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金融保险)村镇银行蜕变

2020年(金融保险)村镇银行蜕变

(金融保险)村镇银行蜕变千岩竞秀:村镇银行蜕变[提要]村镇银行牌照壹度被视为鸡肋,如今情况已经发生巨变,部分银行正全力争抢。

这意味着建行的村镇银行将不仅仅是在县域做小额信贷业务,而是携手其合作伙伴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谋求“通吃整个农业产业链”。

村镇银行牌照壹度被视为鸡肋,如今情况已经发生巨变,部分银行正全力争抢。

其中,建行将在2011年底前发起设立200家村镇银行,占三年规划指标的约20%,浦发、民生等股份制银行也在加大力度,此外仍有跃跃欲试的四大资产管理X公司。

银监会三年规划如期完成可期,到明年底前,全国将有1027家村镇银行。

但对村镇银行的质疑却越来越多。

质疑者说,村镇银行这壹名称早已名不符实,村镇银行在运营中表现出的脱农厌农倾向,使得其服务“三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用村镇银行去填补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希望也基本落空了。

“村镇银行的发展实践和既定的政策目标的确发生了壹定的偏离,可是千家村镇银行的出现仍然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壹位农村金融专家在第三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上对本报表示,村镇银行实际就是中国的社区银行。

中国不缺大中型银行,最缺的是贴近社区的小银行,社区银行最大的功能是就地媒介资金。

回归社区银行的定位,就不会不切实际地希望村镇银行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成为填补金融服务空白点的主要工具;而村镇银行在县域首先选择服务中小企业而不是农户,也无可指责,毕竟村镇银行不是政策性银行而是要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商业银行。

也可能正因如此,壹直了无生趣的千家村镇银行计划如今突然变得生动且令人激动起来,具有远见的大银行见到了原本灰暗而如今却包含巨大商业价值的机会。

这可能是监管机构也预料不及的。

商业银行下壹个金矿是在县域市场,这也是在惨淡的市况中上市的农行(601288)唯壹的卖点,建行正是因为见到了这壹点,提出了200家村镇银行的计划。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村镇银行服务前述“三化”,正是在服务“三农”,而随着县域经济的崛起,千家村镇银行将是中国银行业最具活力的群体之壹,壹位村镇银行监管当局人士认为。

1.牌照争夺战截至6月底,全国正式营业的村镇银行为214家,银监会三年规划的时间已经过半,计划仅完成约五分之壹,但村镇银行的实践者们却不再怀疑三年规划实现的可能性。

尽管村镇银行生存境况仍然艰难,但“实际的情况是大家已经争得不可开交了,只不过不是每家银行都见到了机会。

”壹位城商行高管表示,他所在的银行基本暂停了跨区开分行的计划,今明俩年的重点是全力争夺村镇银行牌照。

如果说城商行的热情和其能承受的剧烈净资本消耗、人才输出能力不相称的话,大中型银行的发力,将是三年规划完成的保障。

其中,建行壹家就将承担20%的任务。

建行向银监会上报了到2011年底前发起设立100家村镇银行的计划,后按银监会的要求调增到200家。

建行批发业务总监兼村镇银行委员会主任顾京圃7月17日在第三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上表示,建行已经开始按200家的计划来选址和布局。

除建行外,大行中,中行也提出了和富登金融控股X公司(FullertonFinancialHoldings,淡马锡控股子X 公司)组建村镇银行控股X公司,批量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计划。

股份制银行也即将全面加入发起村镇银行的阵营。

“银监会已经三番五次动员,原则上每家银行都要参加。

”壹位股份制行副行长表示,区别只在于是搞俩三家“履行社会责任”,仍是从商业前景出发大规模介入。

浦发银行的介入可能超越了“履行社会责任”的层面。

浦发银行副董事长陈辛7月17日介绍,该行已组建村镇银行8家,今年底将达到15家,明年将达到30家之上,且组建村镇银行控股X公司,控股X公司将吸收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民营资本。

而城商行本就是发起村镇银行的主力军,只不过热情壹度受到抑制。

银监会4月22日发出的急件《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银监发(2010)27号,下称27号文)重新肯定了城商行的热情,且“严禁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阻碍或变相阻碍符合条件、有发起意愿的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跨地区、跨省份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同时,27号文明确,30家(含30家)之上的主发起人,允许其探索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控股X公司。

多家城商行设想未来将旗下拥有三五十家小银行的村镇银行控股X公司单独剥离出去上市。

包商银行最为典型,其村镇银行战略目标惊人,计划到2011年底设立100家。

包商银行已经率先组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总部,该部总经理刘祥7月17日对本报表示,包商银行已开业的村镇银行有10家,获批在筹的村镇银行有10家,到8月底前将全部挂牌。

现又向监管部门上报再组建15家的计划,到今年底前将至少达到35家。

到2011年底前设立100家村镇银行的计划尚待监管部门确认同意。

对包商银行庞大计划的质疑在于,其能否承受发起设立100家村镇银行的剧烈净资本金消耗和人才输出压力,对此刘祥表示,“若计划获批,我们能够增加资本金。

”同时,每家村镇银行壹般只从母行外派俩个人(行长和风控总监),其他的员工从市场上招聘。

另壹类跃跃欲试的主体是四大资产管理X公司。

27号文已明确,在设施机构间的有效风险隔离,设立严密的“防火墙”的基础上,允许资产管理X公司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在完成处置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的历史使命后,资产管理X公司确立了向金融控股X公司转型的方向,且已普遍拥有了证券、保险、信托等牌照,但唯独银行是其短板。

