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设计基础培训资料
线路专业委员会
查勘前的准备
• 计划表
时间 地区 段落 负责人 无线负责人 传输设备
• 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序号 1 2 3
线路专业委员会
地区
姓名
联系电话
邮箱地址
备注
查勘流程
与局方就工 程总体情况 及工作安排 进一步交流 与局方一起 探讨确定线 路总全路由 及总体建筑 方式 收集、核 对现有网 路资料 与传输设备 人员一起探 讨工程传输 方案 根据查勘情 况,得出初 步的查勘纪 要 根据传输组 网方案确定 本工程线路 建设方案
偏 差
标称值 偏 差
不超过±0.5μm
125μm 不超过±1.0μm 不超过0.5μm 小于2% λcc≤1260nm
模场同心度偏差 包层不圆度 截止波长 1310nm波长
光纤 衰减 常数
最大值为0.36dB/Km 在1288~1339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 比,其差值不超过0.03dB/Km。 最大值为0.23dB/Km 在1480~158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 比,其差值不超过0.03dB/Km。 1300~1339nm范围内不大于3.5ps/nm.Km,1271~1360nm范围内不大于5.3ps/nm.Km
• 针对可研设计方案与建设方交流,共同 讨论决定最终建设方案。
线路专业委员会
查勘前的准备
• 详细解读工程任务书,分析工程目的及任务,分析本工程 的意义所在。 • 准备与本工程相关的资料。(可研报告、地图、光缆路由 图、网络示意图、传输设备网络拓扑图) • 测量工具(测距仪、指南针、望远镜、皮尺等) • 记录工具(记录板、卷纸或A4纸、铅笔、橡皮、彩笔) • 根据自己对工程项目的理解,制定出详细的任务计划书。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光缆传输网路建设方案 )
工程沿线自然条件
• 分析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地理、水文、交 通、人文等条件。 • 目的在于选择合适的路由方案、施工季节, 分析工程建设难度。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光缆传输网路建设方案 )
本地传输网建设原则
• 确定各种原则
• 网络组织原则(不同网络、不同运营商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也有不同的网络组织原则);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概述)
设计分工:
• 与其他专业(设备专业)的分工:以光配 线架线路侧光纤熔接头为分界点 ;两点之 间所有内容属线路专业负责。 • 与建设单位的分工 :设计负责本工程的建 设方案,与之相关的沿线路由的取证工作, 以及涉及到其它电信运营商、供电、水利、 铁路、公路等部门的事宜均应由建设单位 负责落实。
在局方配 合下进行 实地查勘
就查勘结 果向局方 汇报
局方签字、形成最终 纪要、设计院存档
线路专业委员会
查勘内容
• 在局方配合下,以可研方案为依据进行核对,了解建 设方案变化情况。 • 与建设单位进一步确认建设方案:
(1)网络结构;
(2)建设段落,连接基站数;
(3)建筑方式选择原则; (4)光缆芯数的选择;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概述)
设计依据:
• 建设单位的委托; • 相关文件和函; • 可研、规划等前期工作的文件和相关审查 意见;
• 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规范、行业标准等。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概述)
• 设计内容: 新建光缆线路安装、敷设及保护设计 ; 利旧(租用)杆路的整修加固标准; 各局站内光缆的引入安装设计;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
• 光缆结构:骨架式、中心束管式、层绞式 • 光缆色谱 • 光缆护层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
Slotted Core
Central Tube
Loose Tube
骨架式
将单根或多根光纤放 入骨架的螺旋槽内,骨架 中心是加强元件,骨架采 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抗 侧压性能好。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
• 机械性能
允许拉伸力 允许压扁力(N/100mm) (N) 短暂拉伸力 长期拉伸力 短期压扁力 长期压扁力 ≥1500 ≥1500 ≥600 ≥600 ≥1000 ≥1000 ≥300 ≥300
光缆类型 管道光缆 架空光缆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
线路专业委员会
光缆网络结构
汇接局1 汇接局2 骨干层
传输节点1
传输节点2
汇聚层
接入层 接入点1 接入点2 接入点3
线路专业委员会
网络组织(骨干层)
汇接局3 汇接局1
汇接局2
线路专业委员会
网络组织(汇聚层)
汇接局1 汇接局2
传输节点1
传输节点2
线路专业委员会
网络组织(接入层)
传输节点1
传输节点1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概述)
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量:
• 简明扼要的叙述本工程的建设规模。 • 列出本工程中主要的工作量(立杆、拉线、 地线等)。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概述)
