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工程设计

通信工程设计


6.引上通信管道
主干光(电)缆在人(手)孔中经分支接 续后,通过通信管道引出地面,与架空光 电缆连接或沿墙壁敷设与墙壁光(电)缆 相接,供用户使用。从人(手)孔中分支 出光电缆的地点即引上点。
1)引上点位置的选择
① 引上点和通信管道同属于比较稳定的建筑装置,设计 时应考虑日后发展的可能性,尽量避免拆迁。 ② 引上点应选择在架空光(电)缆、墙壁光(电)缆或 交接箱引入光(电)缆的连接点附近。避免主干光(电) 缆与配线光(电)缆间的回头线。引上点选择在人(手) 孔附近,减少引上管道的长度。 ③ 在同一引上管中设置的引上光(电)缆不宜超过两条。 引上点的位置不应设在交通繁忙的路口,以免遭车辆和 行人的碰撞。 ④ 在公路两侧均设置地下通信管道时,其供线点应以公 路为界,不允许引上通信管道往返穿越公路。在房屋或 建筑物的墙外引上通信管道时,引上点应尽量选择在比 较隐蔽的侧墙或后墙沿。
通信管道的平面设计主要包括管道位置、人孔位 置、通信管道段长等设计内容。
2.通信管道路由选择
通信管道路由选择的一般原则: 符合地下管线长远规划,并充分利用已有的通信管道设备; 选择社区密集、各种业务集中、适应用户发展要求的街道; 尽量不在电信服务区域分界线周围建设主干通信管道; 选择供线最短、尚未铺设高等级路面的道路铺设通信管道,尽可能 不在铁道、河流等地域铺设通信管道,不在重型车辆通行和交通极 为频繁的地段铺设通信管道; 选择地上及地下障碍少、施工方便的道路铺设通信管道; 尽可能避免在电蚀或土壤腐蚀严重的地段铺设管道,必要时应采取 防腐措施; 避免在狭窄的、过于迂回曲折的道路中建设通信管道,避免在有流 沙翻浆现象或地沼下水位甚高、水质不好的地区建设通信管道; 有新建的城市道路时,应考虑通信管道的建设。
项目知识与技能点
通信工程设计原则、工程设计的过程、初步设计、施工 图设计、工程勘测、工程制图、通信建设工程费用组成、 预算定额、工程量统计、概预算编制、设计方案编写、 通信管道工程设计、管道路由设计、平面设计、剖面设 计、光缆架空线路设计、线路勘测、杆路路由设计、吊 线设计、拉线设计、程控交换局设计、话务量计算、交 换机容量设计、中继设计、交换局数据配置、机房设计。
项目二 通信工程设计
实训目标
能力标准
项目知识与技能点
模块一 通信工程设计基础 模块二 通信线路设计 模块三 程控交换局设计
理论基础 案例指导 实训作业
实训目标
通信工程设计是通信专业领域从业人员必备技能之一。 本项目从教师讲授设计过程的基础知识入手,引导学生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典型的通信工程项目,如通信线路 工程和程控交换系统,有目的地进行工程设计方案的编 制。学生应掌握基本技能,积极查找资料,通过实训掌 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同时提高工程设计方案的准确 性和可行性。通过本实训的学习,可以了解通信工程设 计的整个过程。要求学生在掌握通信工程设计理论的基 础上,重视两个基本技能,即概预算的编制方法和工程 设计制图,从而完成设计文件的编制。本项目通过通信 线路工程和程控交换系统两个典型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 要求学生在工程实地勘测的基础上,完成设计方案的文 档。
模块二 通信线路设计
理论基础 一、通信管道工程设计基础 通信管道工程设计过程包括: (一)路由选择 (二)地基处理 (三)基础处理 (四)平面设计 (五)剖面设计
(一)路由选择
通信管道设计需要城市规划及各种地理资 料,包括城市道路图纸、地下建筑资料、 沿线房屋情况、土质和地下水情况。通信 管道的路由测量要可在1:(500~2 000)的 规划图上作业,也可在现场测绘平面及高 程图,确定管道的具体位置、通信管道的 段长及坡度,作为人孔位置与埋深的设计 依据。
3.通信管道埋设位置的确定
பைடு நூலகம்
4.通信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 的水平隔距
5.通信管道的段长
相邻两个人孔中心或手孔中心间的距离为 通信管道的段长。通信管道的段长受外界 使用条件的限制和通信管道材质的影响。 在实际使用中,在直线路由上,混凝土管 的管道一般段长为120~130 m,甚至小于 100 m,最大不宜超过150 m。
(二)地基处理
通信管道的地基是承受地层上部全部荷重 的地层。按建设方式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 工地基。土基承载能力强、可直接铺设管 道的地基为天然地基。土质松散需经人工 加固的为人工地基。加固方法有表层夯实 法、碎石加固法、沙垫层换土加固法、桩 基加固法等。
(三)基础处理
基础有灰土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和三合土基础等。通信管道基础还与管道材质相 适应,常用管材有塑料管、钢管和水泥管三种。 水泥管道常用基础有灰土基础、混凝土基础、钢 筋混凝土基础。塑料管、钢管强度较高,一般不 考虑设置基础。目前,通信管道一般采用塑料波 纹管,管道基础一般设计为混凝土基础,厚度有 10 cm和8 cm两种,对于土质较软的地段,采用 混凝土基础加钢筋或者碎石垫层的方法。
(四)平面设计
1.管道平面施工图的设计 2.通信管道路由选择 3.通信管道埋设位置的确定 4.通信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的水 平隔距 5.通信管道的段长 6.引上通信管道
1.管道平面施工图的设计
在通信管道设计中,需要确定一些测量点,如起 始点和终止点、管道拐弯点、手(人)孔点、地 面高程突变点、过街点、与其他地下管线交越点 等。选择好需要测量的点后,就需要在图纸上确 定这些点的具体位置,以便施工人员根据图纸找 出这些点的位置,从而能够定点画线,确定管道 的路由。
能力标准
了解通信工程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掌握概预算的编制、工程量的计算技巧以及费用定额的构成和费率的取定; 熟悉各种相关概预算文件的组成及表格的填写方法; 掌握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方法; 能运用基本方法对具体工程项目(如通信线路)进行勘测、绘制线路图; 能编制通信工程预算; 掌握通信管道工程的设计方法; 掌握通信架空线路工程的设计方法; 能编写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方案; 掌握程控交换网工程的设计方法; 能编写程控电话网的工程设计方案; 具备通信工程设计举一反三的能力。
人(手)孔位置的选择条件
① 光(电)缆线路的分支点、引上点、拐弯处、道路口 或需要引入房屋建筑等地点,应设置人孔或手孔,如城 市十字路口是通信光(电)缆分支接续的地点,所以十 字路口的隔距限制了通信管道的段长。 ② 地下光(电)缆至交接区或配线区域的供线必须在人 孔中接续,因此进线点需要考虑设置人(手)孔。 ③ 在弯曲度较大的街道中,选择适当地点插入一个人 (手)孔。 ④ 在街道坡度变化较大的地方,为减少施工土方量,常 在变坡点设置人(手)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