信达和华融采取了重组城商行的战略,但很难从地方政府手中获得控股权。

而参和组建村镇银行,则壹开始就能掌握主导权,达到30家以后,能够组建控股X公司,曲线完成在银行领域的全国性布局。

本报获悉,目前信达、长城都在四处找银监局“谈牌照”。

“村镇银行已经不是鸡肋了,局部地区牌照争抢已经趋于白热化。

”前述城商行高管表示。

而银监会也已经终止了三年规划是否要完成的争论,27号文称:“三年规划是各地征求省级人民政府意见后报国务院批准确定的,各地必须严格执行,确保如期完成。

”各地银监局要“壹把手”负总责。

2.千家小银行“合纵连横”三年规划完成后,到明年底,全国将有壹千多家村镇银行,这壹千多家小银行将往何处去?“村镇银行有希望成为安分守小、扎根农村的社区银行。

”中国银行业协会相关领导在第三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上指出。

但多位村镇银行行长表示,村镇银行不会“安分守小”,将走上和城商行壹样的扩张道路,只不过城商行是“从壹个城市到另壹个城市”,村镇银行则是“从县城到乡镇”、“从壹个县到另壹个县”,起点更低。

其原因在于,高度依赖利差收入的中国银行业,普遍有做大规模的强烈冲动,而村镇银行的业务只有简单的存、贷、汇,中间业务缺失,要增加利润,唯壹的路径就是不断扩张资产规模。

最早开业的壹批村镇银行已经走上了以所在县城为中心向外扩张的道路。

如,汇丰银行在中国开设的第壹家村镇银行――湖北曾都汇丰村镇银行目前已经在曾都区下属的厉山镇、均川镇、三里岗镇、淅河镇设立了4家支行。

新疆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目前已经有3家支行和1个营业部,分布在3个团场和五家渠市。

完成所在县域的扩张之后,村镇银行将向临近县域扩张。

比如全国第壹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正在申请在临近的西充县开设分行。

在用三五年时间完成对壹个地级市所有县域的布局之后,村镇银行将谋求“进城”,也就是以方便管理的名义,说服监管部门同意其将总行搬迁至地级市。

这样,壹家村镇银行的规模向壹家地市级的城商行靠拢,只不过其主要业务分布在下属县域。

而27号文已经允许地市级村镇银行的出现。

27号文规定,允许西部除省会城市外的其他地区和中部老、少、边、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地(市)为单位组建总分行制的村镇银行,总行设在地(市),办理除贷款以外的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支行设在地(市)辖区内所有县(市)。

这意味着,除了由县级村镇银行逐步扩张到地市级村镇银行外,仍能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壹步到位组建地市级村镇银行。

首家地市级村镇银行也即将出现,本报从河南省金融办获悉,天津市4家银行业机构(天津农商行、渤海银行、天津银行、天津滨海农商行)已经获银监会原则性同意在河南省南阳市设立壹家地市级村镇银行,总行设在南阳市区,同时在南阳市下属的13个县开设支行。

每壹家村镇银行在可预见的时间内都有望扩张为地市级村镇银行,而旗下拥有三五十家村镇银行的村镇银行控股X公司的机构数量和资产规模将实现几何级数膨胀。

这也是以包商银行为代表的城商行如此重视村镇银行的原因,“村镇银行做好了,其前景甚至远超过母行。

”外延式扩张的同时,发起银行将从总体上思考和布局旗下的村镇银行,届时,不少只是“履行社会责任”设立三俩家村镇银行的银行,将村镇银行卖掉是现实的选择。

“未来三五年,将掀起且购整合村镇银行的浪潮。

”前述股份制银行副行长认为,村镇银行必须成规模运营才有商业价值,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牌照将向少数银行集中。

而成规模之后,就能组成壹张网。

“村镇银行起于壹个点,最终必须回归壹张网。

”建成全国性的网络最佳,至少也应该是壹个区域的“局域网”,前述股份制行副行长认为。

目前来见,建行要布的是壹张全国性的网,分布全国的200家村镇银行是网上的壹个个节点。

顾京圃表示,建行的村镇银行早期可能依靠母银行,但最终将有独立网络系统,运营上和母行独立。

而地市级村镇银行将是壹个“局域网”。

3.“村镇”银行仍是“社区”银行?“村镇银行这个名称早已名不符实。

”前述农村金融专家认为,村镇银行实际上就是中国的社区银行,“说不定以后将全部改为社区银行、县域银行或其它的名字。

”比改名更重要的是,村镇银行发展至今,应该承认其和最初政策设计的差别,对其定位做出调整。

村镇银行顾名思义应该是开在乡镇,所以最早的壹批村镇银行都不敢开在县城,首批俩家村镇银行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固阳包商惠农村镇银行都将总部设在乡镇,后均很快通过开分行和搬迁总部的方式“回县城”。

原因也在于除了江浙、珠三角等地的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不足以养活壹家银行。

而最初设想的注册资本金几百万元,也不能使村镇银行打破农信社在农村市场的垄断地位。

“办壹个村镇银行,连农信社都不怕你,有什么用?”壹位从2007年开始就监管村镇银行的基层监管人士认为。

时至今日,注册资本金在5000万元之上的村镇银行超过壹半,江浙壹带的普遍超1亿元。

村镇银行所在地基本都在县城,部分村镇银行开在了经济发达地区,如全国百强县、大中城市辖区。

最先政策层设想的用村镇银行去填补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意图也基本落空。

“空白乡镇,就在农信社的家门口,农信社都不愿去,村镇银行怎么可能去?”前述基层监管人士表示。

回归社区银行的定位,除了因为村镇银行早已跳出“村镇”之外,仍意在强调村镇银行是壹家商业银行,不是壹家政策性银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