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化学方程式专项练习综合

最新化学方程式专项练习综合

最新化学方程式专项练习综合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 的化学式是 Ag2S B.H2S 中 S 元素为-2 价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H2S 是无毒的【答案】D【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故A说法正确;B、H2S 中H显+1价,故 S 元素为-2 价,故B说法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C说法正确;D、在反应4Ag+2H2S+O2═2Ag2S+2H2O中,能用银检验的有毒物质就是H2S,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2.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B.分子之间有间隔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故分子一定发生改变,正确;B. 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C. 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错误;D. 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正确。

故选C。

3.食盐不仅可以做调味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A.H2B.Cl2C.NaOH D.Na2CO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详解】饱和食盐水中不含有碳元素,所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碳酸钠,故选D。

4.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70%B.50%C.30%D.10%【答案】C【解析】【详解】假设碳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则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4,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3×24%=32%,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4%-32%=44%;假设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3×24%=64%,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4%-64%=12%;题目中燃烧后生成的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所以氮气的质量分数应该介于12%~44%之间,故选C。

5.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100%7.7%<10%16+126⨯⨯≈⨯⨯,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由六氯苯的化学式C6Cl6。

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5.5×6)=12:35.5,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一个六氯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CH4和某种氮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口催化剂N2+CO2+2H2O,则框内物质的化学式是A.NO B.NO2C.N2O D.N2O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各种原子的个数不变,反应后有2N、C、4H、4O,而反应前有4H 、一个C原子,反应前后差2N、4O,所以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NO2,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7.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A、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微观三粒子构成,故错误;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错误;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比如碳原子和氧原子可以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正确;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可能不变,但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错误。

故选C。

8.科学家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 CO2和H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2 + 6H 2 = X + 4H 2O 中,X 的化学式是A .CH 4B .C 2H 4 C .H 2CO 3D .H 2C 2O 4【答案】B【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前有2C 、4O 、12H ,反应后(X 除外)有4O 、8H ,所以x 中有有2C 、4H ,X 的化学式为 C 2H 4,故选B 。

点睛:要顺利解答此题,必须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会灵活应用,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的差量即可推断出X 的化学式。

9.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和氧化铁混合粉末与足量的CO 充分反应后,测得质量减少了4.0g 。

另取等质量的该粉末用适量的稀硫酸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了20.5g 的沉淀。

则粉末中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A .20%B .40%C .50%D .80%【答案】C【解析】【分析】分别假设氧化铜和氧化铁的质量,进而结合化学方程式、关系式及对应的数据求解,进而求出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详解】设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 ,氧化铁的质量为y , 21CO +CuO Cu +CO 806416xm 高温固体质量减少116x x m ==805 23223CO +Fe O 2Fe +3CO 16011248ym 高温固体质量减少248y 3y m ==16010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根据元素守恒列关系式:423CuO ~CuSO ~Cu(OH)8098xm398x 49x m ==80402324334Fe O ~Fe (SO )~2Fe(OH)160214ym4214y 107y m ==16080 结合题干,列出方程:x 3y +=4.051049x 107y +=20.54080解得x=8g ,y=8g则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8g 100%50%8g+8g⨯= ,故选C 。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但是需要根据方程式、关系式进行大量计算,根据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书写方程式正确,使用数据准确,计算过程完整。

10.下列是酒精被氧化,最终生成乙酸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B .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C .转化①和转化②都是化合反应D .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 【答案】B【解析】【详解】A 、甲乙均为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故A 错误;B 、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2,故B 正确;C 、根据反应图示可知,转化①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 错误;D 、根据甲和丙的化学式,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甲物质,故D 错误。

故选B 。

11.FeS 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SO 2,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 2+11O 22X+8SO 2,则X 的化学式为 A .FeOB .Fe 3O 4C .Fe 2O 3D .FeSO 4【答案】C【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S2+11O22X+8SO2,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8、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1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2O3。

故选C。

12.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图示中的四种分子构成各不相同,故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共有4种分子,错误;B、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故能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是不可分的,正确;C、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D、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的两种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故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B13.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高温N2↑+Cl2↑+2O2↑+4X.则X的化学式是()A.H2B.H2O C.H2O2D.HCl【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N:2,H:8,Cl:2,O:8,反应后N:2,H:0,Cl:2,O:4,X前有化学计量数4,故X的化学式为H2O。

故选B。

14.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发生改变,选项A错误;B、图中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选项B错误;C、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C正确;D、图中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选项D错误。

故选C。

15.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A.5.6g B.8.8g C.4.4g D.4.8g【答案】C【解析】解:甲烷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2:4=3:1,所以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也为3:1,10.8gH2O中氢元素的质量=10.8g×=1.2g,则CO和CO2中总的碳元素的质量=1.2g×3=3.6g,设生成的CO的质量是x,CO2的质量为y,则x+y=20.8g−10.8g,x+y=3.6g,解得x=5.6g,y=4.4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