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析挪威的森林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因素

试析挪威的森林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因素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课程论文题目:试析《挪威的森林》中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因素课程名称德国文学选读考查学期2013/ 2014 学年第二学期考查方式课程论文姓名高尔雅学号201101064324专业成绩指导教师邓光原试析《挪威的森林》中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因素摘要: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以其对青年人内心迷惘孤独,精神上压抑的描写和特有的疗伤效果而深入人心,影响了一代日本人和中国人。

文中对死亡和生命的多次直观深刻描写,让我们都可以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找到线索,并得到启发和深思。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弗洛伊德生命本能死亡本能性本能(Libido)《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

故事以主人公渡边为第一口吻描写他与两个女孩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他在这个过程中的自我成长。

因翻译村上小说而出名的翻译家林少华曾在《挪威的森林》的译序中写道:读村上,我们觉得是在读自己,是在叩问自己的心灵,倾听自己心灵的回声,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游历,看到的是我们自己。

本文将以《挪威的森林》为研究对象,试图利用文中所蕴含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因素分析文章打动深入人心的原因.一. 象征“死亡本能”的直子弗洛伊德认为人作为生物个体的首要特征就是他必然走向死亡。

任何生物有机体的首要特征在于它必然走向死亡。

一切生物个体都有一种竭力要回复到它原来存在状态的特性。

一切生物都是从无机物产生出来的,回复到原来的状态,也就是趋向死亡。

基于这一认识,他给本能下了这样的定义:本能是有机体生命中恢复事物早先状态的冲动。

而这些状态是生物体在外界干扰力的逼迫下早已不得不抛弃的东西。

这里说的就是死的本能。

这种本能的基本特点是具有保守性。

就是说,其目的是追求生命的终结,即把机体的生命带回到无生命的状态。

死亡总是作家们富有兴趣又不可违抗的主题。

死亡总是意味着萧条,凄凉,以及活着的人的无奈与悲痛。

小说主人公渡边第一次见到因癌症在医院住院的绿子的父亲时这样描写道:一看那眼睛,便可知道他已不久人世。

从他身上,几乎看不到生命力的跃动,有的不过是垂危的生命的蛛丝马迹而已,就像一座破旧的房屋——一座搬出所有家具、卸下所有拉门槅扇而只等拆毁的房屋。

弗洛伊德说所有生命的本能就是死亡。

也许正因为如此,活着的人健康的人有活力的人进了医院,也会变得焦虑不安起来。

生命终将逝去,而我们却无能为力,只能任由亲友被死亡摧毁。

而《挪威的森林》中对死亡描写最深入的还属对女主人公之一直子的描写。

小说开篇渡边在飞机上回忆起与直子一同散步时是这样描写的:我们在死一般寂静的松林里走着,路面散落的夏末死去的知了干壳,在脚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环境给读者的感觉便是压抑和没有生命力。

直子在经历青梅竹马的男友木有自杀后,变得抑郁内向。

高中时期爱穿艳丽衣服爱交朋友的她在此后的日子里紧锁心扉,生活的极为简朴。

直子的家也透露着一种悲凉和没有生命力“她的房间干净利落,一概没有多余之物。

若不是窗台一角晾有长袜,根本看不出是女孩居室。

”到后来直子接受精神治疗到阿美寮,渡边去看望她。

与直子一起吃饭的过程中村上也没有描述可口的饭菜。

气氛总是悲凉。

“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静悄悄的进食时间里,我竟奇异地怀念起人们的嘈杂声来。

”如村上在整篇小说中铺垫的一样,直子在最后选择了自杀。

村上描写的直子便是死亡的象征。

直子和木月都选择了自杀。

他们都无法很好与外界进行良好的沟通。

他们通过自我毁灭走向死亡。

是弗洛伊德死亡本能理论的深刻体现。

二.象征“生命本能”的绿子生的本能是与死的本能对立的一种本能。

生的本能这一概念,这里的性的本能也即爱的本能这个概念,弗洛伊德赋予它十分广泛的含义。

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本能行为的作用在于把个人结合到一个较大的统一体中去,以抵制死亡。

与直子截然不同,小说的另一个女主人公绿子确是整部压抑感伤基调小说里让人放松和欣喜的存在。

村上特意给了绿子这样一听便让人感到生机勃勃的名字,使绿子成为生命本能即性本能的象征。

村上在描写绿子与渡边第一次搭话时渡边对直子的印象是这样的:可现在坐在我面前的她,全身迸发出无限活力和蓬勃生机,简直就像刚刚迎着春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只小动物,眸子宛如独立的生命体那样快活的转动不已。

同样是第一次出场,村上便让读者对绿子和直子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感情基调。

而与绿子一起吃饭时,作者也将食物的种类和色泽描写具体,“切得细细的黄萝卜干咸菜,而且厚厚地沾了一层芝麻”之类的描绘非常多,而与直子一起吃饭时作者总是对饭菜一带而过。

生命力存在的一个重要象征便是对食物的渴望。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以现在人的视野显得不免粗俗,可也让人感受到梁山好汉们的生生不息。

