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以及数学科组工作计划为依据,在全面实行新课程标准、积极推进高效课堂改革的前提下,加大教研力度,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初中数学的学习方式。
结合八年级数学的实际情况,以有效性课堂教学作为平台,注重四基,讲究工作方法,着重抓落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师间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的创新意识,开展个性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二、年级情况分析
1、教师:八年级数学科共有五名教师,大家会尽心尽力工作,发挥好团队合作精神,共同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2、学生:现有教学班9个,本年级学生进行了一个学年的学习,虽然期末考试总体成绩相比之前有所进步,但是发现学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较多,差生较多。
上课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本学期要切实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加强变式练习,培养尖子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工作目标
1、深入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把握重难点。
钻研教材,灵活处理教材。
2、开展课堂教研活动,进行有效性教学。
在教学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切合我校的高效课堂改革,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推进“先学后教”的教学课堂,升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学生成绩更大突破。
3、转变教学观点,树立教学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
优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方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4、提优补差要有成效。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5、教学成绩方面力争做到稳步前进,争取期末考试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均能慢慢有所突破,取得好的成绩。
具体目标:普通班平均分达到区平均分以上,同时各班分差控制在5分以内;重点班平均分达到102 分以上;全年级平均分达到分以上,香洲区排名前八,并且全年级及格率、优秀率均要超区数据。
四、工作计划
1.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准确把握课改的
方向。
科组教师要利用较短的时间,尽快熟悉教材的体系和结构,感受教材的思想和教学技巧,转变教学观念。
组织全组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讨论教材教法,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备课组常规工作
(1)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活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集体探讨如何落实教学重点知识,设计难点知识的突破方案,学生的活动组织形式等教学上的问题。
同时共同探讨导学案的编写,主要是变式练习的编写。
积极推动高效课堂改革。
要求集体备课时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
(2)备课组坚持开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同课异构活动。
建议组员之间每星期听课不小于1次。
(3)备课组成员间统一思想、统一教学进度、每章统一进行单元测验,统一评分标准,并利用集体活动时间进行测后总结分析。
(4)各单元的测后总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各班和全级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②哪些知识学生掌握比较好,哪些知识掌握比较差,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③提出需要补救的问题和今后教学上要注意的事项。
3、加强教学研究(1)进一步探究“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以山东昌乐二中教学模式为学习契机,结合我校实际初步形成科学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2)有目的地组织一些示范课、研究课,探讨不同类型课如何讲授效果最佳,最后归结成模式,加以推广。
同时每位教师新学期要上好一堂小组合作学习过关课。
(3)继承我校教学优良传统即严谨教风,备课时特别重视精选习题,平时精讲精练,要把这一思想渗透到八年级每一位数学教师心中,在常规教学中有意识去执行。
(4)扩大教师中的交流。
一是多向本校名师学习,多听他们的课;二是走出去,向外校名师学习,领略外校名师风采,让每位教师努力有方向;三是老师之间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4、合理安排测试和作业。
继续坚持课前小测和周测,测试后要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工作,依据测试成绩,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作业要本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精选,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讲评、有督促。
不定期检查学生学习数学情况,了解学困生、优秀生,针对情况要求各老师加强与班主任及家长合作,共同研究教育方法。
5、注重培优补差,提高教学质量。
可在每班挑选学生进行数学兴趣辅导,进行自信心培养,提高学习兴趣,强化训练,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并且为参加数学竞赛做好准备。
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2020年9月1日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教学进度表
附件2:集体备课分工安排表
集体备课分工表
附件3:公开课安排表
公开课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