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小组社会工作
常见初期活动:自我介绍、互相介绍、寻找朋友、 集体唱歌、出游以及做游戏等。
(七)小组组建计划书内容框架
(八)招募和选择小组组员
考虑:性别、文化程度、职业背景、兴趣特点、 共同问题、精神与健康状况、成员间的关系状况、 小组规模的大小等。
此外,考虑老人组员是否真的能受益;不愿意或 心智程度重度伤害的老人,尊重其选择,不勉强。
一、术语理解
(一)小组构成要素
小组目标 小组契约 小组工作者 小组成员
小组规模(依据小组活动主题和性质确定,一 般≤7且≥20,8-12人最佳) 小组时间 小组空间
(二)老年小组准备阶段工作流程
二、工作要点提示
(一)寻找老年案主的真实需求并确定小组介入目标
小组活动的主题以及小组模式的选择最终都要以案主的真 实需求来确定。所以首先要对案主真实需求进行评估。
四、注意事项
(一)初步确定老年小组开组的目标
小组初步的服务宗旨或目标会在开组前确定,更为具体 细致的目标则是通过开组后组员间的相互认同和接受个 别组员的目标而逐渐形成小组共同目标。
(二)初步确定老年案主的资格
பைடு நூலகம்1.老人是否具备参与小组活动的能力?
2.老人能否在小组中真正受益?
3.老人参与小组活动的动机是什么?
产生失落感。
1.提供团体资料给老年成员
开组前发基本资料:团体目标、团 体工作者及其他成员
3.及时评估老年小组成员能力 ,组织适宜的群体活动
不断评估老人能力范围,如坐轮椅 或心脏不好的老人,不适宜参与跑
跳等运动量大的活动。
二、老年小组工作的实施模式
(经验积累和提升,直接指导小组开展和目标达成)
三、小组对老年人的功能
(九)申报、协调资源及物质准备
三、方法技巧
(一)小组工作者与老年人建立关系的技巧
热情招呼、 鼓励交谈
有效展示对老 人情况高度兴 趣的倾听技巧
共同探讨机 构服务及老
人期望
让老人了解小 组活动助人的 方式与意义
(二)适合于老年人的小组活动
1.配对或三人组讨论 2.书写 3.肢体移动 4.美术与工艺技能的使用(自我画像、折纸、丝 网花、水晶花、中国结等) 5.一般阅读活动 6.回馈活动(分享第一印象、优点轰炸) 7.道德两难情境活动 8.幻想活动 9.绕圈发问 10.小组决策 11.接触活动、经验交流活动、信任活动、创造性 道具使用活动等。
(二)老年群体适用的小组类型
(三)老年小组工作实施的原则(小组工作原则适用但有特殊性)
2.运用同理心解决老年人特性 问题
面对失落和死亡,需要社工主动 运用同理心来支持、鼓励并处理
成员问题。
4.小组过程要分阶段进行,合 理制定各阶段内容
初期:建立小组,允许组员的依 赖,在依赖关系基础上信任团队 分享经验;中期:协调成员人格 差异、解决冲突,进行有效沟通 ,使团队产生凝聚力;终期:评 估团队成效及成员成长,妥善运 用社区资源,避免成员在结束时
四、注意事项
(一)社工要能够有效处理老年人参加小组活动 的心理障碍
(二)选择小组成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方案设计的步骤
1.确定对象
2.活动目标
3.进行方式及活动的设计 4.活动条件
5.方案试行
6.准备每一活动进行的大纲及必须材料
7.其他准备 8.评估 9.总结收尾
五、课后作业
项目四 老年小组社会工作(1)
社会互 动的 动力源
需求
回 应
老年小 组社会
工作
工具性需求:把互动视为达到某 种功利性、实利性目标的手段和 工具,帮助群体完成成员个人无 法完成的事情。如:学习智能手 机的使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表意性需求:帮助成员实现情感 的支持、欲望的满足和自我表的 的机会。如:失独老人支持小组
发现相同处境的人
护老者支持小组
灌输希望
3
癌症患者支持小组
形成利他主义
氛围
练习社交技巧
4
5
促进行为改变
2
传播信息
长者进修小组
功
1
能
6
体验归属感
7
教学情境一:
互动模式老年小组工作过程 ——以老人院新入住老人适应小组为例
任务一:接受小组任务
工作任务: 1.发现和接受小组工作任务 2.接案,准备筹建小组 3.收集资料 4.确定服务对象 5.确定小组性质 6.确定小组目标
。
(一)老年小组社会工作定义
定
互动过程
义 主要对象
的
理 目标达成途径
解 目的或功能
社工与小组成员、小组成员之间直接 的面对面的互动
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问题 的老年人及其亲友所组成的的小组成员
利用不同目标模式的小组方案通过小组 成员间的互助和凝聚力对组员进行辅导 与治疗
增进老年小组成员的相互支持,改善 其态度、人际关系和应对实际生存环 境等的社会生活功能,满足老年人工 具性和情感性需求
五、实务操作
1.问题发现:通过访谈收集并分析资料,从而发现三方 面问题。
2.服务对象问题的界定:意识清楚、愿意参加活动、愿 意帮助他人。
