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解剖部分作业参考答案
相同点:均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
维管柱又由中柱鞘,相间生的维管束,及薄壁细胞组成。
4. 比较根和茎初生结构的异同点
相同点:均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初生韧皮部均为外始式发育
不同点:
5. 比较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茎初生结构的异同点
双子叶植物的茎维管束是环状排列,可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个部分,禾本科植物的茎维管束是散生或者两环排列,因此无明显的皮层和维管柱,分为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三个部分
6.比较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叶片结构的异同
相同点:均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
7.如何区分双子叶植物根茎的次生结构
答: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中没有皮层,中央一般为呈辐射分布的初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中,而在茎的次生结构中有时有皮层,中央为髓。
8. 如何区分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答:根的次生结构中有射线,没有皮层;根的初生结构中有皮层没有射线。
9.简述侧根的发生规律
侧根在母根上的发生位置具有如下规律:如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的根上,侧根的发生正对着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如胡萝卜)或正对着初生韧皮部(如萝卜);三、四原型的根,侧根
是正对着初生木质部发生;在多原型根上,侧根是对着初生韧皮部发生的。
10.如何区分木材三切面
横切面:射线被纵切,其他的结构(木质部,韧皮部,皮层等)均被横切,可观察到同心分布的年轮,射线自中心向四周辐射分布,显示射线的长度和宽度。
径向切面:所有的结构都被纵切,可观察到纵向分布的导管和纤维,射线呈横向分布,显示其高度和长度
切向切面:射线被横切,其他的结构均被纵切,射线呈梭形,显示其高度和宽度 11.简述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发育成成熟花粉粒的过程。
花粉母细胞(2n,2N )−−−→−1减数分裂
二分体(2n,N)−−−−→−2
减数分裂四分体(n,N)→单核花粉粒(即小孢子,n,N )−−
−→−有丝分裂
)
N ,n ()N ,n ()N ,n ()
N ,n (精细胞精细胞生殖细胞营养细胞有丝分裂−−−→
− 二核花粉粒 三核花粉粒
(含一个生殖细胞和一个营养细胞) (含两个精子和一个营养细胞)
二核花粉粒(70%的植物)与三核花粉粒(30%的植物)都是雄配子体,他们都是成熟花粉粒 12.简述花粉囊壁的功能
花粉囊壁在达到完全分化时期,从外到内的细胞层依次是: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
当花药裂开后,通常只有表皮和纤维层。
表皮:1层,由幼花药最外一层细胞经垂周分裂而来,有明显的角质层,具有保护功能。
药室内壁:1层,药室内壁初期贮藏大量营养物质供花粉母细胞发育,花药接近成熟时内切向壁和垂
周壁发生纤维化加厚,花药成熟时在相邻花粉囊间裂开,花粉散出.
中层:1-4层,中层细胞内贮藏着营养物质供花粉母细胞发育,当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受
挤压逐渐解体,在成熟的花药中一般不存在中层。
少数植物如百合有。
绒毡层:1层,初期是单核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通常只进行核分裂而不进行胞质分裂,
所以常具有双核或多核,①贮存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对花粉粒的发育和形成起营养和调节作用,②合成识别蛋白,运送到花粉粒的外壁上③能合成和分泌胼胝质酶,使单核花粉粒分离,④降解产物作为花粉合成DNA ,RNA ,蛋白质和淀粉的原料,花药成熟时,提供构成花粉外壁中的孢粉素,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接近完成时,绒毡层开始退化、解体、最后消失。
13.简述胚囊发育的过程和功能
胚囊发育和形成过程简示如下:
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2n ,2N )−−
−→−减数分裂
四分体(n ,N )−−−−−−−−→−发育
珠孔端三个消失,一个单核胚囊(n ,N )−−−→−有丝分裂
二核胚囊−−−→−有丝分裂四核胚囊−−−→−有丝分裂八核胚囊−−→−分化成熟胚囊(雌
配子体)⎪⎪
⎩
⎪⎪
⎨⎧)N n (3)N n ,N 2,n 2()
N ,n (2)N ,n (,个反足细胞,则为如果对于每一个极核,中央细胞个助细胞卵细胞
以上胚囊发育和形成过程为蓼型胚囊的发育过程,自然界中81%的被子植物属于此种类型
成熟胚囊的结构和功能:
成熟胚囊又称雌配子体,包括8个细胞核,组成7个细胞,也称为7细胞8核胚囊。
结构和功能如下:
a . 反足细胞,3个,靠近合点端,在结构和数量上变异很大,靠近珠心的细胞壁上常有内突,
具有传递细胞的特征,细胞中含丰富的的细胞器和营养物质,是代谢活跃的细胞,对胚囊的发育具有吸收、转输和分泌营养物质等功能。
b . 中央细胞,1个,含有两个极核,受精前,两个极核融合成一个二倍体的极核。
中央细胞
是胚囊中最大的细胞,位于胚囊的中央,细胞高度液泡化,含丰富的的细胞器和营养物质,代谢活跃,受精后形成初生胚乳核,发育成胚乳。
c . 卵细胞,1个,是胚囊中最重要的细胞,也称为雌配子,细胞极性明显,液泡靠近珠孔端,
细胞核靠近合点端,细胞壁由珠孔端向合点端逐渐变薄,以至于有的区域无细胞壁,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发育成胚。
d . 助细胞,2个,靠近珠孔端,与卵细胞排列成品字型。
靠珠孔端的细胞壁内突形成丝状器。
液泡靠近合点端,细胞核靠近珠孔端,细胞壁由珠孔端向合点端逐渐变薄,有的区域无细胞壁,细胞代谢活跃,受精后消失。
作用①经过珠孔区从珠心、珠被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到胚囊中②合成和分泌趋化性物质,引导花粉管定向生长伸入胚囊③是花粉管进入和释放内容物的场所,有助于精子移向卵细胞和中央细胞。
卵细胞和助细胞合称为卵器。
1.复习时应遵循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一主线,充分掌握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细胞构成以及功能,并加以比较,注重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应用。
2. 掌握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根、茎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如果有次生结构)的模式图,并知
道如何区别这些图。
3. 能够结合植物的解剖结构知识对生产中的一些现象加以分析,说明原因。
4. 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比较、总结会有助于大家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