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培优资料(压强和浮力)

初二物理培优资料(压强和浮力)

初二物理下册复习资料(7)(压强与浮力)知识点过关:1.压力: 作用在物体 上的力叫压力。

2. 压强:物体 上受到的 叫压强。

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

3. 压强公式: , 1帕=1 ,表示是物理意义是 。

4. 增大压强方法 :(1)S 不变,F ;(2)F 不变,S (3)同时把F ↑,S ↓。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 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 ,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 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 ,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 。

6.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和 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7.求压强特殊方法:规则直柱固体__________或直柱容器内装液体___________8.求固体压力、压强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液体压力、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实验。

10.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大时 。

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 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 ,水的沸点 ,饭容易煮好。

11.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 。

12.浮力:一切 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 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 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 )13.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1)F 浮 G 下沉;(2)F 浮 G 上浮; (3)F 浮 G 悬浮或漂浮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1)物ρ 液ρ 下沉;(2)物ρ 液ρ 上浮 (3)物ρ 液ρ 悬浮。

物体的漂浮条件: 。

14.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 。

15.阿基米德原理: (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公式:排液排浮gV G F ρ==16.计算浮力方法有:(1)秤量法:F 浮=G-F ,(G 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2)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排液排浮gV G F ρ==(4)平衡法:F 浮=G 物 (适合漂浮、悬浮)17.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针对训练:1.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 .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 .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 . 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 . 用力把铅球推出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X k B 1 . c o m3.如上图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圆柱容器,都装满水,如图所示放置,则,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和、压强和的:()A、B、C、D、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心式水泵是利用大气压把水抽上来的B.潜水员潜入深水,要穿抗压的潜水服C.把书包带做得宽一些背起来比较舒服,是因为减小了肩部受到的压力D.气体流速大的地方气体的压强小,火车驶过时靠近铁轨的人会被“吸”向火车5.下列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在这些运动中运动员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A.射箭B.举重C.击剑 D .射击6.如图,两个相同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个体积为50厘米。

密度为0.5×103千克/米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并有1/3体积露出水面B.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C.木块全部压入水中两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D.取出木块后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7.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

【】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C.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全8..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全【】A.P甲>P乙>P 丙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P甲=P乙=P丙9.把一个质量为30g、体积为50cm3的物块轻放人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说法中正确的是全【】A.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B.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 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D.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1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 A<V B,高度h A<h 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A>S B,对地面的压强p A=p 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B.A的密度可能小于B的密度C.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D.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1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

设液体甲的密度为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确定12.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豆浆的密闭杯子,以下列四种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积是下表面面积的2倍,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分别是p甲、p乙、p丙、p丁,则【】A.p甲<p乙<p丙<p丁B.p乙<p甲<p丁<p丙C.p乙<p甲=p丁<p丙D.p丙<p乙<p丁=p甲13.如右图所示,一个装水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图甲),若将杯子倒过来(图乙),则【】A.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不变B.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C.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D.小对杯底的压强变小14.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A. ①③⑥B. ②⑤C. ②③④D. ③④⑤15.如图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 A< S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16.将两个物体同时浸没到某一液体中,结果它们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这说明它们必有相同的()A.密度B.质量C.形状D.体积17.如图所示,一个重为0.2N的小球被线拉住而浸没在液体中,如果它受的浮力是1.8N,则线对球的拉力是()A.1.8N B.1.6N C.0.2N D.0N18.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减小值相同。

由此可以判断()A.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B.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C.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D.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19.边长为4cm、密度为2×103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正确的是(ρ水=1.0×103 kg/m3,g=10 N/kg)( )A.橡皮泥块的质量是l2.8 gB.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 NC.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 ND.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l.28×10-4m3 20.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质量为l0g,体积为20cm3,先把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

当木球球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为l0g;把它取出擦干,再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煤油的质量是(煤油的密度是0.8g/cm3) ( ) A.5g B.8g C.l0g D.16g21.如图8所示,将—个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放人甲液体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若把它放人乙液体中,小球沉人杯底。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B.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C.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小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D.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等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22有一个物体重500N,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

现用20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但没有推动,此时它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再用40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结果使它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又改用45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23.在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方木块,火车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_____个力的作用(不考虑空气阻力)。

火车紧急刹车时,木块将向_____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均填“前”或“后”)24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A、B,横截面积均为5.0×10-3m2,A的底面向上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10N的水,则B对桌面的压强为Pa,A对桌面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 A、p B,则p A p B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 如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F乙;若两液体深度相同,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选填“<”、“=”或“>”)。

26.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A、B、C处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

(1)实验中,小车下滑后均在水平面上运动,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________,合力为0,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应从斜面的________处滑下。

,(2)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滑行的最大________,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______越小,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最慢的是在________表面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