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在学习了新知识 后能否灵活应用知识。
( 3) 下列 4 种铁的化合物溶于稀盐酸后,滴加 KSCN 溶液没有颜色变化,再加氯水呈红色的是( ) A.FeO B.FeCl3 C.Fe2O3 D.FeSO4 (4)将8gFe2O3投入到150mL某浓度的稀H2SO4中, 再 投入7g铁粉收集到1.68L H2(标准状况),同 时, Fe与Fe2O3均无剩余,为了中和过量的硫酸, 且 使溶液中铁元素完全沉淀,共消耗4mol/L的 NaOH 溶液150mL。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5mol B.0.5mol C.2mol D.1.2mol
(5)Fe3+的检验
①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FeCl2和5mlFeCl3 溶液,各滴入几滴KSCN溶液, ②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
滴入KSCN溶液 FeCl2溶液 FeCl3溶液 无颜色变化 变红
KSCN遇Fe3+变红是检验Fe3+的常用方法
2+ 3+ (6)Fe 与Fe 的相互转化
①在盛有2ml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震 荡试管。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KSCN溶液,让学生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再加入几滴氯水,再观察现 象。
①拿出准备好的氢氧化钠,氯化铁,硫酸亚铁溶液。 ②让学生分组讨论制备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原 理。 ③总结出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
Fe(OH)3:可溶性铁盐+可溶碱
Fe(OH)2:可溶行亚铁盐+可溶碱
④学生进行制备Fe(OH)3 的实验并观察,记录 实验现象.
(2)学生操作实验:Fe(OH)3的制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 验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①往试管中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 氢氧化钠溶液; ②学生自己观察总结现象:立即生成红褐色溶液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3)教师演示实验:Fe(OH)2的制备
①在胶头滴管中吸取少量的NaOH溶液,然后将滴管 尖嘴伸入新制备的FeSO4 溶液底部,慢慢挤出 NaOH溶液。 ②学生观察, 并总结现象:
开始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然后沉淀迅速变成灰绿 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4)问题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讨论, 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 (2)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突出方法:实验探 究法,让学生从实 验中认识铁的化合 物的性质 突破方法:通过实 验探究结合小组谈 论和教师指导突破 难点
难点:
不同价态铁之间转化的规律
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化合物知识,具备一定 的实验设计能力,但对知识的学习只注重表面现 象,缺乏一定的归纳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 2、Fe3+的检验 • Fe3+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 • • 3、互相转化
(2)铁的氧化物与酸反应
FeO和Fe2O3是碱性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 FeO+2HCl=FeCl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提出问题:Fe3O4能否与酸反应呢?
解决问题:Fe3O4+8HCl=2FeCl3+FeCl2+4H2O
3.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如何制备铁的氢氧化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 的能力,突破难点
4.练习巩固
(1) 现在知道了那个魔术的奥秘了吧?小白花上有 KSCN溶液,喷洒了FeCl3溶液之后就会变成小红花 了。 设计意图:巩固课堂上的知识
(2) Fe3+ 离子的检验 在含有Fe2+、Fe3+的溶 液中 分别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颜色变化 填空 滴加KSCN溶液 含有Fe2+的溶液 含有Fe3+的溶液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真正认识反应的实质。
•
1.课后讨论一下:制备Fe(OH)2时要 想能长时间的看到白色的氢氧化亚铁 沉淀,你会采取哪些措施?
板书设计
• 1、 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 • Fe3+ + 3OH-=Fe(OH)2 ↓红褐色 • Fe2+ + 2OH-= Fe(OH)2↓白色 • Fe(OH)2+O2+2H2O=Fe(OH)3
①为什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 变成红褐色? 分析并解释: FeCl2 + 2NaOH == Fe(OH)2 ↓+ 2NaCl 4Fe(OH)2+O2+2H2O == 4 Fe(OH)3↓
②实验中为什么要将滴管尖端伸入到溶液的底 部? 解释:防止新生成的Fe(OH)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教学手段: 实验探究,分组讨论交流、多媒体辅助
四.教学程序
•
• • • •
1.情景引入 2.铁的氧化物 3.实验探究 4.练习巩固 5.课后作业
1.魔术表演
将滤纸织成一朵小花,在小花 上喷洒黄色的FeCl3溶液,小白花 立刻变成了小红花,FeCl3溶液为 什么这么神奇呢?这其中有什么秘 密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几种重要化合物
(第三课时)
铁的重要化合物
11化学师范班 何师毫
说课内容一、教材分Fra bibliotek 二、教法分析 三、学法指导
四、教学程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 在,只有既了解了金属的单质的性质,又了解金 属化合物的性质才是比较全面地了解金属。因此 《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不仅是对金属化学性 质的学习的一个补充,也是对前面学习的氧化还 原反应的一个复习和再熟悉的过程。不仅可以使 学生学到相关的金属的知识,也可以进一步理解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其特征。
2、学法指导
对于这节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金属及其化合物有
一个总体的认知思路,即金属单质——金属氧化
物——金属氢氧化物——盐来全面的认识金属, 采用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三.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引入调动学生参与课 堂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实验、演示实 验、实验探究、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等形 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FeCl3溶液
加入铁粉, KSCN 加氯水,震荡
现象 无变化
变红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3++Fe=3Fe2+ 2Fe2++Cl2=2Fe3++2Cl-
②总结Fe2+和Fe3+互相转化的规律
让学生讨论3分钟后回答 然后补充完整学生的答案 +氧化剂(O2,Cl2)
Fe2+ +还原剂(Fe,Cu)、
Fe3+
2.铁的氧化物
(1)铁元素可以形成3种氧化物,分别是氧
化亚铁FeO,氧化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
FeO
Fe2O3
Fe3O4
名 称
化学式
氧化亚铁
FeO
氧化铁
Fe2O3 红棕色粉末 铁红
四氧化三铁
Fe3O4 黑色晶体 磁性氧化铁 +2 、+3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俗 名 +2
化合价 溶解性
+3 均不溶于水
2.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①初步学会从物质 ①通过对铁学习, 和氧化还原的角 让学生体会科学 的检验方法和 度推测物质性质 探究成功的乐趣。 相互转化。 的方法。 ②培养学生乐群, ②培养学生由实 ②初步学会通过实 互相合作的人生 验得出结论的 验研究物质的原 态度。 能力。 理和方法。 ①了解Fe2+和F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