3.明确小组性质:以符号互动理论为基础确定采用互助、 成长模式的支援小组。
4.确定小组目标:重树自我、改变精神面貌;适应老人 院生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帮助老人院营造对老年人 的归属感。
目标与性质。
方案内各活动环节设计 要有一致性,前后连贯 。简单易懂、有趣味性
。
考虑老年组员的特性 。性别、老龄类型、 能力、职业背景等。
(二)确定小组规模
不少于7人但不多于20人,8-12人比较适中。
(三)确定小组聚会的场所要求
布置温馨、 大小适宜、 圆圈座位、 灵活易动、 温度适宜
接待者有知识 有礼貌,指引 标,协助行动 不便者,把握
根据实习点中对老年人的需求评估、确定目 标,制定一份小组介入计划书。
(占学期总成绩15分)
要求:
1.严禁抄袭(含:抄书或抄他人或网上), 一经发现雷同,0分处理;
2.严格按照提供的表格模板设计填写每一项 内容,不得有空漏不写之处;
3.第16周上课前交。
小组工作总计划书模板
小组工作总计划书(模板).doc
3.小组的组织结构是什么?整个小组的领导机构架构图与各自的职责与 分工是什么?小组将吸收什么样的成员加入?成员人数多少为好?小 组在行政组织上的隶属关系以及小组的赞助单位?经费来源及经济预 算。
4.小组的工作框架是什么?小组聚会的地点;聚会时间长短;聚会次数; 聚会频率;小组的大小。
5.需要进一步与哪些重要人物接触、征求他们的意见、得到他们的赞同 与支持?
在小组活动初期常用,调动组员兴趣和积极性。
二、工作要点提示
(一)老年小组活动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社工了解自己的的特 点、能力、个人偏好
及工作风格
社工了解要带领的老 年群体的特点、能力限 制以及参与活动的目的
评估老年人之间的适应与 配合。选择、设计熟悉或 有把握的活动,新活动提
前演练。
方案设计实际、具体 、可行,且符合小组
4.老人是否认同小组的初步目标?
(整体差异不要太大,又要有一定的差异,少吸纳很易 激动的组员)
(三)小组非正式聚会
简单澄清开组目的、小组规则、小组在组内 的工作范围、小组领导者的权利和责任以及 工作范围。同时筛选组员。
(四)协约
两个层面:组员都要遵守的规则;小组的分 工。
同时协商过程可以增加沟通;改变工作者与 组员的不平等关系,增强组员自信;组员更 加明确小组具体运作和要求,消除紧张情绪。
六、总结点评
在老人院开展小组工作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七、拓展提高
任务二:组建小组
工作任务 1.制订小组组建计划 2.招募和选择小组成员 3.制订小组方案
一、术语理解
直接式小组工作方法:
特指在老年小组工作中强调小组社工通过充实小 组活动程序安排(如热身游戏等),预先调解小 组气氛,当小组成员彼此较为熟悉后,再进一步 探索他们对小组程序及日后活动的兴趣。
一个小组的需求评估由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制定介 入干预计划三个步骤组成。
收集资料:访谈、问卷、量表、文献回顾、机构资料阅读 等方法
分析资料:量表分析(如spss软件)、定性分析
(二)确定目标
工作者需将小组目标概念化
工作者目标是什么? 组员目标是什么? 机构目标是什么? 小组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分别是什么? 为达到目标,多少组员比较适中? 小组聚会需要多长时间? 采取何种方式达到目标等?
时间长度
聚会场 所布置
人事安 排
(四)明确小组组建时间和活动地点及活动经费
提前通知活动具体时间安排;选择舒适的活动场地 和有利于提高互动频率的座次;预算出活动所需经 费总和,落实资金支持。
(五)确定小组社工
是否有经验,有能力带领小组
(六)小组初期的活动技巧
初期主要任务:促使组员互相认识,初步互动;消 除紧张情绪,打破僵局,活跃氛围;初步形成集体 感和凝聚力。
6.隶属行政组织的政策(如:救助站、司法机关)将会对小组工作产生 什么样的影响?与其他小组的关系如何?
7.小组工作的评估。
三、有效处理老年人参加团体的心理障碍的技巧
1
2
3
直 接 面 谈
深入 社会 宣传
间接 了解
法
媒体宣传、人际宣传、海报宣传 等,切忌只靠海报宣传(老人视 力不好或不识字,海报满天飞) ,提倡个别面谈和举办宣传活动 。
(三)老年小组工作规划程序
尽可能详细周到,回答以下问题:
1.老年小组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通过小组能够解决哪些主要问题?可以 满足成员的哪些需求?小组所属的类型是教育小组、分享小组、治疗 小组、成长小组还是任务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