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激情充满课堂 让课堂收获高效论文

让激情充满课堂 让课堂收获高效论文

让激情充满课堂让课堂收获高效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具有生命灵性与情感的艺术。

但是,目前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爱学语文、不爱上语文课,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悲哀。

作为最有活力、最具灵性、最有趣味的学科,屡屡遭受学生的冷遇,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语文试卷的偏题、怪题,不切合学生实际的阅读文本等,但究其根源,语文老师上课时缺乏激情的讲析也难辞其咎。

平时我们在评价老师的一节语文课时,既找不出教师知识上的错误,也没发现理解上有什么不妥或表达上有什么明显失误,却总觉得像缺少点儿什么东西:教师认认真真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学生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精神不饱满,劲头不足,听着不过瘾,看着不解渴,语文的激情魅力在课堂上得不到任何的体现,学习目标落不到实处,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中教师注重用激情点燃学生,这不仅能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智力全面发展的需要。

那么,如何让激情充满课堂、让课堂收获高效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课前必须做好知识的储备工作,以保证课堂富有激情。

现在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习了各方面的知识,有的甚至在某一方面比老师一点也不逊色!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信心百倍,就必须做好知识的储备,就要认真备课。

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因为这是关系到这节课教师能
否激情饱满地授课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也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巧妙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要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

课前,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课堂上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深感教师的情绪决定着课堂的气氛,决定着课堂的效果,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个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师,一听到上课铃声,一拿起教案本,一推开教室门,就应当情绪饱满、精神焕发。

当老师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充满激情地走进课堂时,班干部一声招呼“起立”、学生齐声大喊“老师好”、老师回一声“同学们好”,师生如此这般问好,精神都为之一振,激情马上来临。

老师的激情就像一粒火种,一下子点燃了学生高涨的情绪,课堂气氛会随之活跃起来。

如果老师对课前师生相互问好不在乎、不重视,一进教室二话不说便立即讲课,甚至把一脸的阴云和不好的情绪带进课堂,学生就会感到不安,不知课堂上要发生什么。

由于紧张、害怕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对课堂效果十分不利。

有时学生在课堂上稍有一点做得不好就生气甚至发火,这样做也许有点效果,但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越来越疏远你,甚至和你产生对立的情绪,课堂气氛沉闷,效率极低。

而你呢,越来越生气,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反之,学生有了一点进步,就加以表扬,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课堂气氛就会越来越活跃,课堂效率也就会越来越高,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所以,课前要保持良
好心态,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即使教师有不愉快的情绪,也千万不要把这种情绪带进课堂。

课堂上千万别发火,因为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
三、课堂中教师要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燃起学生的激情。

一个富有激情的语文老师,他的语言表达应是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语言应是富有哲理而幽默的。

如果老师上课充满激情,声音洪亮,妙语连珠,滔滔不绝,然后再配上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积极响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流露出敬佩、赞赏的眼神。

如果教师教学语言平淡无味,没有抑扬顿挫,一个声调从头讲到尾,面部表情没有丝毫的微笑,铁青着脸,严肃而又庄重,同时站在讲台上手扶讲桌,动口不动手,或者目不转睛地看着某个地方讲课,没有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听课的兴趣。

所以,我们上课时应经常扫视每一位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有时适当走下讲台讲课,对个别昏昏欲睡的学生点击提醒,或提问催答,或以幽默的语言引人发笑,活跃课堂气氛。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充满高效和生命活力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

四、课后,要与学生保持亲切的友谊,让激情得以延伸。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生动有效的学习氛围,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而课后与学生保持亲切的友谊、让激情延伸也是很重要的。

下课后,学生如有问题可以到教师的办公室提问,教师应耐心解答;学生与教师迎面打招呼问好时,教师要面带笑容回礼问好,不要爱理不理、一声不吭;平时学生有困难,应主动问候,热心帮助。

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体贴与温暖后,才会对教师敞开心扉,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也只有建立在这种情感基础之上,教师的课堂讲解才会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之与自己达到共鸣,课堂效率自然也就好起来。

总之,要做一位充满激情的语文教师,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充沛的激情,才能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让学生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将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师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充满激情,学生学习情绪饱满、思维活跃,课堂的效率就会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迎来我们语文教学的满园春色。

相关主题