对可研方案的调整:
• 作用:保证工作的延续性,一致性。
• 内容:与可研中的路由方案、建筑方式、 纤芯选择、建设规模等内容做详细全面的 比较,准确明了的叙述出变更方案。
(5)大路由;
(6)主要障碍的处理方式; (7)工程类别及各项费率的取定。
线路专业委员会
查勘内容
• 了解工程沿线各种规划 :在分公司配合下, 了解工程沿线的市政、各相关村、镇、公 路、铁路等方面的规划情况,选择安全可 靠的路由。
线路专业委员会
查勘内容
• 与其他专业的配合
• (1)接入节点的设置以相关主专业负责人提 供的资料为依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变动的情况应与主专业负责人确认。 • (2)网络调整方案应与传输设备专业共同确 认。
• (三)根据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原则,确定线路的建筑方式。 • (四)对通信线路沿途经过的各种特殊区段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 的保护措施(如过河、过隧遭、穿(跨)越铁路、公路以及其它障 碍物等措施)。 • (五)对通信线路经过之处可能遭到的强电、雷击、腐蚀、鼠害等 的影响加以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
• (六)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政治、经济、技术方面的比较,进而 综合设计、施工、维护等各方面的因素,提出设计方案,绘制有关 图纸。
• 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出现有网络的不足,有目 的、有针对性的建设网络。 • 分析的角度:总体规模、网络结构、纤芯资 源、现有光缆的建筑方式;现有网络承载业 务类型;网络的安全性、可持续发展能力;
• 从以上角度分析网络优势,网络不足。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光缆传输网路建设方案 )
建设方案
• 满足业务需求
• (3)设备组网和物理组网的互动
A、 根据需求及资源确定逻辑网络结构;
B、根据逻辑结构确定物理网结构;
C、根据实际核定物理网结构的可操作性,并修
正物理网结构;
D、结合需求和新物理网结构确定逻辑结构。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
• 光纤光缆的主要技术标准 • 光缆敷设安装及接续要求 • 光缆线路防护 • 光缆线路的标示要求 • 应遵循的规范标准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
• 光缆预期使用寿命 (25年) • 光缆标称盘长:2000米或3000米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
光缆敷设安装及接续要求
• 管道光缆的敷设安装要求 : (1)敷设方式一般为人工牵引,也可机械牵引。硅芯管可气流 穿放法。 (2)光缆优选多孔管。 (3)单孔管需先穿放子管。 (4)光缆出子管处应用软管保护。 (5)在人(手)孔内光缆应绑扎固定好。 (6)光缆要挂牌。
• 网络结构的选择(骨干层、应用层、接入层)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光缆传输网路建设方案 )
• (1)网络分层
传输网络三层结构: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 光缆网络分层设置: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 骨干层:连接主要汇接局、核心路由器等; 汇聚层:连接骨干层到业务端局、传输汇接点之间;
接入层:从应用层到业务接入点及用户,又分为主干
• 网络结构选择原则
• 分歧本工程与现有网络的衔接原则; • 建筑方式选择原则; • 纤芯配置原则;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光缆传输网路建设方案 )
路由确定原则 : 路由的选择应考虑路由的短捷、安全、 稳定,可实施性强,施工方便,节省投资。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光缆传输网路建设方案 )
本地传输网现状及分析
• 将查勘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向建设单位汇报, 认真听取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方案。 线路专业委员会
初步设计文本编制
线路专业委员会
初步设计构成
• 说明 • 概算 • 图纸
线路专业委员会
线路设计任务
• (一)选择合理的通信线路路由,并根据路由选择情况组织线缆网 络。
• (二)根据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原则,确定干线及分歧线缆的容量、 程式,以及各线缆节点的设置。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概述)
工程投资及技术经济指标
• 简明叙述工程总投资。
• 分析单位长度光缆的综合造价(价格是最 直接的衡量尺度)。
线路专业委员会
说明(光缆传输网路建设方案 )
• 工程沿线自然条件 • 本地传输网建设原则 • 路由确定原则 • 本地传输网现状及分析 • 建设方案
• 线路衰耗限值及传输指标预算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培训
第四课 初步设计
线路专业委员会
初步设计查勘
线路专业委员会
初步设计查勘
• 查勘目的 • 查勘前的准备 • 查勘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