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为充分发挥我县旅游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根据《中共县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任务目标(一)总体任务目标。
按照建设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总要求和打造冀西南旅游门户城市、冀晋豫三省交界旅游金三角重要通道城市的定位,本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规划先行、项目拉动,保护第一、旅游第二”的思路, 全力抓好规划编制、景区建设、宣传推介、要素完善等重点工作,推进旅游业实现新跨越, 力争到2015年将打造成“中国旅游强县” ,全县旅游门票收入突破4000 万元,客流量达到360 万人次, 直接从业人数达到3000人, 旅游业综合收入突破5亿元。
(二)2014年任务目标。
全县旅游接待人次达到210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突破1500 万元, 旅游综合收入达到 1.8 亿元。
二、重点工作及要求1、抓好旅游规划编制与提升。
立足“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 的产业发展要求, 本着“全县旅游一体化、功能规划优势化、线路整合互补化”的原则,邀请全国知名旅游规划设计单位, 进一步修编完善《旅游总体规划》。
以全县旅游规划为指导, 加快编制完善区域、重点景区总体旅游规划和控制性详规, 以及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古民居民风民俗旅游等专项旅游发展规划, 重点抓好《娲皇宫修建性详规》提升、《河南店- 索堡段清漳河旅游开发规划》、《129 师纪念馆改扩建规划》以及五指山、清泉寺、盘龙山、青塔湖和旧偏城县等景区的规划编制工作, 使我县旅游开发建设科学、合理、有序。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宗教场所、森林公园、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城市公共绿地等专项规划,要与旅游发展规划相辅相成, 相互衔接,融为一体。
县旅游管理部门、涉及旅游景区和乡镇应参与上述项目建设方案的论证与会审。
2、抓好精品景区建设。
按照景区规划要求, 积极谋划实施一批旅游项目,以项目扩体量,靠项目推进景区上档升级,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景区。
娲皇宫景区:重点抓好大型女娲像、补天台、停车场改扩建、大型实景演出等项目建设,力争通过3-5 年的努力, 将其打造成全国知名的5A级景区。
2014年要完成旅游购物一条街、滨水餐厅、补天湖周边绿化以及补天湖与补天广场、河道电瓶车道与现在停车场的连接等工程, 启动虎山庄园、大型实景演出策划、大型女娲像设计等工程。
129 师司令部旧址景区:抓好旧址复原、新八路军大伙房建设等项目, 将其打造成全国知名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2014年要完成陈列馆广场和旧址连接线、旧广场和车游道铺设等工程。
五指山景区:重点抓好滑雪场中级道以及山顶庙宇、拜佛台、休闲会馆等项目, 力争通过3-5 年的努力,将其打造成三省交界知名生态休闲度假胜地。
2014年要完成滑雪场中级滑道、雪地游憩区、从紫薇山庄到滑雪场的道路硬化工程。
要抓好水景观、观光台建设,恢复朝鲜义勇军旧址、郑律成纪念馆, 启动上下缆车工程。
清泉寺景区:重点抓好寺院复原、与石岗村上山步游道、索道等项目建设,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其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
2014年要完成清泉寺西厢房修缮复原,启动大雄宝殿、罗汉殿修缮复原工程, 完成从石岗到停车场旅游道路的改扩建。
盘龙山景区:重点抓好景区道路、停车场、漂流、高科技种植园等项目建设。
2014年要完成凤阳湖、精品小院、广场、宾馆、漂流、智勇大闯关、真人CS 野战、牌坊等工程项目。
河南店-索堡段清漳河旅游开发项目:重点抓好河南店-索堡段清漳河综合治理以及两岸旅游景观带设置等项目建设。
2014年要完成《总规》和《详规》的编制工作,积极对外招商,并启动建设2-3 个旅游项目。
同时, 要抓好黄花山、青塔湖、韩王山、庄子岭、九峰山等自然风光旅游景区, 以及鲟鱼场、冰葡萄园、新桥温室蔬菜基地、东山农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基地的建设;搞好沙河红色新闻旧址、左权墓、响堂铺伏击战纪念碑、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等红色景区, 以及刘家大院、马家大院、王金庄、江家大院等崇州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 形成以龙头景区为支撑, 中小景区为衬托, 众多景点星罗棋布的“大旅游”格局。
3、抓好生态建设与保护。
遵循“生态第一、旅游第二, 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原则, 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将保护旅游资源纳入旅游规划管理范畴, 切实加强山形地貌、自然景观、文物古迹、人文景观、生态植被、生态山体等综合保护,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森林防火、防灾综合治理工程, 努力做活“山秀于林、景活于林”的文章, 培强我县原生态旅游优势, 夯实生态文化旅游基础。
以生态建筑、生态家园、生态社区、生态城镇、生态城市为载体,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夯实生态文化旅游基础,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4、抓好旅游产品打造。
挖掘资源, 研究文化, 促进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围绕古、红、绿三大主体文化, 大力度推进以娲皇宫、清泉寺为代表的古文化游,打造全国最大的女娲祭祀地;以129 师司令部旧址、沙河红色新闻旧址、石门左权墓、弹音边区政府旧址为代表的精品红色游, 打造太行“红河谷”;以五指山、河南店-索堡段清漳河旅游带、县城、韩王山、盘龙山、青塔湖和旧偏城县为代表的生态休闲度假游, 打造“后花园”。
