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学化学教学的原理与方法17
中学化学教学的原理与方法17
★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统一
实验的作用?
如何统一:
• 明确实验的作用,准确设计目标,提供正确的感 知
例:氧气性质实验
C P S Fe
蜡烛
单质
化合物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正确的观察方法: 即全面又分主次—— 获取准确信息
例: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1)试管中反应
(2)用棉花包住 + 水
启发思维指导学生正确思考的方法
学生脑子里的——有个别差异
如何统一
• 教师首先要对教材的知识结构心中有数 氧化还原反应——几次?起点和落脚点?
• 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 讲解过深——学深听不懂——超前 讲解过浅——无兴趣——置后
教学起点、难度要适当
“最近发展区”
善于知识小结,使知识条理化——促 进发展
例如:氮族一章的知识小结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
• 总体看——唯物辩证法 • 整体观点
• 综合的观点
• 多样化的观点
听觉
视觉
记忆效率 16%
27%
• 最优化观点
• 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分析法 //
听+视 65%
综合法
三、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述法、讲解法、讲演法 2、谈话法和讨论法——检查学生知识、复习 巩固知识,布置讨论题 3、演示法:演示实验、展示实物标本、挂图、 模型 4、实验法:随堂实验、整堂实验 5、练习法: 口头练习(口答):提问有启发性、训练口 头表达能力
指导 引导 辅导 设计者 教师——学习过程 实施者
• 学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调动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习动机
如何统一
• 转变观念,教立足于学
• 激发兴趣
学习目的教育
教学方式、方法改进
教学语言
师生关系
课外活动
• 指导学习方法——“鱼”和“渔” 例:阅读教材——; 观察—方法——能力; 解题——
例: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反应物——颜色、状态、用量 反应过程——变化 生成物——颜色、状态、量 操作——要点、注意事项
★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相统一
• 知识结构—— 系统性
知识的 层次性 ——知识的合理组合 整体性
例如:物质的分类:
• 认知结构
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基础 已具备对新知识得接受能力
• 能力——人们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一定活动:广义—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狭义——具体的工作
• 智力——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脑力 劳动)表现出来的认识能力—— 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
• 智力与能力的关系
实践活动
智力+知识
能力
• 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哪些能力?
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3.4 化学教学艺术
1、卡片教学法
将抽象的化学符号制成实物卡片
正面 反面 正面
反面
元素符号 O
元素名称 氧(非金属)
化学式 H2SO4
国外——教学原则的代表人物
★布鲁纳: 动机——动力 结构——知识内在联系和规律 程序——只是呈现顺序和方式 反馈——信息收集
★赞可夫: 五项原则 最近发展区——
从大教育观点,提出九条原则
二、中学化学教学过程
1、什么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教学过程——在教育目标指引下,师生共同完成教
物质观 运动观 联系与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 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化学史、历史事件化学新成就 • 科学态度教育
教学中如何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 钻研教材:
把握准教材的科学性 挖掘教材的思想性
•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相统一
师生关系——两种倾向 教师中心论 儿童中心论 • 教为主导——体现在各方面 领导
• 善于小结 教师——总结成功、失败——改进教学 学生——学会总结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理论——化学知识——化学概念、原理、
规律、元素化合物 • 实际——实验、习题、课外活动;工农业
生产、日常生活
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
• 重视化学实验 • 重视作业与练习 • 联系学生实际 • 联系教师实际 • 联系学校实际 • 联系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
实验能力——操作、探究、设计
自学能力
3.3 中学化学教学方法
一、涵义 •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由教学原则调节的 师生协调活动的方式
教的方式 学的方式
• 重要性: 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教师 学生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教学物质条件
二、化学教学方法的方法论基础
书面练习(笔答、板演):是非题选择、写小 论文
操作练习:动手实验和组装模型 6、读书指导法 ①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培养读书兴趣。给学生布 置阅读材料,养成认真阅读教材的好习惯。 ②教给正确读书方法:预习:浏览、泛读;复习: 精读,教学生如何勾划重点,利用书的“天头地脚” 写批注:如何摘录要点,列提纲写概要、整理阅读 笔记。
学任务的过程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教师
中学化学教学过程
学生
2、中学化学教学过程的特征
(1)化学学科的特征 ★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理论和元素化合物并重,并以理论为 基础指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有一套独特的交流工具——化学用语 ★化学学科内容本身蕴藏着丰富的辩证 唯物主义观点
(2)化学教学过程的特征
●以实验为基础
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统一
创造性原则
探究性原则
讨论:选出5——6项重要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1、科学性:教学内容符合学科发展水平,保 持知识先进性正确无误 例: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方程式的读法、含义? 反应现象、产物?
2、某些概念的清晰度? 原子量 阿佛加德罗常数
思想性
• 学习目的教育——人生观教育 • 思想品德教育—— •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透过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三、中学化学教学原则
化学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原则
目的性与方向性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理论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际原则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相统一
系统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
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掌握双基与发展只能相统一
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相统一
△学科的研究对象
△学生的学习
化学概念建立
掌握元素化合物
理解运用化学原理
获得技能
△ 认识规律
教学过程——特殊认识过程
感性→理性
直观→抽象
有一套独特的交流工具——化学用语
初中化学的三个分化点:化学用语、溶解度、 酸碱盐之间的关系
●突出直观感知,注重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 培养 例如:“化合反应”和“氧化概念”的 得出 “分解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