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乡村旅游是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旅游活动。
目前,区委、区政府将乡村旅游纳入了我区正在打造的“一城一镇一泉一村”休闲旅游产品体系,为有效打造和提升全区乡村旅游品质,推进全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提高认识,明确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区十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紧紧抓住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的重大机遇,以全区“1235”发展战略为总纲,围绕建设“重庆最美丽城市”的工作要求,以乡村旅游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旅游镇村建设和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创新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示范带动,逐步构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二)工作目标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挖掘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三农”历史文化,在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原真性的前提下,—3—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等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培育一批独具区域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重点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区和优秀乡村旅游示范点,全面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加强引导,示范带动。
抢抓重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休闲旅游纳入全区正在实施的“三大战略、五项工作重点”的历史机遇,以规划标准引导,以项目建设带动,以典型示范引领,以宣传促销造势,努力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坚持不脱离农民、不脱离乡土、不脱离当地资源条件、不脱离旅游消费水平,狠抓重点、突出特色、扶持龙头、创造品牌,指导乡村旅游朝着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3.市场导向,逐步推进。
根据客源市场需求,重点开发建设有强大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精品,在保证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以人为本,持续发展。
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安全、周到的服务体系,使游客愉快、满足和享受。
在产品建设中强调环保性、持续性和安全性。
5.“农”字当头,服务“三农”。
加强协调、信息、促销和培训等服务,拓宽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领域,逐步建立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旅游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
二、加强领导,明确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职责(一)组织机构为加强对全区乡村旅游工作的领导,特成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和促销活动,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组长:梁亚荣区政府副区长成员:陈鹏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钟秀金区旅游局局长秦峰区发改委副主任刘菊华区国土房管局局长成勇区建委主任魏佳勇区规划局局长赵勇区交通局局长陈文格区水务局局长桑子陶区农业局局长邓建强区文广新局局长李隆贵区林业局局长邓继光区农办主任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由钟秀金兼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明确责任各相关部门要制订相应工作方案,既要分工负责,又要相互—5—支持配合,形成合力。
以镇、街为单位,各相关部门配合,充分调动和发挥好旅游企业、科研机构、新闻媒体、农村基层组织、旅游消费者以及社会公众的积极性,营造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和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区政府办公室:要切实做好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各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区旅游局:要切实担负起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职责,##抓好乡村旅游项目的规划指导、线路组织、宣传促销、管理服务和人员培训。
区发改委:要把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库,做好项目审核和投资计划安排,组织协调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区国土房管局:要积极支持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用地,搞好土地流转。
区建委:要负责做好乡村旅游有关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开发管理工作。
区规划局:要负责做好乡村旅游景区规划编制的指导和审批工作。
区交通局:要按照乡村旅游环线建设的需要,积极推进与环线建设相关的旅游交通项目的计划安排和建设工作。
特别是要加强环线公路网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公路通达、通畅工程,提高公路等级和质量,重点推进草街镇龙谭村至双凤**北村公路、隆兴镇至国道212线路段、三庙至白鹤湖公路、龙多山与周边镇的出口通道建设。
区水务局:要根据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强水土保持、环境治理,统筹解决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农业灌溉和人饮工程问题。
区农业局、区农办:要结合农业产业化建设,负责做好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与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努力促进“三农”建设。