大力发展以刘家大院、马家大院、固新古镇为代表的古民居太行风情游, 以王金庄、青塔为代表山乡风俗游, 以冰葡萄园、新桥温室蔬菜基地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游, 以东山、新桥为代表的农村乐体验游,积极培育会议旅游、养生旅游、滑雪旅游等, 引导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大力发展多样化旅游产品, 全力打造“游千年XX县、听女娲故事、寻伟人踪迹、赏太行风光、感现代老区”的旅游产品体系。
以旅游产品为依托,根据市场需求,精心策划,精心编排, 全力推出集古、红、绿,山乡风俗、古民居、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多个精典“一日游”旅游线路,突出特色,打造旅游品牌, 形成独具卖点的旅游产品。
5、抓好旅游商品开发。
以展现女娲文化、129 师革命文化等各种文化和各大景区形象为主体, 积极开发推出一批具有我县地方特色的集纪念性、观赏性、实用性为一体的旅游用品、纪念品和工艺品。
围绕“三珍”、山情风貌、民间艺术等, 加强研究与开发, 推出一批独具特色的精特旅游产品,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6、抓好配套设施建设。
不断完善游、购、娱、吃、住、行六要素切实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一是实施旅游景区通达工程。
开通XX 区通往重点景区公交车辆, 加快交通干线至旅游景区道路的改扩建工作重点抓好五指山、盘龙山、庄子岭、青塔湖、东山、王金庄等景区道路建设工程。
2014年要完成偏城—青塔湖、盘龙山旅游线建设, 启动五指山—清泉寺旅游专线建设。
二是完善全县旅游交通标识。
在入县口及各主要道路交叉口设置具有鲜明视觉效果和有效引导作用的旅游交通指示标牌,为游客提供指引。
三是筹建旅游集散中心, 形成集旅游咨询、接待、导游、客运、餐饮、住宿、购物等旅游综合服务体系。
2014 年要完成集散中心的规划设计、选址及前期立项等工作。
四是加大星级宾馆、经济型旅游宾馆、农家旅馆以及特产购物超市的建设力度, 力争到2015年我县游客接待能力达到600万人次。
7、抓好宣传促销。
一是发挥新闻媒体、网络、报刊等主流媒体的旅游推介作用, 聘请全国知名旅游宣传策划公司编制《旅游宣传营销方案》, 提炼推出旅游主题宣传口号, 宣传我县旅游整体形象和主打品牌。
二是在周边及客源地火车站、汽车站、机场、星级饭店和其他一些人流密集区域设置“大美”旅游宣传牌, 放置介绍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宣传资料。
在周边交通主干线、城市出入口设置我县重点景区大型形象宣传牌及交通标识, 宣传我县旅游产品和旅游形象。
三是积极探索推行与皇城相府、红旗渠等周边知名景区旅游车辆互通、导游互通、景区(点)广告牌互换,统一宣传促销,统一旅游线路推介,打造冀晋豫三省交界金三角无障碍旅游区域。
四是进一步研究挖掘和整理女娲和129 师革命等文化, 积极创作完成《刘邓和他的战友》、《女娲》等一批影视作品,在重点景区推出一批高品质、有特色的旅游演艺产品, 靠影视和演艺作品宣传推介我县旅游景区。
五是以弘扬女娲和129 师革命等文化为主体, 每年定期举办1-2 次如女娲文化节、129 师精神研讨会等旅游节庆活动, 逐步形成节庆旅游品牌效应。
8、抓好行业管理。
加强旅游景区人员培训, 建立健全规范旅游行业、景区人员管理、导游管理等规章制度,强化相关部门联合执法, 严厉打击旅行社恶意竞争、虚假广告、不签订旅游合同或违反合同约定超范围经营、欺客宰客、强行拉客、侵害游客人身财产安全以及使用“黑社”、“黑车”、“黑导”等违法行为, 落实安全责任制,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
三、保障措施1、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政委, 政府县长任指挥长, 相关领导为副指挥长, 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指挥部(具体名单附后)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旅游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 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细化任务,责任到人, 确保把各项工作任务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各相关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 齐抓共建,共同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2、营造发展氛围。
县政府将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旅游业发展工作, 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
县电视台、《时讯》、《信息》要开辟专栏, 对旅游工作进行深层次、大篇幅、长时期地宣传报道;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要认真安排部署本单位的旅游发展工作, 并充分利用广播、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 在全县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 让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地支持、参与旅游业发展工作。
3、加大政府导向性投入。
从2014 年起县财政设立旅游发展资金, 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 重点用于宣传促销、旅游项目招商和鼓励支持旅游景区上档升级等。
对新评为国家5A、4A级景区的,分别给予100 万元、50 万元的奖励。
对引进大批量旅游团队的旅行社, 除各景区给予优惠外, 县政府对年度排名前三名的, 将给予资金奖励。
发改、农牧、林业、扶贫、交运、水利等部门, 在谋划实施建设项目、安排专项资金使用上, 应与发展旅游产业相结合, 向旅游产业倾斜。
4、积极开展旅游项目招商。
根据旅游景区规划, 整体或分块切割包装, 超前谋划储备一批结构性、战略性新兴旅游项目, 在争列为省市重点项目的同时,通过引进来,召开旅游招商恳谈会;走出去,进行以亲招商、小团体招商等形式, 大力发布推介旅游项目、宣传我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境内外、省内外战略投资商和大型旅游集团投资我县旅游项目, 并享受我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一事一议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