂(3)已知所有触发器初始状态均为0,在题82(b)图中画出C L K作用下Q1㊁Q0和输出端Z的波形㊂题82(b)图83.如题83图所示,M C S51单片机扩展了一个按键K1和一发光二极管L E D1㊁K1为非自锁的轻触式开关,试编程实现:按一次K1键,L E D1灯亮,再按一次K1键,L E D1灯灭,继续按键则反复循环㊂下面给出了利用中断方式实现的程序代码,请阅读分析代码,并将横线上的代码补充完整㊂题83图O R G0000HL J M PS T A R TO R G ①L J M P I N T1SO R G1000HS T A R T:MO VS P, ② ;把堆栈重新设置到从60H开始的片内R AM区③ ;中断触发方式设置为下降沿触发S E T BE X1;打开外部中断1S E T BE A;打开总中断S J M P ④ ;原地跳转等待中断;中断服务程序I N T1S:C L RE A;关闭总中断L C A L LD E L A Y_10M S;延时10m s⑤ P3.3,E X I T;按键信号消失,则视为噪声,退出中断L P: ⑥ P3.3,L P;等待按键释放C P LP1.0;输出电平求反E X I T:S E T BE A;重新打开总中断⑦ ;中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