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技能课
学分:2 学时数:36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开课单位:工商管理系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审计实训》是高职高专学校财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培养
会计专业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
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审计制度,初步掌握审计职能、基本理论、审计程序、审
计技术与方法,审计报告等基本知识,熟悉审计业务流程,提高独立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为毕业后从事会计、审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以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审计学为基础理论,与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
经济法相配合。
三、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执业准则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理解注册会计师执业准
则,并能独立判断,为实际审计工作提供规范和指导。
学时分配:2个学时
教学内容:
一、注册会计师执业道德规范
1、独立性实训
2、职业道德其他原则
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1、签证业务和非鉴证业务的区别
2、签证业务实训
3、非鉴证业务实训
第二章审计目标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审计目标的内容,掌握不同审计目标与审计方法的联
系,并能够熟练运用。
学时分配:2个学时
教学内容:
一、管理层认定实训
二、审计目标与财务报表认定的确定
1、发生: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三、审计目标实训
第三章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审计证据的含义、特性和分类以及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建立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实训的联系;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复核和保管的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学时分配:6个学时
教学内容:
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实训
二、审计工作底稿范例
1、常用审计标识范例
2、永久性档案范例
3、当期档案目录范例
4、审计工作底稿封面
三、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实训
第四章计划审计工作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审计业务约定书填写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总体审计计划范本编制方法,能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
学时分配:2个学时
教学内容:
一、审计业务约定书实训
二、总体审计计划范本
1、总体审计策略(注意其中抽样与统计学的结合讲解)
2、审计业务时间安排
3、审计业务人员安排
三、审计重要性实训
1、净资产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2、收入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3、利润总额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4、最小值原则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第五章审计抽样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审计抽样的基本方法和审计抽样的基本步骤,并能够熟练运用。
学时分配:6个学时
教学内容:
一、选取项目测试方法实训
二、审计抽样步骤实训
1、定义总体
2、定义误差
3、确定样本规模
4、选取样本
5、实施审计程序
6、推断总体错报
三、审计抽样风险实训
第六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基本要求:本章是审计实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程序和方法,掌握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应交税费和预收账款的审计技能。
学时分配:4个学时
教学内容: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审计
二、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的审计
1、编制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账款导引表
2、编制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明细表
3、编制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账款余额明细表
4、进行收入审计抽凭
5、编制企业询证函
三、税费的审计
1、编制应交税费-实质性测试导引表
2、编制增值税-进项税额检查表
3、编制增值税-销项税额检查表
4、凭证测试
四、销售费用的审计
1、编制销售费用审计导引表
2、编制销售费用明细表
3、重大异常检查
五、预收账款的审计
1、编制预收账款审计导引表
2、编制预收账款明细表
3、编制往来函证控制表
4、编制企业询证函
第七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基本要求:本章是审计实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程序,掌握固定资产、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审计的基本技能。
学时分配:4个学时
教学内容:
一、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程序
二、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审计
1、编制固定资产审计导引表
2、编制固定资产折旧测算表
3、编制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情况检查表
三、应付账款审计
1、编制应付账款审计导引表
2、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
3、编制应付账款检查表
4、编制企业询证函
四、预付账款审计
1、编制预付账款审计导引表
2、编制预付账款明细表
3、编制预付账款检查表
4、编制企业询证函
第八章生产与存货审计
基本要求:本章是审计实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存货与仓储的主要审计程序,掌握存货审计的基本技能。
学时分配:2个学时
教学内容:
一、存货与仓储的主要审计程序
二、存货审计
1、编制存货审计导引表
2、编制原材料明细表
3、编制成本倒轧表
第九章人力资源与工薪审计
基本要求:本章是审计实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应付职工薪酬的主要审计程,熟练应付职工薪酬审计的基本技能。
学时分配:2个学时
教学内容: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主要审计程序
二、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1、编制应付职工薪酬导引表
2、编制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表
第十章投资与筹资审计
基本要求:本章是审计实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筹资与投资审计的主要程序,熟练掌握借款,长期投资和金融资产审计的基本技能。
学时分配:2个学时
教学内容:
一、筹资与投资审计的主要程序
二、借款审计
1、编制借款导引表
2、编制借款明细表
3、借款审计的抽凭测试
4、编制银行询证函
三、长期投资审计
1、编制持有至到期投资审计导引表
2、编制持有至到期投资审计明细表
3、抽凭测试
4、编制投资收益导引表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审计
1、编制交易性金融资产审计导引表
2、编制交易性金融资产审计明细表
3、抽凭测试
4、编制投资收益导引表
第十一章货币资金审计
基本要求:本章是审计实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货币资金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熟练掌握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审计的基本。
学时分配:2个学时
教学内容:
一、货币资金的主要审计程序
二、货币资金审计
1、编制货币资金审计导引表
2、监盘库存现金
3、编制货币资金明细表
4、编制银行存款明细表并进行函证控制
5、编制银行询证函
6、进行货币资金审计抽凭
第十二章审计报告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审计报告的类型,会出具审计报告。
学时分配:2个学时
教学内容:
一、审计报告的类型
二、出具审计报告
1、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3、出具无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4、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五、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核、作业得分、上课出勤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其中,闭卷考核占70%,作业得分和出勤率占30%。
六、建议教材与参考资料
使用网中网软件
七、大纲说明
1、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以理论讲解为辅,学生操作为主,要求按照本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的阐述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建立符合大纲要求的教材体系。
2、教学层次:教学要求中,基本概念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3、本大纲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高职高专中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的专业、选修课。
教科书与本大纲采取完全配套的方式。
本大纲的知识要点由本课程的基本知识、辅导知识、相关知识构成,这三方面知识,既有界限性,又相互渗透,很难分开,教学与考试应以审计学基础的基本知识为主,但也要兼顾到与该课程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
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方法,多举例题,力求实用,以免空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财务制度的不断完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注意适时吸收有关新的政策和方法,以丰富的教学内容,补充必要的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