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水文测站

第一章水文测站


第一章水文测站
(二)水位观测的发展 公元前251年,秦代李冰父子主持修都江堰,立三石人于水中
测量水面高低,是中国观测水位之始。隋朝时开始用木尺桩,水 位观测有了显著发展。
沿河有一些用石刻形式保留下来的稀遇的洪枯水水位记录。 三国时伊水网石壁上有当年洪水所到位置的刻划。唐朝时在涪陵 长江江心白鹤梁上,刻有鱼形图案。每逢它露出水面,即刻记最 枯水位在鱼形图以下尺寸数。 至1949年止,有刻记163段。重庆至宜昌沿长江岩壁上,有11531870年间6次特大洪水的最高水位石刻114处。
要求常年在江、河、湖、海等水域的基层测站,按照其规 范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观测和监测各项水文要素的每一个数据, 并作系统的整理分析,直至汇编成册、入库。
第一章水文测站
第一章 水文测站与水文站网
1.1 水文测站
(1)水文测站基本任务
在流域内一定地点(或断面)按统一标准对所需要的水文要 素作系统观测以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为即时观测信息,这 些指定的地点称为水文测站。 水文测站最重要的任务是进行水文测验,包括水文观测、 流量测验、泥沙测验、水质测验和降水量及蒸发量观测等。 另外,“报汛”是水文站在汛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一)降水量观测的发展
中国对降雨的观察,开始得很早。 南宋时著作《数 书九章》中说“今州郡都有一天池盆以测雨水”,并叙述有 “天池测雨”、“圆筒测雨”的具体计算方法。说明当时或更 早已经有了实测雨量的器具,建立了降雨深度的概念。但 实测记录没有保存下来。
清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记录北京逐日天气和降雨、降 雪起迄时间、雨雪大小的定性描述,称《晴明风雨录》, 直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止。
专用站:是为特定目的而设立的水文测站,不具备或不完全 具备基本站的特点。
辅助站:为帮助某些基本站正确控制水文情势变化而设立的 一个或一组站点。辅助站是基本站的补充,计算站网 密度时,一般不参加统计。
第一章水文测站
3)基本流量站的分类
按精度分为三类水文站: 一类精度站,精度应达到现有测验手段和方法所取得的可能精度,主 要任务时收集、探索水文特征值在时间上和沿河长的变化规律上所需 要长系列样本和防汛需要资料。一般布设在大河的干流上。 二类精度站,精度可按测验条件拟定,任务是收集、探索水文特征值 沿河长的变化规律上所需要的具有代表性的系列资料。一般为区域代 表站。 三类精度站,精度应达到设站任务的要求,任务是收集、探索小河在 各种下垫面条件下,产汇流规律、径流变化规律及水文分析计算等所 需代表性资料。一般设在有代表性的小河上。
第一章水文测站
(三)流量和泥沙测验的发展 中国古代在开始水位观测的同时,对流量也有了初步
的认识。在都江堰,对观测水位的石人的说明:“乾毋及足, 涨毋及肩,年中水量,以此为度”,其中的“水量”即是流 量的概念。中国对泥沙现象的观察可上溯至汉代,《汉 书·河沟志》就记载了汉代泾河灌区的民谣:“径水一石,其 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另说“河水重浊,号为一 石水而六斗泥”,清代陈演(1638-1689年)曾有测水法,已 可估算流量数据。
的使用方法。测验工作包含雨量、蒸发、水位、流量、泥沙等 一些常规项目,它既是水文测站日常工作之一,测验工作是水 文工作的基础。
报汛工作包含雨量、水位、流量等。它是水雨情信息的来 源,是防汛决策的科学依据,报得准、报得及时是对报汛工作 的基本要求。同时报汛工作是水文工作的对外服务窗口,是拓 宽水文服务领域的桥梁, 它体现水文在防洪决策 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章水文测站
1、汛前准备 精心检查维护各类水文测报设施。各类水文测报设
施是水文工作者战胜洪水的武器,精心维护各类水文测 报设施,不但是汛前准备的主要内容,还应是水文人常 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之一。水尺、桩点校测,水文缆道维 护,测验仪器养护,通信设施检查等都是重要的工作内 容。
第一章水文测站
2、汛期工作 首先要全面掌握本流域内雨情、水情特性覆盖面较广,它既包括测验设施的
整改、水毁项目的修复,水文资料的整编也应纳入此段的工 作范畴。
测验设施的整改主要是针对汛期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不适 合、不先进的测验设施和测验手段而开展,以求达到减小劳 动强度、提高测验精度、测验设施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要求。
水毁项目的修复主要包括测船的修复、水尺的修复、测 验码头的修复等。
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
第一章水文测站
可供大家参考的文献资料
第一章水文测站
水文是水利、水电及一切与水资源有关的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前期工作的基础,是水利建设的尖 兵、防汛抗旱的耳目、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哨兵、资 源水利的基石,是一项必须适当超前发展的社会公益 性事业 。
第一章水文测站


一、中国的水文测验历史
水文资料的整编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测验的所有工 作都能在整编过程中反映出来。
第一章水文测站
三、水文测验的工作性质
1.重要性
水文测验从实际调查着手,为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建设、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他与水有关的建设事业的规划、设计、施 工和管理提供具体而准确的重要基础资料 。水文测验是一切 水文工作的依据。从世界上和历史上看,历代都很重视水文测 验。 2.挑战性
第一章水文测站
二、现代水文测验的工作任务
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测验学)是研究水资源中各 种水文要素的测量、计算与资料整编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科 学,即研究水文资料信息的搜集、处理、存贮和检索的一门 科学。
水文测验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 水文站网的规划,布设水文站;采用定位观测、巡回测验、 水文调查等方法测定各种水文要素,包括水位、流量、水温、 降水、蒸发、泥沙的观测以及泥沙颗粒分析,水质监测和分 析;经分析整编,刊印成为系统的水文资料,如水文年鉴等。
第一章水文测站
第一章水文测站
第一章水文测站
第一章水文测站
(2)水文测站的分类
1)根据测站的性质,河流水文测站又可分为:基本站、实验站、 专用站、和辅助站。
基本站:是为综合需要的公用目的,经统一规划设立的水 文测站。水文主管部门为全国各地的水文情况而设立的, 是为国民经济各方面的需要服务的。
实验站:为深入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设立的一个或一组水 文测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