绿子曾问渡边:喜欢我到什么程度?渡边的回答是:整个森林里的老虎都融化成黄油。

还有在渡边形容直子的新发型时这样描写道:好得就像全世界森林里的树全都倒在地上。

诸如此类,有绿子的场景里村上总是不惜笔墨的描写环境和四周。

森林、水果蔬菜、猫、小孩能彰显生命的物件也频频出现。

在弗洛伊德看来,凡死的本能以外一切的本能,都可以归结为生的本能或爱的本能。

绿子经历过母亲和父亲的死亡,因照顾他们在医院里度过漫长的少年和青春期,而她却丝毫没有给读者绝望压抑之感。

绿子便是生命本能最顽强的体现。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那里,生的本能不仅表现为一切与生殖有关的现象,还表现为这样一些现象:爱双亲、爱子女、对整个人类的爱、对其他具体对象和抽象观念的爱。

绿子从不掩饰他对渡边的喜欢的钦慕。

她的求爱方式大胆而直接,例如希望渡边在自慰时想着她,告诉渡边她想与他做爱等。

这里与直子也是大相径庭的。

直子深爱着木月,却无法与木月正常的性交,包括对渡边也是。

在弗洛伊德看来,爱和性是不可分离的。

普遍的生命力表现为生长和生殖。

而直子缺乏这样的性力(Libido)。

专栏作家柏邦妮对《挪威的森林》中的性爱描写这样评价:性是一个人生命能量的重要指标。

干涩无性的直子,内心有一个巨大的黑洞,拒绝进入。

而生机勃勃的绿子,则有很强的性能量,坦然的谈论性,谈论月经,看色情电影,兴高采烈的意淫,这一切都在说明这个女孩充满了“生的能量”。

无论经历几次生死,她选择面对,并且好好地活下去。

的确,绿子就是这样自强不息的存在。

三.主人公渡边的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村上让渡边徘徊在直子和绿子之间,让读者有一种他被死亡诱惑的同时,责任感又使他不断挣脱内心消极充满自我毁灭一面的束缚,努力顽强的活下来。

在与直子的相处中,渡边也多表现的压抑克制,比如“随着冬日的延伸,我感到她的眼睛比以前更加透明了。

那是一种清澈无比的透明。

直子时常目不转睛地注视我的眼睛,那并无什么缘由,而又似乎有所寻觅。

每当这时,我便产生无可名状的寂寞、凄苦的心绪。

”而与绿子在一起时渡边明显放松很多。

在写给玲子的心中渡边说:我爱过直子,如今仍同样爱她。

但我同绿子之间存在的东西带有某种决定性,在她面前我感到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

在直子身上,我感到的是娴静典雅而澄澈莹洁的爱,而绿子方面则截然相反——它是站立着的,在行走在呼吸在跳动,在摇撼我的身心。

对于渡边而言,他既同情木月、直子和初美这样的自杀者,同时他也被永泽和绿子这样“努力生”的人吸引。

而后,他自己也选择了努力的生活下去。

直子自杀后,他悲痛不已,选择独自旅行选择逃离。

他似乎万念俱灰,但仍决心活下去。

此时,他已经明白努力活下去是他的责任。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那种不断趋向完善的本能,即那种推动人类智力成就和道德水平不断向更高的境界发展的本能,也只有用性本能或爱的本能来说明,才是合理的。

渡边也好,绿子也罢,甚至是像永泽这样“八面玲珑”的人从某种角度说都是“胜者”。

他们在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时用他们的“爱”与这个世界灵活的沟通着,因此才能如此生存下来。

四.结束语《挪威的森林》一书中曾不止一次的说道:生并非死的对立面,死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

挚爱去了彼岸世界,而我们活着的人唯有带着对他们的怀念继续活下去。

渡边说直子的死使他明白:无论谙熟怎样的哲理,也无法消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

无论怎样的哲理,无论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忍,怎样的柔情,也无法排遣这种悲哀。

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

从村上刻画的人物木月直子渡边绿子身上对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的映射可以让读者体会到自我救赎的意义。

而主人公渡边就是战胜了内心的“死亡诱惑”,实现了自我救赎。

愿我们幸运“活下来”人不辜负生命里的春光,愿我们体内都蕴藏着生机勃勃的爱的能力。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绿子那样时时刻刻都像“春天里的熊”那样时刻朝气蓬勃,但至少像渡边靠拢:你已不是十几岁的少年,你要感到身上的责任了。

活着一点也不轻松,我们必须变得愈发顽强,愈发成熟,像个大人一样。

参考文献书籍格式: [1]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译者:林尘张焕民陈伟奇书名:《自我与本我》.出版社:上海译林出版社出版社[2]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译者:张堂会书名:《西方经典悦读-精神分析引论》.出版社:北京出版社网络资源: [1]作者:谁懂尼采文章题目:《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发表日期:2006年4月28日网络资源路径:/d3*******.htm[2]作者:柏邦妮文章题目:《许多不错的当代小说大量的性爱描写有什么作用》发表日期:2013年11月29日网络资源路径:/question/21022461/answer/20402210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指导老师评语:(评语50字左右,对论文选题、资料收集与处理、论证水平、写作能力和规范等进行评定。

)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