特别是要大力实施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培育特色产业,把高质、优效、高产的产业融入乡村旅游之中,集中人力、物力、科技大力发展以“赏农家景、观农家艺、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事、采农家果、玩农家乐、体验农家风情”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
区文广新局:要积极做好乡村旅游特色文化的挖掘、开发指导和文物保护协调工作。
特别是要大力开展地域文化综合研究,挖掘地方戏曲、民族歌舞、民间传说、民俗民风等,包括巴濮部落及后裔的生活方式、婚丧习俗、节庆活动、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等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文化因素,注重特色文化建设,科学编制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区林业局:要抓住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周期延长的机遇和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打造“森林城市”、“最美丽的城市”的机遇, 根据乡村旅游建设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生态林工程,加强林业生态建设,—7—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相关镇街:一是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制订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二是要按照旅游“六要素”配套的要求,坚持“一镇一品”的原则,编制本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准确定位,理清思路;三是要依托场镇、景区、独特的农业资源以及国道省道交通干线优势,面向市场,打造精品;四是要按照设施配套,设备齐全,环境优美,景观独特,服务到位的要求,充分挖掘民俗民风、田园风光、历史文化特色,注入文化灵魂,切实搞好乡村旅游开发。
三、突出重点,努力推进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区级相关部门、有关镇要紧紧围绕我区“一城一镇一泉一村”旅游资源特色,按照《鲜花盛开的村庄—**区乡村旅游总体策划》一带(草街老街至涞滩古镇亲水旅游带)、三线(涪江沿岸民俗风情旅游线、**江沿岸生态农业旅游线、**山沿线乡村工业旅游线)、四环(大石-太和-隆兴-古楼-大石环线、古楼-**-三庙-隆兴-古楼环线、云门-双**-涞滩古镇-渠河嘴-云门环线、草街老街-双凤-三汇-清平-土场-草街老街环线)、七区(城郊滨水休闲度假区、渠江原生态水面观光休闲区、世代思居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区、太和民俗文化观赏游乐区、古楼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龙多山宗教文化休闲区、清平乡村工业观光体验区)的乡村旅游空间布局,突出重点,在项目建设的落实上狠下功夫,努力推进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9— 5.开发1—2种乡村旅游商品。
6.完成保合街道至关口盐三路公路硬化。
三汇镇 1.依托三汇场镇及新农村建设,围绕锅盖山**家湾**等旅游资源,策划旅游招商项目,积极对外招商。
2.开发1-2家农家乐。
3.深入挖掘白橙糖资源,将其打造成为**的特色乡村旅游商品。
4.在星寨村建300亩**。
双槐镇 1.依托双槐电厂和新型社区建设及黄土村、长梁村等丰富的森林资源,在长梁、黄土村策划包装1-2个乡村旅游项目,积极对外招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2.进一步扩打青枧、春枧种植规模,改造双槐至龙市的公路,为举办采果节,发展乡村体验旅游做准备。
3.在长梁村或黄土村发展1家较大规模的农家乐。
涞滩镇 1.全力推进古镇保护及旅游开发,打造以“古镇”和“佛教”为主要特色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2.开发1-2种乡村特色旅游商品。
3.充分利用万亩油菜资源,筹备2009年古镇文化暨观花节。
4.利用渠江水资源,打造渠江鱼美食品牌,建设1家江上渔—10—家乐。
**镇1.扩大油桃种植面积,完善内部道路和标识,积极筹备赏花、采果节。
2.利用农村住房改造,建设3-4家农家乐。
3.策划包装太平寨旅游项目,积极招商引资。
云门镇 1.充分依托优美的渠江风光、刘文学墓园、天星老街、**乡村风情等旅游资源,策划包装一批乡村旅游项目,积极招商引资,努力打造以“滨水风情”和“乡村风貌”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
2.完成云门镇城区至刘文学墓园旅游公路建设。
钱塘镇 1.充分依托“万亩雪梨”、金子沱老街、金子沱起义旧址等旅游资源,策划包装乡村旅游项目,积极招商引资,努力打造“万亩梨花会钱塘”的乡村旅游精品。
2.整合资源,完善区内道路和标识,借助新农村建设,改造农民房舍,打造3-4家乡村客栈。
3.积极筹备赏花节。
大石镇 1.配合古楼枇杷采果节,整合沿线枇杷资源,搞好联动。
2.利用优质花椒资源,搞好特色乡村旅游商品开发。
—11— 3.利用**江水资源,打造特色“鱼美食”,至少建设1家鱼美食餐厅。
古楼镇 1.策划包装一批新的乡村旅游项目,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建设以枇杷、樱桃、桃、李、杏等特色水果为主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做大做强做靓“古楼枇杷”品牌。
2.继续培育和整合枇杷、樱桃、桃、李、杏等优势资源,在规模、品种、综合效益上实现新的突破。
3.围绕资源优势和空间布局,完善餐饮、住宿、交通等配套设施。
完成各枇杷园区间道路。
4.完成旅游形象标识的策划、包装和设计,整体提升古楼乡村旅游形象。
5.完成各园休憩等娱乐场地建设。
6.筹备第三届枇杷采果节。
三庙镇 1.依托白鹤湖、三叉秦家大院等特色资源策划包装一批乡村旅游项目,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努力打造以“湖水资源”和“古院落”为主要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2.完成三庙镇至白鹤湖乡村旅游公路的建设。
3.治理白鹤湖水质,培育湖岸景观植被,有计划完成一批景观建筑小品的建设。
—12— 4.依托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至少打造1家星级乡村旅游客栈,完成相关的环卫设施和景观标识。
5.启动三叉秦家大院的恢复建设。
6.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相关配套,统筹城乡建设,形成新的旅游看点。
7.开发1-2种特色旅游商品。
**镇 1.根据《龙多山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依托龙多山、**古县城遗址资源策划包装一批乡村旅游项目,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努力打造以“宗教”和“台地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2.完成龙多山上山旅游公路和上山石梯路—登云梯建设。
3.完成龙多山景区石刻等文物的保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